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2017-09-09黄程兰子

商情 2017年27期
关键词:存货

黄程兰子

摘要:存货是维持日常运营和进行生产销售的基础,如何对发出存货的价值进行准确的计量和核算一直是每个企业都需要考量的问题。本文在比较各个存货计价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存货计价方法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探讨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出存货计价方法。

关键词:存货 计价方法 应用选择

一、前言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与企业经营状况休戚相关。作为一项重要且广泛的资产,从存货的所有权归属于企业的那一刻开始,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就应进行数量价格上的核算和控制,这份工作是否能得到有效合理的维持直接体现着企业的经营能力。就理论上而言,存货的成本价值是随着它的实物流转过程一起发生的。但由于在实际中,存货的不同批次下有不同的数量和单价,且由于会计分期等假设产生的需求,在按指定的存货流转同时计提相应的存货成本变得更为复杂,每一个误差都可能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时为了保证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计价得到准确的分配和计量,存货计价方法的合理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存货计价方法的种类

1.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只需要在每月月末,將本月的期初存货成本与购入存货成本加总,算出总成本基数,然后除以本月存货总数量算出单位存货成本,在发出存货时用之直接与存货数量相乘即可得出发出和剩余的存货成本。

这种方式计算简单、易于理解、操作方便,且不必在存货的每一笔购入和发出的当时都进行数量和价格的计量记录,大大减轻了存货管理的成本和压力。但它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假设不同批次存货的单价相等显然是一个理想化条件下的结果。在当前存货多为永续盘存制的现状下,如果忽视存货每一次流入流出的单价差异,简单地将每一件存货的权重视为相等,可能会使某一部分发出存货的成本计算不准确。经过存货使用并加工成产成品或直接对外销售的这一过程后,会直接导致当期的收入与费用不能得到较好的配比。一件存货在不同批次下的单价差异可能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是个一大批存货的成本差异加总起来,那带来的影响将可能危及企业正常的经营效益。

该方法虽然简单,但也使用于许多的范围。一些普通的小规模企业会直接选择这种简化的方法,它们的存货量本来就少,发出购入的业务也不多,本身就不需要耗费太多的人员管理费用在存货成本的处理问题上,同时,单位存货价格较小且变化波动不大,或是对于性质功能相似的存货,库存管理需求较为宽松的企业,也可以选择这种方法。

2.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类似于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的衍生方法,与之不同的是,它不仅仅只是在每月月末计算一次,而是在每发生一次购进存货时就进行一次成本的加权平均计算,以每期各自的总成本分配到各期特有的存货数量权重中,这样就考虑到了不同批次产品单价可能不同的情况。然而,这样算出的成本虽然理论上追踪实际、准确可靠,但是它是一种累计计算的数值,与存货的实际市场价格有一定差距,如果是在经济不够稳定、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的环境下,将会产生偏离实际的较大误差。

这种数学思维上的滚动方法固然容易明白,但实际操作却有一定难度。在发生每次购进后都及时地进行一次成本计价,不仅对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还容易造成人力和财力在繁琐机械的处理过程中的大量耗费。如果是管理控制能力良好、实行永续盘存制的企业,则可以选择移动加权平均法。

3.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设先入库的存货也是先发出的,即在结转发出存货成本时,先按最早入库的产品价格计价。首先,这种假设在实际中就不一定能够实现,因此其计算的价格必然和实际有偏差。其次,这种方法会导致期末存货的价格趋向于当前市场上的价格,而发出的那一部分存货价格趋向于已往的市场价格,在产品价格变化大的状态下,这两个单价的数值差距也会相应变得更大。如果遇上我国当前市场常见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情况,计提销售产品成本时还是以过去的价格为基础,这样就会远小于实时的产品价格,可能造成企业当期利润虚增的假象,导致投资者被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所蒙蔽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由于存货计价方法一旦选择,在一定时期内就不得随意变更,而企业并不能轻易预测未来物价变动的状况,所以如果在一开始选用先进先出法,在每笔销售的成本计价时就有了固定的价格基础,不可能随意篡改计价基础,这就对企业可能存在的利润操纵等舞弊行为进行了一定的有效控制。然而,这种方法也过于复杂,需要的管理成本会增大。对于存货流入流出业务较少,或者是存货容易变质因而需要及时发出的特殊性企业,可以考虑选择这种方法。

4.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与先进先出法正好相反,是假设后入库的存货先发出,即在结转发出一笔存货成本时,先按最晚入库的产品价格计价。这种假设也不一定符合实际,但也具有可行性。实行这种方法下,期末存货的价格趋向于已往市场上的价格,具体一定的滞后性,而发出的那一部分存货价格趋向于实时的市场价格,因而当期利润也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同样地,如果遇上产品购置价格变动大的状况,后进先出法相较于其他方法的差异也就越明显。

5.个别计价法

由于个别计价法计算繁琐、实现困难,因而除了存货数量少且价值昂贵的少数企业以外,一般企业不会选择这种方法。但要注意企业从其他方法突然转为个别计价法的情况,这可能是企业改变销售成本计算基础从而操控利润的一种手段。

三、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依据

1.存货本身的特点

不同存货的适用计价方法不同,不同存货的成本在期末和发出部分中是否得到了合理的反映体现了计价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企业的会计人员应仔细分析其存货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经营管理的要求

不同企业的规模大小和战略政策都各不相同,从而在经营管理的要求上也有所差异。企业应从各自的管理要求出发,在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选择满足内部需要的存货计价方法。

3.会计核算原则

企业无论选择和应用哪个存货计价方法时,都应始终遵循会计核算的原则,注重客观性和谨慎性,不能为了短期利润的虚增而选择不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

参考文献:

[1]谢雯妤.浅析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管理的影响[J].中国经贸,2015(21).endprint

猜你喜欢

存货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獐子岛公司存货管理分析
统计学在企业解决存货问题中的应用
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研究分析
浅谈存货审计
对中小企业存货管理有关问题再探讨
简述存货的五种计价方法
存货周转率分析中一个容易出错现象的解析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存货管理办法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