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探析

2017-09-11何发祥

西部论丛 2017年3期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何发祥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之中,以其独有的优势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教学效率。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探索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并开展有效的信息化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整合 教学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教育信息化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教育信息化发展,这为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信息技术有着容量大、传递速度快、形象直观等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它能够让数学知识更加多样地呈现出来,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学生的掌握速度,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将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既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又体现数学学科的特色,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位小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且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很大程度上都受着兴趣的支配,小学生对于数学有很多的好奇和兴趣,同时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有着很大的优势,学生一旦有兴趣,就会自发的主动学习和钻研,运用信息化教学,可以声画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比如运算法则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一旦学生没能够掌握好运算法则,在后期的学习中将会面临很多的问题。然而运算法则是理论性的口诀,单纯地背诵比较枯燥乏味,所以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运算法则与计算机游戏进行结合,这也符合了小学生爱玩游戏的天性,同时又融入了各种运算法则的内容。如“4()()=8,第一个括号填一个运算符号,第二个括号填一个数字”,当整个式子正确时,计算机上就会放烟花,恭喜过关,如果错误则会划一个大大的红叉,并且出现警告的声音。学生可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枯燥的背口诀的形式,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他们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也更加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二、巧用信息技术,营造学习情境

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且能够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思考和探索。小学生的认知主要来源于生活体验,所以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营造一些贴合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升学习的效率。

比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时,由于学生只学了简单的加法口诀,刚接触100以内的加法有一定的难度,在运算的时候容易出现很多错误,而传统的教学是让学生记忆,老师通过具体的题目来引导和分析,学生难以理解。所以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要教学的内容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比如通过PPT播放一张图片,上面有21只小狗,老师先让学生数清楚。然后再播放一张图片,上面有30只小狗,再让学生数清楚,最后将两个图片同时出现,以加法符号将两者进行联合,让学生得出答案,这时有的学生直接从一开始数数,得出了总的小狗数为51只,有的学生运用老师教授的两位数加法方法进行计算,同样得到正确答案。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复杂的数学知识更加简单、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三、巧用信息技术,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数学学习需要一种独特的思维,而这种思维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老师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受到的束缚较小,而且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同时他们的形象思维要强于抽象思维。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不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帮助他们构建数学知识结构。

比如几何是小学数学的重难点,也是培养学生几何思维、抽象思维的基础,更是几何知识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对此难以理解,抽象思维难以跟上学习内容的发展。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一个几何图形,以及运动后的图形,这时学生能够看到两个几何图形是一模一样的。然后老师通过虚线或者标成其它颜色的线条来表示图形的运动轨迹,而重点在于图形的几个点从原位置到移动后的位置变化情况,这些老师都可以在多媒体上进行清晰的标注,这样一个几何图形的运动过程就被直观地摆在了学生面前,他们更加简单地掌握了知识要点和类似知识的学习技巧,数学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四)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实践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将运用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之中,随时随地都能够运用到数学知识,比如去商场买东西涉及到数量、重量、价格,出行涉及到路程、速度、时间等,随处都是数学知识。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切合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化的场景,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提升实践能力。

比如统计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授学生如何认识扇形统计图,如何制作表格统计表。然后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之中,去统计班级学生的年龄、性别等相关的情况,当学生统计好之后,老师再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的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这样能够让他们一眼就看出自己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和提升。

总之,小學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学生学习成长的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盈盈,姚兵.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8):240-241.

[2] 戴坤祥.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与策略[J].才智,2012(18):68.

猜你喜欢

整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