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专业化水平提升之道

2017-09-11骆万春

现代交际 2017年1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领导干部

骆万春

摘要:“术业有专攻”,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导致不少领域的专业性领导干部缺乏。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是领导干部“谋事创业”的重要前提。当前,部分单位领导班子出现“非专业”领导干部,部分下级“瞧不起”这些“非专业”的上级,这种现象可能还会持续存在。破解领导干部“非专业化”,提升其专业素养,迫在眉睫。

关键词:领导干部 专业化

习近平指出“领导工作要有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过去,有些领导干部习惯于掌权用权,权力似乎无所不能,不需要专业知识。但随着服务对象日益多元化,社会需求日益复杂化,让“非专业”的领导干部承担包括专业任务在内的无限责任,就算有心也实在无力。此外,部分领导干部不能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行家里手,而是习惯于当门外汉,即使整天疲于奔命,下属也不买账,甚至“瞧不起”,群众也不感恩。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实现专业化。习近平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所以,领导干部要跟上时代节拍,就要从知识更新、实践锻炼、专业思维三方面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工作能力,进而不断提高领导水平,“专业”地履职尽责。

一、加快知识更新

习近平强调“把握新发展理念,不仅是政治性要求,而且是知识性、专业性要求,因为新发展理念包含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新知识、新经验、新信息、新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领导干部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多观察、多询问、多思考,以勤政、宽容、清廉、明智。

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和学习能力。“过河”需要“桥或船”,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工作方法和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但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更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行,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传播,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速度难以想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老一辈革命家和政治家的看家本领,当代领导干部更理应在继承前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发扬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为官从政的重要理论支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当前时期面临的中国问题,但理论的支撑必须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的烂熟于心之上。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时期,领导干部要真正具有解决棘手问题的能力和断定未来的高瞻远瞩,必须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着手。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是要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就是要从政治领袖的身上寻找灵感,就是要真正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真谛,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熟练把握,才能开辟出更契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发扬勤奋好学和不耻下问的主动学习精神。领导干部在提升专业素养过程中,离不开对前辈和下属的学习,学习他们“专”的优势,加强对所管业务和人的了解,实现领导水平和专业素养双提高,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如果领导干部能善于向前辈请教和学习,从下属的智慧中汲取营养,对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大有帮助。一方面要学习专业知识。领导干部要通过参加培训班、调研等时机,努力向前辈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并合理地运用到部门中。另一方面要学习处理问题的经验。领导干部可以向前辈和下属学习处理的方式方法,采纳贤才意见,提高决策能力,并在日常处理问题过程中,加强反思,摸索规律,积累科学决策的经验。此外要学习优良作风。学习前辈不怕吃苦、坚韧的奋斗精神;平实而不虚浮、言行相顾的务实作风以及努力钻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在学习前辈和下属的优良作风的同时,不断实现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己,加强自身专业修养,以提升自身判断力,“像内行那样思考”,用“非专业”的心态推动创新之举。

通过“走出去”开阔视野和提升格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加大对领导干部专业化水平的“精准培训”,使文凭和培训结合起来,做到先天不足后天补。领导干部必须有高远的眼界,善于向同行学习。能够看到同行的优势和自身的不足,借鉴和学习同行的成功之处,并对自身进行辩证的否定,不断丰富本行业的专业认识,提高专业水平。一方面要怀揣“问题心”向同行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积极“走出去”向同行学习,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在交流与合作中,要善于观察同行,敏锐感知其差别,向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见解、思维、做事方式,最终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比法自我提升。另一方面要动态关注同行的发展。对多途径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其成功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领导干部要善于观察其他同行业、同部门的优秀领导干部所作出的决策背后所蕴含的专业知识和水平以及领导干部的决策力。深入了解成功的领导干部对本行业、本部门发展前景的看法和未来的方向,从中预见未来自己的发展目标和需要提升和加强的方方面面。

二、加强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加强实践锻炼,一直是领导干部成长历练的根本途径。人们对世界的客观认识,总是在实践与认识的反反复复中实现的。通过实践,不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对经验的积累,是提升领导干部专业最为有效的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领导干部要把所掌握的知识转化成具体实践,努力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保持清醒头脑,不为谗言所惑。“有效的领导常常是听的时候比讲的时候更多。作为领导,你没有办法呆在整个组织的前线,因此,非常有必要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这样才能作出英明的决策”([美]汉斯·芬泽尔)。领导干部身边不乏搞形式主义的“伪君子”,这类人的言辞容易造成领导干部对工作情况的迷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领导干部对工作发展把握的难度。因此,领导干部要对高度提高警惕,抵制虚假声音,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不随意下定论,要擦亮眼睛的同时,注重对实际情况的把握尺度,不搞“一言堂”,激发大家“主人翁”意识,出言谨慎,不随意决策,像思想家那样干,像实干家那样想,只做符合客观实际的决策。endprint

解决实际问题,不搞官僚主义。领导干部要倾听基层,扩大参与,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要放下架子主动到基层发现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问题,从解决实际问题中促能力提升、悟和谐之道。领导干部调研要轻车简从,粗茶淡饭,去除官僚习气,不要动辄以头衔和地位压人,要善与人民群众促膝谈心,用通俗的语言积极倾听不同调研对象:“遇耕民,则问晴雨相慰劳;与谈辛苦,察其家口子妇能孝顺否,兄弟能友爱否,地有遗利人有失业否;遇秀才,则与语读书行谊,入书斋察童子孰聪颖可成就,询所读书,为正句读提讲解。”([清]谢金銮)让大家敢讲话、讲实话,在交流中帮助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同时提升政府公信力。要制定强有力措施,加强对存在问题的动态监控,经常性地明察暗访,集专家、学者智慧,让相关工作在专业化轨道上有规律运行。要摆脱“老把式”埋头赶路模式,弱化惯性思维,提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尤其要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领导干部调研结束后要立即对问题“会诊”,不让拖延的时间消磨了解决问题的勇气和锐气,更不能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追求實绩,不搞形式主义。“凡为臣者,宜崇实效不宜务虚名”。([清]王永吉)领导干部要掌握科学、专业的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领导干部要为民谋出路更要为子孙后代留路,胸怀民众,放眼未来,不做听到赞赏就高兴“轻浮”的人,要从称赞或毁谤中帮助自己成长,追求实绩而不是追求虚名。要有担当,尽心尽责,不沽名钓誉求政绩,要摆脱私欲,重视反对意见,不搞形式主义,多做与民有利的事。

三、培养理性思维

培养专业思维。思路决定出路,专业水平影响下的思维水平决定工作水平。要对形势正确研判,有效化解矛盾,推进工作顺利推进。领导干部要具备战略眼光,学会辩证思维,博学各方面知识,虚心求教,开阔眼界,精准补缺专业内行领导需要的必备知识,苦练内功,提升用专业眼光看问题、观察事物的能力,使相关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强。

培养创新思维。“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先知先觉的人领导后知后觉的人,再开发不知不觉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到先知先觉的金字塔尖,但开放的态度却能让人走得更向上一点”([美]约翰·科特)。作为“非专业”领导干部,要勤于劳身、勤于观察、勤于动手、勤于动口、勤于劳心,突破专业人士固化思维模式,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潜心钻研,与国内外先进做法相比较,通过分析和联想,采取主动,敢于冒险,创新思维,主导创新工作,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力求精益求精,营造想创新、敢创新、善创新的良好氛围。

培养底线思维。领导干部要学会“弹钢琴”与胸中有“数”,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重要位置,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职责使命,敢抓敢管,严格约束,使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尤其要注意党纪与国法的有效衔接。要有操守、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廉洁从政,要心存敬畏,不贪图享受,不将公权变私权,有效制止公共行政权力主体“寻租”行为,不断提升公共政策能力、行政管理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学习领会上级文件,不道听途说,要全面、系统,充分掌握,不断章取义,杜绝片面性和绝对性。要管好身边人、家人,避免“灯下黑”,不在争名逐利中丧失底线。工作中遇到问题,不推诿、不隐瞒,敢于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用生活中活生生的案例警示大家守规矩,树立底线思维意识。

四、结语

领导干部要想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会为、善为、有为,就要争取成为见多识广的“通才”,更要力求成为精通业务的“专才”。领导干部要有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紧迫感、危机感,想方设法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发展需要。学有所长关键在于学有所用,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领导干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能勇于承担责任,不怕苦不怕累,积极主动参与工作,深入基层进行实践锻炼,对工作认真负责。作为领导干部,把一件认为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认为容易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容易。要在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形势发展相适应,才能受到下级的尊重,让上级放心和满意。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领导干部
市领导会见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2016重要领导变更
“称职”办公室主任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