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冠脉CTA与冠脉造影在心肌桥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017-09-11梅光宝曹大媛许启兵丁能宏

河北医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对角冠脉造影

梅光宝, 曹大媛, 许启兵, 丁能宏, 程 鸣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影像科, 安徽 芜湖 241000)

64排冠脉CTA与冠脉造影在心肌桥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梅光宝, 曹大媛, 许启兵, 丁能宏, 程 鸣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放射影像科, 安徽 芜湖 241000)

目的:通过64排冠脉CTA与冠脉造影在心肌桥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探究心肌桥伴冠心病的高效诊断方法。方法:选择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就诊的疑似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随机抽取100例64排冠脉CTA与100例冠脉造影检查患者,检查部位涉及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等血管。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的病变分支以及心肌桥诊断结果。结果:100例64排冠脉CTA检查心肌桥患者共17例,检出率为17.00%,其中LAD近1例、LAD中9例、LAD远1例、LCX远1例、RAC中1例、对角支2例、第一对角支1例、第二对角支1例;100例冠脉造影检查出6例,LAD近1例、LAD中4例、LCX远1例,检出率为6.00%,64排冠脉CTA心肌桥检出率显著高于冠脉造影,有统计学意义(P<0.05);64排冠脉CTA检查结果显示45例患者存在血管硬化并表现出狭窄征象,其中狭窄<50%共37例,狭窄>50%共8例,检出率为45.00%,冠脉造影结果显示47例患者存在血管硬化并表现出狭窄征象,其中狭窄<50%共43例,狭窄>50%共4例,检出率为47.00%,64排冠脉CTA与冠脉造影钙化斑块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脉造影钙化斑块检出率略高于64排冠脉CTA,但无显著性差异,在心肌桥的诊断中,排冠脉CTA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其无入侵性,费用较低,可作为临床诊断心肌桥伴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64排冠脉CTA; 冠脉造影; 心肌桥伴冠心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发病率最高的心脏病,发病原因为发生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进而引起心脏器质性病变或心肌机能障碍,临床上又称之为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的主要病理特征为冠状动脉动力性血管痉挛及粥样硬化,狭窄及阻塞导致心绞痛,即心肌缺血缺氧以及心肌梗塞,又称心肌坏死。冠状动脉心肌桥为先天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异常发育,有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病局部因素可能与心肌桥有一定的联系,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1]。心肌桥患者心肌桥覆盖冠状动脉段,在心脏收缩时被压迫,表现为收缩期狭窄,在心脏舒张时解除,也解除了冠状动脉狭窄现象[2]。冠脉造影一直运用于冠心病的诊断中,临床上以此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创伤性以及操作复杂等劣势较为明显[3]。随着64排冠脉CTA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逐渐运用,其对冠脉血管伸入心肌的深度的判断较为准确,因此对于心肌桥的诊断具有理论上的优势。本文探究64排冠脉CTA与冠脉造影在心肌桥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探究心肌桥伴冠心病疾病的高效诊断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疑似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随机抽取100例64排冠脉CTA与100例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00例64排冠脉CTA的患者中男性61例,比例61.00%,女性39例,比例39.00%;年龄最低41岁,最高80岁,平均(61.33±5.98)岁;合并糖尿病19例,高血压28例,吸烟史25例;典型性心绞痛22例,CCSC加拿大心血管协会典型性心绞痛分级[4]Ⅰ级7例、Ⅱ级11例、Ⅲ级4例;34例表现为不典型性心绞痛;100例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男性59例,比例59.00%,女性41例,比例41.00%;年龄最低39岁,最高79岁,平均(61.12±5.86)岁;合并糖尿病21例,高血压30例,吸烟史28例;典型性心绞痛21例,CCSC加拿大心血管协会典型性心绞痛分级: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3例;36例表现为不典型性心绞痛;两组均表现出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等;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表现出冠心病可疑症状;无心肌桥诊断史;介绍二者的检查特点,由患者自行选择进行64排冠脉CTA或冠脉造影检查;排除标准:造影操作耐受性差者;明显性心律不齐者;心力衰竭者;对碘过敏者。

1.2 方法:64排冠脉CTA检查:采用Brilliance CT64(Philips公司)进行扫描。检查期间控制心率低于70次/min,如平静状态下心率>70次/min可于检查前30min给予倍它乐克25~50mg,口服,用以心率控制。如心率控制无效可将倍它乐克可的服用量升高至100~200mg。嘱咐受检者行仰卧位,头部先进,并连接心电监护仪,待受检者平静吸气后采用闭气扫描方法。先进行扫描范围的确定,感兴趣区选择为主动脉根部,经肘静脉注入通过双筒高压注射器将60mL浓度为350mg/mL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流速设置为5.0mL/s,随后注入20mL生理盐水。注入对比剂同时跟踪监测感兴趣区域CT值,待CT值到达120HU后随即开始正式扫描。扫描电流设置为350~800mA,电压范围为120~140kV,层厚0.8mm,螺距0.2。

冠脉造影参照Judkins法[5],全程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注意心电图变化以及基本生命体征,补足液体以防止迷走反射发生,观察穿刺点是否渗血、红肿等,并详细监测穿刺肢体皮肤颜色、脉搏动情况、张力以及肢体温度等。

选取R-R间期最清楚的图像作原始图像,图像层厚、层距分别为0.80mm、0.40mm。采用EBW工作站获得容积重组(VR)、曲面重组(CPR)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的冠状动脉图像。采用“ACC1999”标准作为冠状动脉分段标准,共分为LAD近段、LAD中段、LAD远段;LCX近段、LCX中段、LCX远段;RAC近段、RAC中段、RAC远段;对角支;第一对角支;第二对角支。

1.3 指标判定标准:心肌桥诊断标准参照《冠状动脉心肌桥现代诊断与治疗》[6],心脏收缩期冠脉管腔因压迫压狭窄,舒张期管腔接近正常,即表现为“吸吮现象”可诊断为存在心肌桥。

2 结 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心肌桥检出率:64排冠脉CTA检查心肌桥患者共17例,检出率为17.00%,其中LAD近1例、LAD中9例(图1、图2)、LAD远1例、LCX远1例、RAC中1例、对角支2例、第一对角支1例、第二对角支1例,冠脉造影检查出6例,LAD近1例、LAD中4例(图3、图4)、LCX远1例检出率为6.00%,64排冠脉CTA心肌桥检出率显著高于冠脉造影,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肌桥检出率比较(n)

图1 冠状动脉CTA,心脏VR像

图2 冠状动脉CTA,心脏MIP像。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心肌桥,肌桥处管腔受压变窄,远端血流欠佳。

2.2 两种检查方式钙化斑块伴狭窄检出情况:64排冠脉CTA检查结果显示45例患者存在血管硬化并表现出狭窄征象,其中钙化斑块伴狭窄<50%共37例,钙化斑块伴狭窄>50%共8例,检出率为45.00%,冠脉造影结果显示47例患者存在血管硬化并表现出狭窄征象,其中钙化斑块伴狭窄<50%共43例,钙化斑块伴狭窄>50%共4例,检出率为47.00%,冠脉CTA与冠脉造影钙化斑块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图3 左冠状动脉造影示:心脏收缩期,LAD中段心肌桥,收缩期压迫70%。

图4 与图3同一患者,心脏舒展期,LAD中段心肌桥血管扩张开,无明显狭窄。

表2 两种检查方式钙化斑块伴狭窄检出情况比较(n)

3 讨 论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对于冠心病患者,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成较为严重的疾病,例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不仅影响患者自身身体健康,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7]。以往在冠心病的诊断中,主要运用冠状动脉造影,大多数情况下以此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8]。但随着人们医疗观念的不断提高,其费用高、具有创伤性、检查时间长等缺点逐渐收到医院与患者的重视[9]。因此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上,无创、价格低廉、简便的检查方式更值得推广应用[10]。本探究结果显示,64排冠脉CTA检查结果显示45例患者存在血管硬化并表现出狭窄征象,冠脉造影结果显示47例患者存在血管硬化并表现出狭窄征象,表明两者之间检查结果差异较小,因此,64排冠脉CTA在冠心病的诊断有可能做到对冠脉造影的完全替代,加之其还具有无创、价格便宜,操作简单等优势,表现出更高的诊断价值[11]。

心肌桥属于一类先天性冠状动脉解剖异常现象患者心肌桥覆盖冠状动脉段在心脏收缩时被压迫,表现为收缩期狭窄,而冠状动脉压迫在心脏舒张时解除,也解除了冠状动脉狭窄现象[12]。心肌桥能够造成各种心脏病症状,包括心绞痛、胸部不适、恶性心律失常、心悸等,甚至出现心肌梗死,严重者可能猝死。本探究结果显示64排冠脉CTA检查心肌桥患者共17例,检出率为17.00%,冠脉造影检查出6例,检出率为6.00%,其中主要位于LAD,又以LAD中段居多[13]。两者检出率显著的差异表明在对冠心病采用冠脉造影的检查中,出现大量心肌桥的漏诊,也可能与冠心病患者出现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严重病症风险较大有一定的原因。由于心肌桥与冠心病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几乎没有差别,多数情况下未对疑似为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肌桥诊断[14]。虽然冠脉造影目前被称冠心病的金标准检查方法,但对冠脉血管及心肌伸入心肌的深度的判断效果较差,而64排螺旋CT扫描可达0.64MM的最薄层,是当前医疗水平下所能达到的最薄层厚,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以及诊断的准确性,对冠脉血管及心肌伸入心肌的深度的判断效果较优,因此在心肌桥的诊断方面更具优势[15]。

综上所述,冠脉造影钙化斑块检出率略高于64排冠脉CTA,但无显著性差异,在心肌桥的诊断中,拍冠脉CTA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其无入侵性,费用较低,可作为临床诊断心肌桥伴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1] 吉立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7):1298~1301.

[2] Scanlon P J, Faxon D P, Audet A M, et al. 1999 update: ACC/AHA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committee on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M].Games of the hangman /. Grove Weidenfeld, 1999.588~636.

[3] 张志寿. 冠状动脉心肌桥现代诊断与治疗[M].金盾出版社,2010.

[4] 谭小军,黄国金,谢建功,等.Judkins冠状动脉造影管与WRP管在冠脉造影的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1999,15(4).238

[5] 丁辉.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2):224~226.

[6] 何龙.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3):1902~1903.

[7] 罗贵全,余冬梅,王强.多层螺旋CT与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J].西部医学,2013,25(3):378~379.

[8] 夏万泓,张威.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J].西部医学,2014,26(12):1702~1704.

[9] 刘天壤,李武,徐海杰,等.64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价值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1):109~111.

[10] 石秋林,屈正,杨桂林,等.冠脉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6):511~513.

[11] 姚冰,付志辉,杨晓驰,等.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心脏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12):1524~1527.

[12] 林丽红,钟朝辉,胡毅,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动态容积再现图像辅助诊断心肌桥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1(1):8~10.

[13] 吴涛.128层容积CT冠脉造影对壁冠状动脉-心肌桥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12):53~54.

[14] 陈建平,龚波,武洪林,等.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与DSA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5):461.

[15] 袁明远,张慧群,李荣先,等.合并心肌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影像特点分析[J].中国医刊,2017,52(3):81~84.

安徽省卫生厅科研课题,(编号:Y16H06062)

1006-6233(2017)08-1368-05

A

10.3969/j.issn.1006-6233.2017.08.039

猜你喜欢

对角冠脉造影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与对角格空时码相关的一类Z[ζm]上不可约多项式的判别式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会变形的忍者飞镖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