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6-08-19常冰
常冰
【摘要】 目的 探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综合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白蛋白(ALB)高于对照组, 谷丙转氨酶(ALT)及凝血酶原时间(P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64.71%)(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推广。
【关键词】 恩替卡韦;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097
重症乙型肝炎患者会出现肝细胞大量坏死的情况, 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肝移植是重症乙型肝炎患者最佳治疗方式, 但是由于供肝来源较为困难且术后易出现排斥反应, 因此药物治疗仍未该病当前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寻找更为疗效的治疗方式, 本院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恩替卡韦治疗, 探究其临床疗效, 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4例。纳入标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在40%以下, 符合重症乙型肝炎的相关诊断标准;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志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哺乳期妇女;治疗依从性患者。其中, 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48.94±4.42)岁;病程2~14年, 平均病程(6.82±3.58)年。观察组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49.66±4.25)岁;病程 2~13年, 平均病程(6.41±3.7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综合治疗:包括甘利欣、氨基酸及促肝细胞生长素及天门冬氨酸钾镁等常规护肝、抗病毒的治疗及饮食、生活、并发症护理等。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接受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口服治疗, 0.5 mg/次, 1次/d。均治疗1个月, 在治疗期内均按量用药, 按照护理人员的指导进行科学饮食、适当运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LB、ALT及PT三项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 患者厌食、呕吐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60%;有效:治疗后, 患者厌食、呕吐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PTA为40~60%;③无效:治疗后, 患者厌食、呕吐等临床症状未出现缓解迹象, PTA<40%;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疗效 经过1个月治疗, 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64.71%;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3例, 治疗总有效率91.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 P=0.008<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 治疗前, 对照组患者的ALB、ALT及PT分别为(33.76±2.25)g/L、(563.23±8.93)U/L、(26.83±2.25)s, 与观察组患者的(33.24±2.36)g/L、(562.44±9.21)U/L、(26.58±2.52)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ALB、ALT及PT分别为(34.82±2.81)g/L、
(89.65±4.32)U/L、(15.89±1.37)s, 与观察组患者的(38.78±2.21)g/L、(82.43±5.06)U/L、(14.21±1.22)s,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乙型肝炎逐年上升的发病率给我国当前的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相关研究显示, 重型乙型肝炎的患者病死率高达80%以上, 而存活下来的患者也仍需面对着反复发作的不利情况。对于乙型肝炎预防、治疗工作由此也引起了社会性的广泛关注。临床上通常给予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护肝、纠正电解质、支持治疗等多种方式的综合治疗, 但是对于一发展到疾病晚期的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而言疗效不佳[2]。重型乙型肝炎以修复受损细胞、促进细胞的再生, 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为主要治疗方向。随着对乙型肝炎临床治疗药物的不断研制, 发现恩替卡韦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恩替卡韦是一种对HBV病毒具有抑制作用的环基鸟嘌呤核昔类似物。进而人体后, 该药物能够抑制DNA到mDNA的转录过程, 从而促使肝细胞的修复、再生[4]。在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能够阻止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对于未有供肝源的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而言,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是当前提高其生存率的主要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的64.71%(P<0.05),
治疗后, ALB为(38.78±2.21)g/L高于对照组的(34.82±2.81)g/L, ALT为(82.43±5.06)U/L及PT(14.21±1.22)s低于对照组的(89.65±4.32)U/L、(15.89±1.37)s,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莹, 王卫彬, 李湛东, 等. 《2015年美国肝病学会指南更新版: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摘译.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6, 32(2):223-229.
[2] 陈淋丽. 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者肝硬化的临床危险因素研究. 当代医学, 2016, 22(3):32-33.
[3] 窦芊, 杜敬佩, 杨瑞, 等. 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 25(28):66-69.
[4] 刘俊华.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意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25):82-83.
[收稿日期:2016-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