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伏灸治疗肺气虚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2017-09-12王玲宋佩磊吴伟伟赵晓广韩海沙李娟

海南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荨麻疹气虚疗程

王玲,宋佩磊,吴伟伟,赵晓广,韩海沙,李娟

(海南省皮肤病医院,海南海口570206)

三伏灸治疗肺气虚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王玲,宋佩磊,吴伟伟,赵晓广,韩海沙,李娟

(海南省皮肤病医院,海南海口570206)

目的观察三伏灸治疗肺气虚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6月海南省皮肤病医院皮肤科门诊慢性荨麻疹肺气虚型患者7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伏灸治疗,中医三伏灸治疗是在每年的三伏天前开始,一年一个疗程。2013年的三伏天即6月开始进行治疗,约10 d治疗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2014年三伏天再做第2个疗程治疗,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26/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1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局部症状积分为(2.16±1.09)分,明显低于其治疗前的(10.01±2.21)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的(7.21±1.8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复发率为16.67%,对照组复发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灸治疗肺气虚型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荨麻疹;肺气虚型;三伏灸;疗效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属于中医学瘾疹的范畴,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西医治疗主要以抗组胺、脱敏治疗为主,但是效果欠佳,容易反复发作。中医则认为,慢性荨麻疹缠绵难愈与肺气虚弱卫表不固密切相关,三伏灸具有温阳补气益肺的效果,可能对肺虚卫表不固型荨麻疹产生良好疗效。为此,笔者对肺气虚型慢性荨麻疹在传统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伏灸疗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在海南省皮肤病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且符合以下纳入和排除标准的CU患者7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39~58岁,平均(43±6.13)岁,病程8~23个月,平均(6.73±5.05)个月,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42~61岁,平均(42.89±6.05)岁,病程5~21个月,平均(6.81±5.26)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采用《荨麻疹诊疗指南》[1]中的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即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有时可伴有腹痛、腹泻和气促等症状。慢性荨麻疹是指上述风团伴瘙痒几乎每天发生,持续6周以上者。

1.3 病例选择(1)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者;②据国家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标准,肺气亏虚型: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2)排除标准:①由于食物与药物敏感引起的慢性荨麻疹;②罹患其他急性传染病,或合并器质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肝肾功能异常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对三伏灸药物或三伏灸专用贴基质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1)对照组:患者于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治疗期内常规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氯雷他定片,每次患者发病以后空腹服用,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次10 mg,1次/d,症状消失一周后即停药。(2)观察组:患者于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治疗期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伏灸治疗。三伏灸治疗方法:①选穴:肺腧,脾腧,足三里,风门,天突,华盖;②腧穴定位: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GB12346-90];③治法:分成两组,每组穴位五个,第一组为肺腧(双侧)、脾腧(双侧)、气海,第二组为风门(双侧)、足三里(双侧)、华盖,两组穴位轮流使用,第一组穴位使用三次,第二组穴位使用两次;④药物选择及调配:药物为白芥子、甘遂、细辛、玄胡四味,将各药按比例研末以1:1混合用姜汁跟蜂蜜调成膏剂贴敷药前加少许麝香。使用三伏灸专用贴,规格为7 cm×5 cm,中间有3 cm2药物空间。⑤贴药方法:患者取低头坐位,使用三伏灸专用贴贴于患者相对应的部位。每次贴药时间为2~4 h,以患者耐受为准,以皮肤发红不起泡为宜。⑥疗程:2013年、2014年三伏天(6月)初伏前10 d开始用三伏贴治疗,中间每次间隔10 d贴伏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共进行两个疗程。每年都根据不同的初伏时间通知所有入组患者前来进行治疗。

1.5 观察指标局部症状与体征积分[3]:风团数量、大小、瘙痒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皮肤划痕试验、伴随症状以及血清IgE测定,按4级(0~3)评分记录法进行评定。根据上述治疗前后积分按下列公式计算积分指数:症状与体征积分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1.6 疗效标准[4]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于2014年7月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治愈:风团消退,临床体征消失,半年内不再发作者,积分指数为100%;显效:风团基本消退,复发时问延长。频率减少,基本无瘙痒,积分指数为≥60%;好转:风团消退30%,或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延长,瘙痒等症状减轻者,积分指数为30%~59%;无效:风团及瘙痒无明显改善,或消退不足30%,积分指数<30%。痊愈加显效计为有效。

1.7 随访两个疗程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复发定义为痊愈患者病情再发者。

1.8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局部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局部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局部症状积分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局部症状积分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局部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局部症状积分比较(分,)

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35 35 9.97±2.04 10.01±2.21 0.08>0.05 7.21±1.87 2.16±1.09 13.80<0.05 13.80 18.85<0.05<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3%(26/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 (1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例)

2.3 两组痊愈患者复发情况比较两个疗程结束后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12例痊愈患者复发2例(16.67%),对照组4例痊愈患者复发3例(75.0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P<0.05)。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中医学称为瘾疹。中医古籍很早就有对瘾疹发生的病因和症状进行阐述,认为瘾疹多因禀赋不耐,阴阳失调,阳虚阴盛,邪气客于皮肤而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的偏胜偏衰是疾病产生的根源,阴阳失调,阳虚阴盛,邪气客于皮肤而致;肺卫气为人体第一道屏障,肺气虚则会导致屏障失效,外邪乘虚而入,搏于肌肉,则发为瘾疹,身体作痒。所以荨麻疹不论实证虚证,禀赋不耐及营卫失固是最根本病因,肺气不足则疾病缠绵难愈,日久则为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则肺气亦虚;故慢性荨麻疹与肺气虚有着密切的关系[5]。所以选用与肺相关的穴位,用温补阳气益肺的方法加以治疗荨麻疹,能取得明显的疗效[6-8]。

笔者利用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的三伏灸方法,在天气炎热之时,取相应穴位辅以芳香走窜、开窍通络的药物,引起局部皮肤发疱,从而达到扶助人体阳气的作用。该方法主要通过药物对局部的强烈刺激,局部多呈现灼热感,可起到温阳散寒、祛风除湿、温经行气的作用;其次是使血流加快,进而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作用;再是通过贴伏发疱激发机体的自然调节功能,从而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刺激局部穴位激发人体经络之气,借助经络传导而内达脏腑,调节脏腑功能,又可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直达病变部位,发挥药物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三伏灸所选药物白芥子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甘遂泻水积、破积聚;细辛祛风、散寒、开窍;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生姜发表、散寒化痰;麝香辛温、开窍、活血通经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取辛温走窜之性,温阳行气,祛内伏之邪且调理肺卫之气,从而达到治疗肺气虚型慢性荨麻疹的目的。三伏灸作为中医的治疗的方法用来治疗肺气虚型支气管哮喘及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均有显著的疗效,但是少有报道治疗肺气虚型慢性荨麻疹病例。

既往研究显示大多数肺气虚性慢性荨麻疹患者仅靠单纯的西药治疗无法起到预防和缓解的目的。本研究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伏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结果证实,与常规西药治疗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局部症状积均获得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伏灸疗法可有效降低慢性荨麻疹的复发情况。

综上所述,三伏灸对于肺气虚型慢性荨麻疹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状,药效持久,从而达到治愈慢性荨麻疹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诊疗指南(2007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10):591-593.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90.

[3]罗明英.抗荨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 2006,24(12):83-84.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0-94.

[5]路瑶,姜忠磊.温针灸结合走罐法治疗寒冷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2):14-15.

[6]李天航.温针灸结合走罐法治疗寒冷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4):27-28.

[7]路一.针刺合艾箱灸治疗慢性荨麻疹1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9,16(5):358.

[8]王英杰,柴维汉,王海瑞,等.赵氏雷火灸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J].陕西中医,2010,31(10):1387-1388.

R758.24

B

1003—6350(2017)16—270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7.16.041

2017-01-25)

海南省卫生厅项目(编号:琼卫2012PT-84)

王玲。E-mail:wling03@163.com

猜你喜欢

荨麻疹气虚疗程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