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09-12尹海滨廖晓庆
尹海滨 廖晓庆
摘要:目的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恩替卡韦治疗,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本院于2011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4例,参考随机双盲法的划分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67例。对参照组患者行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行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HBVDNA下降log值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以及ALT复常率方面的数据值并没有明显差异,即组间比较,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6%,与参照组患者的25.37%比较,数据优势显著,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恩替卡韦治疗,不仅临床效果确切,还能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值得临床实践广泛应用。
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HBV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7-0114-02
慢性乙型肝炎为世界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乙型肝炎病毒(HBV),该病毒持续复制,将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丧失平衡性,诱发肝炎。据有关资料统计[1],现阶段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排在世界先列,而且逐年上涨。临床医疗多采取综合疗法,即抗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抗炎、调节免疫、抗病毒等,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抗病毒治疗,其可以阻断或是延缓HBV在患者体内的发展,从而改善患者病情。而恩替卡韦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证实,在抗病毒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特性[2]。基于此,本院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恩替卡韦治疗,具体实验内容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于2011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全面检查,确保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3]中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标准,即HBeAg检查结果呈现为阳性,持续时间>6个月,ALT超过正常值2~10倍不等,血清HBV的DNA水平超过1×105 U/ml,TBIL不超过34.2 μmol/L等。且所有患者均不存在失代偿性肝病、丁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IV感染、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血清肌酐>正常值1.5倍以及其他慢性肝脏疾病等情况。参考随机双盲法的划分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67例。参照组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35.3±8.5)岁;研究组中,男44例,女23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36.2±8.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应数据值较为相当,即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行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取0.1 g葛兰素史克口服,1次/d;同时服用江苏正大天晴生产的阿德福韦酯,剂量控制在10 g左右。对研究组患者行恩替卡韦治疗:取中美上海施贵宝生产的规格为0.5 mg的恩替卡韦片口服,0.5 mg/次,1次/d。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2年。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年后的病毒学应答(HBVDNA下降log值)、血清学应答(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生化学应答(ALT复常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过程中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字2检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组间比较,P<0.05表明本次实验的统计学差异十分显著。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HBV DNA下降log值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以及ALT复常率方面的数据值并没有明显差异,即组间比较,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研究组67例患者中,出现恶心、眩晕、疲劳、咳嗽、头疼等不良反应的共计6例,所占比为8.96%;参照组67例患者中,出现腹痛、不适乏力、头痛、呕吐、肌肉疼痛、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共计17例,所占比为25.37%;比较两组数据,?字2=6.35,P=0.01<0.05,统计学意义具有显著性。
3 讨论
本次实验过程中,分别对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HBV DNA下降log值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以及ALT复常率方面的数据值并没有明显差异,即组间比较,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6%,与参照组患者的25.37%比较,数据优势显著,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符合朱琼香[4]等人的研究结果。
恩替卡韦属于环戊酰鸟苷类似物,而且据相关体外实验报道,其治疗效果比其他核苷类药物更具显著性。恩替卡韦以HBV反转录酶为作用靶点,可以对HBV反转录酶的活性进行有效抑制,例如,引导碱基、合成HBV DNA正链等,而且其所具备的药物浓度相对较低,HBV全基因组与稳定分泌病毒抗原形成的HepG2.2.15细胞模型中,约有1/2药物的浓度在0.00375 mmol/L左右,明显优于拉米夫定。由此可见,其抑制病毒復制的作用,超过实际需求浓度的8000倍左右。除此之外,该药物还不会影响线粒体DNA含量,可以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5-6]。
综上所述,恩替卡韦可以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毒复制进行有效抑制,而且临床应用安全性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喻剑华,施军平,武静,等.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19(02):88-92.
[2]尤红,吴晓宁,王倩怡,等.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2年抗病毒疗效比较[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4,31(05):563-565.
[3]黄晶,陈小苹,陈学福,等.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因素[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19(03):178-181.
[4]朱琼香,李小丹,秦永照,等.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5,06(35):5021-5023.
[5]刘碧霞,张伦理,李小鹏,等.慢性乙型肝炎不规范停用恩替卡韦复发后再次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5,14(08):1263-1265.
[6]徐京杭,于岩岩,斯崇文,等.马来酸恩替卡韦片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48周结果[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20(07):512-516.
编辑/王海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