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实践探究

2017-09-11王宇

西部论丛 2017年3期
关键词:实践分析信息化

王宇

摘 要: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在早期的煤炭开采中,技术落后、资源回收率低,在西方发达国家,煤矿的开采与运输都采用全自动化与保护装置,显示出煤炭行业自动化的优越性,近年来我国自动化技术的引进与发展让煤炭行业有了新发展,采用计算机与自动化通信技术对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了促进与优化作用,我国煤矿自动化起步较晚。

关键词:煤矿自动化 信息化 实践分析

虽然近些年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也引进了自动化信息技术,但是毕竟发展时间有限,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煤矿企业自动化发展缺乏协调性,且发展标准不统一,自动化技术比较薄弱,设备投资不均衡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因而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一、煤矿综合自动化概述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光纤与电讯网、电视网、计算机网“三网融合[1]”构建信息集成的网络平台,由生产监测自动化和经营信息技术化组成,在调度室实现对整个自动化系统通话的调度,对整个煤炭企业进行自动化管理,达到与上级互联网信息融合的效果。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是密切相关的技术优化性能,其自动化系统有很多分支,接入互联网平台进行数据的集控与调度,实现不同分支通话的联系与生产的自动化无人管理。

二、我国煤矿自动化发展现状

2.1 监控网络

我国煤矿普遍采用工业以太网,它构成了我国煤矿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构架。其它的网络系统由于开放性差或者成本较高导致适用范围有限,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2.2 生产环节的局部自动化

2.2.1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目前,我国煤矿采用的监控系统覆盖面较窄,没有达到整个过程的安全监控。现在监测监控水平较低,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监控系统存在稳定性差、反应速度慢、抗电磁辐射性能差的缺点。

2.2.2矿井电力监控系统

目前,虽然信息技术和监控体系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其应用范围仍然有限,过多的集中于地面供电系统。而对于井下开采这些安全威胁高的地方的系统保护和检测装置并没有很大的发展。地面部分的配电室和开关中都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比如漏电防护、短路防护、断相保护等。而煤矿采挖区处于地下,一般是系统联网的薄弱地带。由于地层下的地理结构复杂,使得围绕其架设的供电网络也十分的复杂,系统的供电服务对象主要为勘探、采挖、浮选、运输等过程,由于供电服务的对象各异,服务的范围广,加之井下复杂的地理环境,都使得供电服务变得困难重重。近年来,有关部门对井下供电系统也逐渐重视,对供电人员加强了培训,同时采用新的供电技术对现有的井下供电线路进行了整修和完善,但是还是会发生供电事故,多是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一旦发生供电事故,必然会造成生产的停滞,并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2.3 技术薄弱,设备投资不均

在企业自动化管理方面利用“三网融合”构建网络平台,都建立了基于大型服务器的局域网,涵盖着大型网络,但是对于信息数据的却不够重视,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煤矿企业的信息自动化进程加速,但是主要集中在硬件的投资上,忽视了对自动化软件的投资。在信息开发与共享方面的投入的资金与技术也很欠缺,造成数据库的枯竭;另外技术人员的缺乏也给企业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阻碍,不能实现煤炭企业的每个环节的自动化建设与普及。

三、我国煤矿企业实现自动化及信息化发展策略

3.1 加强安全生产监控

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生产,煤矿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及技术性,因而需要结合煤矿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来加强对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进而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高度集成。虽然当前我国很多的煤矿企业采用的技术与设备能够实现对企业自动化的基本控制,但却存在一定的劣势,即不能对井外进行远程的监管与控制。其设计的思路依托于自动化设备,通过传感器将井内的作业情况进行信息的传输及集成,进而将数据信息反馈给集中控制中心,利用无线接收器能够实现对矿井人员的有效定位及动态化管理。

3.2 加强对自动化设备建设力度

西方发达国家在煤矿生产与管理过程中,之所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很小,主要在于其根据不同的开采环境采用不同的采掘机械。我国在新设备的开发与应用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煤矿企业想要实现对采掘机械的科学应用,必须使得装备在地面上能够实现集控与调度,同时还要采用以太网进行远程监控,进而实现全面的自动化管理。另外,我国的煤矿企业还要加强对软件的投资力度,通过软件的构建平台实现对企业资源的信息化共享。

3.3 加强企业标准的均衡化发展

纵观我国煤矿企业发展现状,自动化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地域及不同类型的企业上。我國煤矿企业想要实现自动化发展,必须对企业的发展标准进行统一,不管是企业硬件设备的管理还是企业集成信息化管理,都要尽量实现企业一致化及一体化管理。私人煤矿企业与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不管是在发展资金上还是在技术层面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因而在具体管理过程中需要依据煤矿企业的不同性质给予一定的政策与技术支持。企业领导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煤矿企业的自动化发展,因而地方小煤矿企业更要加强对领导意识的管理,只有领导起到带头作用,才能提高整个煤矿企业的自动化生产与管理水平。

结 语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在早期的煤炭开采中,技术落后、资源回收率低。近年来我国自动化技术的引进与发展让煤炭行业有了新发展,采用计算机与自动化通信技术对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方面都有了促进与优化作用,我国煤矿自动化起步较晚,因此我们需要借鉴西方国家的煤矿企业的技术与管理,采用全自动化与保护装置,加速企业自动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提高我国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贾利宾,李琳,路玲.如何发挥云计算在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J].煤炭技术,2014(03).

[2] 于涛,漆涛,陈建强.神新能源公司数字矿山架构设计与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4(03).

[3] 吴立新,汪云甲,丁恩杰,等.三论数字矿山——借力物联网保障矿山安全与智能采矿[J].煤炭学报,2012(03).

猜你喜欢

实践分析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浅谈电话交换机维护技术及其运用实践分析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探究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能力的提高
对应急状态下的医学护理实践的分析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