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应用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7-09-12姜少亭
姜少亭
【摘要】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应用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治疗的7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替米沙坦治疗,研究组应用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治疗以后,研究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结合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替米沙坦;氢氯噻嗪;高血压;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2..02
Clinical effect of telmisartan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JIANG Shao-ting
(Siyangdazhongyiyuan,Jiangsu suqian 223700,China)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药物是临床治疗及控制该病的主要方式,但单纯采用其中一种均达不到治疗的效果[1]。本文就我院结合应用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进行研究,并作如下报道。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78例高血压患者均分為两组。对照组男女比例21:18,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65±1.23)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9±1.29)年;对照组应用替米沙坦治疗。研究组男女比例22:17,年龄55~81岁,平均年龄(64±1.28)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10±1.28)年;研究组应用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结合治疗。两组资料比较,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研究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研究均与患者及其家属签字同意,研究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排除合并脑血管意外史患者,排除合并有药物过敏史者,排除合并严重肝肾等功能异常者,排除合并恶性肿瘤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替米沙坦口服治疗,一次40 mg,一日一次;治疗4周。研究组应用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结合治疗,其中替米沙坦用法同对照组,氢氯噻嗪口服治疗,一次
25 mg,一日一次;治疗4周。
1.4 效果评定
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定两组治疗后的疗效:舒张压下降幅度在
20 mmHg以上为显效;舒张压下降幅度在10~20 mmHg之间,但未降至正常水平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软件SPSS 19.0分析研究数据,均数±标准差(x±s)为计量资料,(%)为计数资料,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存在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血压对比
两组治疗以前血压压比较,P>0.05;两组治疗以后的血压均下降,与治疗以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治疗以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2.3 治疗后两组疗效对比
治疗以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见表2。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终身性疾病,该病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心血管疾病,最终危及到患者身心健康。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控制患者血压,但替米沙坦作为特异性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之一,将其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能够有效促进血管的收缩,减少肾小管的重吸收,进而发挥降压效果。除此之外,替米沙坦的半衰期还比较长,可持续24 h,所以清晨、午夜时的血压控制也较好;但单纯应用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远期效果不太理想。氢氯噻嗪是一种利尿药,其能够有效抑制肾小管对Na+、Cl-的吸收,进而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肾功能;此外,长期运用氢氯噻嗪能够有效降低外周血管中钠离子的量,进而扩张血管。本次研究中,结合治疗的研究组,其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倪昌文等[3]研究结果相符,提示,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结合的降压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由此表明,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的结合,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治疗中联合运用替米沙坦与氢氯噻嗪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健康.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91-92.
[2] 江丽萍.联用厄贝沙坦和氢氯哆嗓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8):99-100.
[3] 倪昌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4):44.
本文编辑:王 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