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科技社团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研究

2017-09-09杨旭王潇吴雪

商情 2017年27期
关键词:科技社团就业高职院校

杨旭+王潇+吴雪

摘要:高职院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学生科技社团对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技能的培养大有裨益。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科技社团的建立以及社团对提升就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技社团 就业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高职院校社团主要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大学校园的活力,满足大学生的发展兴趣爱好,展现大学生个人才艺,总的来说,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第二课堂。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高校校园文化重要载体的社团活动也在“年轻”的高职院校中蓬勃开展起来,成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专业型大学生社团”是以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信息为背景,结合有关就业岗位、生产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研讨、交流,进行实践探索为主要目标的学术科技型大学生组织。在高职院校中结合专业技能开展社团活动是营造职业氛围、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1科技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社团管理体制不完善

主管部门小活动应接不暇、大活动力不从心;社团内部管理不顺,运作不规范,会员流动性过大,社团对会员缺乏足够的约束力。

1.2指导教师配备力量不足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指导老师都是分院里的专业老师兼任,社团的工作一般都是义务性的,没有配备专任的指导老师,并且按照在校学生比例来看数量严重不足,也是制约社团发展的一个瓶颈。

1.3社团管理体制及内部运转体制不够完善,组织松散,缺乏凝聚力

学生社团是志向、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深入做好学生社团工作,对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校科技社团建设的问题对策

2.1要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鼓励社团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广大的社会空间中寻求生存和发展,展示自身价值,塑造社团形象。这些品牌社团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校园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大学生在一个优秀的团队中,长期的实践和与他人的切磋、协作不断提升着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社团中浓厚的人文气息也促进着自身思想政治修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品牌社团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无疑为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2.2要制定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

有关社团经营的理念、策略、领导与沟通;社团未来发展的近期、中期、长期目标;以及招新、迎新、训练、成果展、出版、成员大会、改选大会、经费申报、送旧、监察制度、财务制度、档案建立与管理、成立社友会等活动,都要整体全面规划,认真执行,从而使社团明确工作的目标,做到有章可循,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3进行分类指导

以兴趣型为主向兴趣型和务实型并重转变;由人文型为主向人文型和科研型并重转变;要大胆放手,留有空间,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构建社团发展的合理结构。日常活动开展中,按照“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鼓励科技服务型社团,培育充实社会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的方针进行分类指导。

2.4要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

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制定干部岗位责任制及考核细则和奖惩措施,重点扶持科研学术性团体,定期检查评比,在各方面完善社团星级评定,及时整顿,优胜劣汰,确保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总之,高校的学生社团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其建设与发展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但随着社会对高校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关注、对社团建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并在高校党、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高校学生社团必将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新世纪高校的一道亮丽。

3以高校科技社团为依托,推动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社团中灌输“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注重社团成员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成员动手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践行所学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而理论水平提高了,又可以进行难度更大的实践。通过这种互动,不断地提升社团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提升社团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依据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和企业发展需求的不同,采用校企联合建设学生社团模式,通过吸引外部环境的优质资源来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保持和发展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和合作,引导学生与相关企业形成合作互惠的关系,由企业出面进行专业辅导,让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完成对应任务,实现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的对接,实现学生社团的健康、顺利发展。

最后通过走访企业,搭建校企联合教育平台,为学生社团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资源,使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项目组进一步引导他们参加一些社会上的公司、单位的活动,提高学生社团的实践活动能力。这类社团能够增强社团成员的创业意识、促进社团成员的社会化,使其提前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加对于就业的认识,对于不同职业的认识,使社团成员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从而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减少就业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张明婧,党登峰.就业社团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作用[J].北京教育(高教),2013(07-08):137-138.

[2]邱玥,蒋梦诗.浅谈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与策略[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 2016(12):23-23.

[3]吳凤丽.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工作探析[J].求知导刊, 2015(14):89-90.

[4]王敏坚.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职业发展功能研究——以广东省高职院校调查为例[J].广东教育:职教,2017(1):24-25.

[5]孙静华.行业性高职院校专业型社团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8):92-94.

注:本文系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就业导向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工作研究”阶段性成果(2016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技社团就业高职院校
科技社团服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分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科技社团智库建设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