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7-09-11由瑞鑫
由瑞鑫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FB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8.3%。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5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8-156-01
前言
糖尿病是指一种存在胰岛素作用障碍、胰岛素分泌缺陷的代谢性疾病,以持续性高血糖为特征,可导致患者神经系统、心血管、肾、眼等组织器官出现功能障碍、衰竭。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出现或者发生的糖尿病,在此之前无糖代谢异常[1]。目前,针对妊娠期糖尿病除给予药物治疗外,配合以科学化、系统化的临床护理也至关重要。本文提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为验证该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对应用规范指正而进行相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
对照组中60例患者,年龄在22岁至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2±1.5)。初产妇40例、经产妇20例,孕产次1-3次,平均(1.2±0.11)次,确诊时孕周26-31周,平均(28.61±1.27)周;
观察组中60例患者,年龄在21岁至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2±1.5)。初产妇39例、经产妇21例,孕产次1-3次,平均(1.2±0.21)次,确诊时孕周27-32周,平均(28.72±1.13)周;
纳入标准:(1)所以患者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医学诊断标准,即患者在口服葡萄糖后1h血糖≥7.8mmol/L;(2)患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配合护理人员所实予的护理措施;
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有严重血液系统疾病、肝脏脾肺疾病;(2)对降糖药物有严重依赖性的患者;
另外,两组患者之间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叮嘱患者按医嘱服用药物,定时做好血糖、血压、脉搏、呼吸等常规检查。同时给予其常规的营养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早期健康教育。深入化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病情状况,并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建档统一管理。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措施、期间注意事项、饮食控制目标、运动方法、血糖监测措施等。讲解途径包括:组织专题讲座、观看该疾病相关视频、发放该疾病知识宣传手册等等;
(2)早期饮食干预。以产妇孕周、体重、血糖等情况为依据,为其制定针对性强的饮食计划,合理化其每日所需热量,构建科学化的饮食体系。另外,为了避免患者出现恶性酮症酸中毒的情况,在孕中、晚期应适当增加患者所摄入热量;
(3)运动干预。以患者孕周、血糖、体重等情况为依据,为其制定科学化的运动计划,以达到降低血糖、增加胰岛素分泌敏感性等目的。具体:运动时间应该选择在饭后2h后进行,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避免做剧烈运动,具体可选择孕妇操、瑜伽、散步等有氧运动。另外,如果发现患者存在早产迹象,必须停止任何运动,需卧床休息;
(4)药物干预。按医嘱要求给予患者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通常应选择在饭前30min给予用药。用药后需密切关注患者血糖,避免出现低血糖等不良症状。
(5)血糖监测。为实时观察患者病情,血糖监测至关重要。每日三餐前,及饭后2h进行血糖监测,做好相应记录。一旦发现患者血糖出现异常,需立即告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
(6)胎儿监测。主要通过B超检查、测量腹围、宫高等方式对宫内胎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具体:每天早、中、晚各测量一次胎动。另外,每4h进行胎心测量。最后,为避免影响胎儿发育,指导孕妇休息采取左卧位。
(7)心理护理。患者在得知患病后,由于担心预后及对胎儿造成影响,通常会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相应治疗[2]。
1.3 观察指标:
(1)以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作为观察指标。具体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FBC;
(2)以护理后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计算资料利用x2检验(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如果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FB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之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1所示。
2.2 护理后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羊水过多1例、早产1例、新生儿低血糖1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对照组中羊水过多5例、胎膜早破2例、孕妇感染3例、早产2例、巨大儿3例、新生儿低血糖2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8.3%,且两组之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产妇出现继发性感染、自然流产、妊高症、酮症酸中毒、羊水过多等并发症,同时还可能导致胎儿出现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胎死腹中、胎儿低血糖、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3]。为提高该疾病治疗效果,本文提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FB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8.3%。
综上所述,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李霞.早期优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15,12:231-232.
[2] 董丽敏,印娟.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19:3006-3009.
[3] 周灵,李丽.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6,07:910-9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