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经左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造影冠状动脉桥血管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2017-09-12张永勇张闻多季福绥
张永勇,张闻多,季福绥*
(1.北京市昌平中医院冠心病介入科,北京 102200;2.卫生部北京医院心脏内科,北京 100730)
对比经左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造影冠状动脉桥血管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张永勇1,张闻多2,季福绥2*
(1.北京市昌平中医院冠心病介入科,北京 102200;2.卫生部北京医院心脏内科,北京 100730)
目的探讨分析经左桡动脉途径在冠状动脉桥血管造影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桥血管造影患者共64例,其中经左桡动脉途径30例,经股动脉途径34例,对比两种途径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肌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左桡动脉组和经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96.67% VS 100%,P>0.05),造影成功率(93.33% VS 100%,P>0.05),X线曝光时间为(12.2±2.3 min VS 10.5±0.6 min,P<0.05);造影剂用量(110.30±11.22 ml VS 106.23±10.14 ml,P>0.05);肌酐水平(82.66±14.14 umol/L VS 84.17±16.07 umol/L)住院时间(8.5±1.3天 VS 10.2±1.8天)。结论与经股动脉路径比较,经左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桥血管造影检查在安全和有效性方面无显著差异,可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查桥血管造影的选择路径之一。
冠状动脉桥血管;左桡动脉路径;股动脉路径;安全性;有效性
自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广泛开展以来,经典的经股动脉途径造影一直为广大的介入医生所使用,但因股动脉周围伴有重要的神经和静脉,术后出现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而且患者术后需较长一段时间内卧床和体位制动,给患者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而经左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桥血管造影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且局部并发症少等优势,因此经左桡动脉途径造影在临床开始逐渐被更多的医务人员所运用[1]。2008年我们首次开始应用经左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桥血管造影至今,现将我院应用经左桡动脉、股动脉两种途径造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自2008年3月~2016年3月在北京医院行CABG术后复查冠状动脉及桥血管造影的患者共64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血管入路分为经左桡动脉组和经股动脉组两组。经左桡动脉组30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51~76岁,平均(64.2±7.3)岁,其中吸烟者13例;而经股动脉组34例患者中男27例,女7例,年龄47~78岁,平均(63.8±9.1)岁,其中吸烟者14例。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既往病史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既往史比较 [n(%)]
1.2 方法
1.2.1 经左桡动脉组
左侧桡动脉组的患者在术前需进行Allen试验,筛选出Allen试验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于术前与患者沟通并告知若桡动脉穿刺不成功则改为经股动脉途径。消毒区域为左侧桡动脉以及左、右股动脉区域(备用)。术前常规应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术中采用Seldinger法进行穿刺,成功后即置入6F桡动脉血管鞘,并注射肝素2000单位及硝酸甘油200 ug。在超滑导丝引导下送入Cordis 6F JL 4.0造影导管行左冠状动脉造影;之后更换Cordis 6F JR 4.0造影导管行右冠状动脉造影。之后沿主动脉前壁在右冠状动脉开口上方移动造影导管,寻找到静脉桥血管开口,行桥血管造影。最后,在左锁骨下动脉处逐渐后撤造影导管,寻找到左侧内乳动脉开口,行左内乳动脉桥血管造影。若6F JR 4.0造影管无法到位,则更换Amplaz造影导管行静脉桥血管造影。以上方法若均无法寻找到全部桥血管的,则更换pigtail造影导管行升主动脉非选择性造影,以确认是否存在桥血管闭塞。待造影全部完成后,立刻拔除动脉鞘管,局部加压包扎6小时。
1.2.2 经股动脉组
入院行常规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及血生化检查。常规消毒左、右股动脉区域,术前常规应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采取局部麻醉,然后选择右股动脉或左股动脉采用Seldinger法穿刺,穿刺成功将6F 动脉鞘置入,在超滑导丝引导下送入Cordis 6F JL 4.0造影导管行左冠状动脉造影。之后更换Cordis 6F JR 4.0行右冠状动脉造影,然后循主动脉前壁在右冠开口上方移动造影导管,寻找静脉桥血管开口,行桥血管造影。最后,在左锁骨下动脉处逐渐后撤造影导管,寻找左侧内乳动脉开口,行左内乳动脉桥血管造影。以上方法最终未能寻找到全部桥血管的,需更换pigtail造影导管行升主动脉非选择性造影以确认是否存在桥血管闭塞。术后徒手压迫穿刺处并加压包扎,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经桡动脉组和经股动脉组两组间穿刺成功率、术中记录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造影成功率及住院时间。术后复查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出院前行常规左桡动脉Allen试验,判断桡动脉是否存在闭塞情况,同时观察桡动脉及股动脉穿刺处有无出血、血肿、动静脉瘘及假性动脉瘤等。
1.4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成功率
经股动脉组的34例患者穿刺及造影均取得了成功,穿刺和造影成功率均为100%(34/34)。而经左桡动脉组30例患者中出现穿刺失败的患者1例,穿刺成功率为96.67%(29/30),穿刺成功的29例患者成功完成造影,只有1例因桡动脉痉挛造影失败,造影成功率为93.33%(28/30)。而两组穿刺成功率和造影成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术中情况
经左桡动脉组X线曝光时间相比经股动脉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肌酐水平以及造影剂用量无明显差异,见表2。
2.3 术后并发症情况
两组在围手术期间均没有患者出现脑卒中或心肌梗死情况,也没有发生冠状动脉夹层和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在血管并发症方面:经左桡动脉组出现血管痉挛1例,经股动脉组出现2例血肿,两组血管并发症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方面:经左桡动脉组住院天数少于经股动脉组(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表2 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n X线曝光时间(min) 造影剂用量(ml) 住院天数(d) 肌酐水平(umol/L)术前 术后左桡动脉组 30 12.2±2.3 112.30±11.22 8.5±1.3 78.02±13.52 82.66±14.14股动脉组 34 10.5±0.6 106.23±10.14 10.2±1.8 81.32±15.63 84.17±16.04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本次研究结果中经股动脉组X线曝光时间比经左侧桡动脉组要短(P<0.05),其首要原因分析与两种途径不同的解剖因素相关;第二与不同患者病变的复杂程度相关。本组研究的患者中,经桡动脉组桥血管闭塞的病例数较经股动脉组数量多(虽然没有统计学差异),需要额外应用pigtail造影导管进行升主动脉造影确认的患者较股动脉组数量多,这些因素可能是导致经股动脉组X线曝光时间较经左侧桡动脉组短的主要原因;第三可能和术者的手术经验以及技巧熟练度有关系,两种途径间的差别会随着以后手术例数的不断增加和手术经验的积累而逐渐缩小[2]。在LIMA造影时,若经股动脉途径超滑导丝需要一直送至左锁骨下动脉,过程复杂操作的难度较高,而若经左侧桡动脉途径LIMA路径则相对简单和顺畅。而Burzotta等研究结果也显示造影同侧内乳动脉中经桡动脉途径的造影时间和LIMA到位时间均比股动脉途径要短。因此本研究者认为,寻找LIMA时经左桡动脉途径比经股动脉途径有明显优势。
两组在围手术期间均没有患者出现脑卒中或心肌梗死情况,冠状动脉夹层和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在术中也没有出现。术前,两组患者的肌酐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两组间造影剂用量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无一例发生造影剂肾病。以上表明经左桡动脉径路与经股动脉径路相比,并没有增加使用造影剂用量和造影剂肾病的风险。而在术后血管并发症中,经左桡动脉组有1例患者出现血管痉挛,没有出现其他的血肿、血管闭塞、动静脉瘘以及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而在经股动脉组2例患者出现血肿状况,原因是未遵嘱自行活动术侧肢体,随访2周后逐渐消退。两组在血管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因此CABG术后经左桡动脉行桥血管造影检查是可行的,安全性与经股动脉途径没有明显差异。另外桡动脉表浅,经左桡动脉途径易于压迫止血,血管入路部位的出血风险随之降低,患者早期即可下床活动,无需卧床制动舒适度增加。本次介入诊疗结果显示:桡动脉途径的术后血管并发症尤其是股动脉血肿的发生率低于经股动脉途径,因而患者的整体住院时间较股动脉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住院费用也随之降低。而卧床时间方面,因经股动脉介入在北京医院需常规卧床24小时,故未作两组卧床时间的比较。
总之,左侧桡动脉径路相对于术者来讲,相较于股动脉径路有同样的甚至更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尤其是卧床时间的减少及股动脉血肿发生率的明显减低,对患者及术者均是非常重要的,而术后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均较股动脉径路组高,陪护亦大幅减少,相对减少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经左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桥血管造影检查是安全、可行的。
[1] 贺 剑.经左/右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8):1103-1103.
[2] 熊永红,惠永明,张 骥,等.经左侧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1,3(2):124-126.
本文编辑:吴 卫
R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7.036.6968.02
季福绥,E-mail:jifusu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