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017-09-09赵语慧
赵语慧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信息时代悄然来袭,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任何企业和部门都不能落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人力资源管理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首要任务当属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本文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分析后,研究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概念,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了简要阐述,研究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 信息化建设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8(b)-0130-02
人才是企业能够发展的中流砥柱,是企业的命脉。人才的缺失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居于劣势。现今社会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更新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依靠信息化管理的新理念才能真正做到科学高效。
1 概念解读
1.1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将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去,并形成依托于软件系统,且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全员参与、全面开放等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1.2 信息化的三个层面
一是数据电子化;二是流程电子化;三是管理电子化。这3个层面就是说将信息和数学模型,以及计算机仿真模型应用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优化上去,并以此对人力进行控制和战略分析,通过这些向企业管理者提供技术和数据上的支持。
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化的运用
信息化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改变了传统的主要依靠人工整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手工记录和整理人员信息、文件和档案资料转变为利用信息化技术整理。这种改变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管理人员摆脱了从前大量繁杂的工作,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失误率,使得相关的管理人员学习了新技术,提高了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体现了信息技术的應用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可或缺性。第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物质基础的,即拥有实用且有效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例如图像、多媒体数据、视频等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可能仅仅指文字信息,所有这些的实现都需要电子设备的不断完善。第三,电子化、信息化少不了互联网的支持。所谓的信息资源共享,就是信息可以在企业内部快捷、及时和准确地传达给每个角落。利用企业内部网络,即使用局域网,就可以达成上述的便利。在做到节省的同时还使“阳光办公”渗透到每个部门,使得办公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从而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3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3.1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理念的革新
在过去传统的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封闭式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人员,仅仅只是做单一的记录和工资考核等一些简单枯燥、重复性强的工作,传统的管理模式已无法跟上现代化企业跟随新时代变革的步伐。将信息化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中,不仅使陈旧单一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还为企业形成互动性、全面化的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管理模式。这提升了人力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一举成为企业的核心部门。新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升了企业人力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的可能性,还让员工认可度及参与度得到提升,促使企业形成了具备多样性和互动性的管理模式。
3.2 人力管理资源和成本的下降
计算机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资源,降低管理成本。在现代企业中,计算机的技术更是被大量运用,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就是在计算机大量使用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的快速、准确、大存储量来计算和管理大量信息和数据。
4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4.1 现有管理软件仅注重通用,缺乏特殊性
虽然我国已经开展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且已经了解了其中的益处,但是目前我国欠缺软件开发人才,而且大部分国内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都是通用型的事务管理软件,却缺少了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和每个不同企业的特殊性和适用性。每个企业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类软件欠缺对不同企业各具特色的经营情况和人事特点的考虑,缺乏对细节的思考,使得企业在应用管理软件的时候受到限制和影响。
4.2 企业缺少对数据库需要更新和维护的认知
数据库的及时更新和维护关乎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程度,企业越大其数据库也会越复杂,保证更新可以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及时、方便、准确,才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信息查询服务,并且这也是为企业获得优秀的人力资本的投资。但是由于现今国内相关软件的功能还不完善,并且很多企业并没有足够多真正掌握这门技术的人才,使得目前大部分企业存在着数据库管理欠缺的问题。
4.3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功能单一且人才缺失
如今,我国现有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功能相对单一,企业在使用软件的时候仅仅是把它当作一个工资管理的软件,这就使得相关软件根本就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企业缺乏与软件开发公司的沟通,导致企业的具体特点和情况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在软件上。还有企业和开发公司都缺乏相应的优秀人才,不能开发出更好的软件,以及使软件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5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5.1 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
企业要力求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进行内部的优化升级。首先,“涅槃重生”打破老旧的用人机制,让人才能够充分地展现自我,使得人才与岗位相匹配;其次,竞争必不可少,但是人才选拔要公正公开,不能有失公平,要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优胜劣汰;再次,利用好“激励”,打破传统的用人结构,管理干部更要提高能力,对有能力的员工也可以提拔进入企业管理层;最后,灵活配置岗位,让人才市场机制深入企业内部,使得高素质的人才真正在企业中脱颖而出。
5.2 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
企业要做到“对症下药”,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企业也一样各具特色,每家企业的优势和短板各不相同。在市场上通用的管理软件中,企业要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组织模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要求软件开发公司为自己的企业量体裁衣,打造一份合身的管理模块。
5.3 建立长效健全的企业培训机制
企业不能一味地在人才市场上追求人才,更应该充分发掘企业内部的优秀人才。企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立一个长期和健全的企业培训机制,对企业和人才来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使得企业能够能“永葆青春”。所以企业应该加大人才的培训力度和规模,要形成长效的机制,坚持不懈地为企业提供人才的成长和成熟的土壤,提高企业的科技创造力和竞争力。
6 结语
总体来说,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工作与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并行而来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短短时间内在我国形成的势头,表明了我国的企业迫切需要打破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然而这新来的“舶来品”却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仍然存在问题,屡遭挫折,但前景广阔。应当从多方面入手,从软件选择与应用、数据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帮助企业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凯成.人力资源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 孙飞燕.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现状及探讨[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7).
[3] 吕惠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商论,2015(15):65-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