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答案的自主讲评课

2017-09-08仇继日

关键词:交流评价思维

仇继日

本文主要是介绍一种高度开放、高度自主的讲评试卷方式—没有答案的讲评课。首先从常见的传统评讲模式“讲听式”开始,陈述其评讲方式及缺陷,然后提出没有答案的讲评课模式,并从操作步骤、优点、实践中的注意事项三方面进行论述讲评课是在学生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从学生做题中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进行矫正教学的一种课型。

在绝大多数的讲评课上,对于试题的讲评往往采取的是 “讲听式”,即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又有两种方式:一是 “逐题讲解式”、二是 “精讲精练式”。这两种模式有两大共同之处:一是 “对答案”、二是 “一言堂”。所谓的对答案就是在讲评前教师就把每一道题的答案一股脑地全公布给学生,然后再逐题讲解或挑选学生普遍错误的题来讲解;而一言堂则是整节课基本上都是教师在讲,讲错的原因、讲考到的语言点、讲怎么解答,学生大多只是听、作笔记,不用观察、不用思考、不用交流。

1. “讲听式”的讲评方式的弊端

1.1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由于有了现成的答案,学生就不用去深入思考、探究,教学现实中很多学生核对完答案就 “万事大吉”的现象就是最好的明证。即使思考了,那也是一种 “收敛思维”,是一种定向的思维方式,只是沿着答案所圈定的狭窄思路,对一个问题产生有限的甚至是唯一的解答。这完全是一种单向的、保守的思维,学生满足于给出的答案,满足于“一刀切”的解题方法,不再去求异,不再去想别人所未想,想别人所不敢想,久而久之,思维越收越窄。

1.2效率低下

在“讲听式”的试卷讲评课上,教师讲、学生听且不停地记笔记是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教师讲得面面俱到、滔滔不绝、学生也听得认真、记得详细,但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总是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其效果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往往是过一段时间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又犯类似的错误。根据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所提出的 “学习金字塔理论”, 处于塔顶的“听讲”方式其学习效果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1.3没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讲、学生听的讲评方式剥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被淡化成了听众,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其实践能力、讨论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等都没有得到培养。

1.4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感

把学生当低能儿看待,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不懂自行发现讨论分析、不懂自行归纳总结、不懂自行纠错解决问题,就大包大揽、面面俱到地评讲,学生基本上也插不上嘴、动不上脑,自然达不到兴奋点,课堂气氛沉闷。

评讲的目的不仅仅是告诉学生哪里错了、为什么、怎么做。科学的试卷讲评应起到以下的作用:一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归纳复习、培养答题技巧和提高学生运用能力;二是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观察和思维能力;三是帮组教师了解学生,了解自己的教学,从而改进教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四是促进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培养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以惠及教学。

2. “没有答案的讲评课” 模式

正是基于上述作用的要求,再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课改的要求,本人摸索出了一种新的讲评模式— “没有答案的讲评课”,即不给学生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通过思考、交流、讨论、查阅、分析、比较等方式,合小组之力、全班之力把答案找出来。具体的做法为:

第一步:练习或考试后不公布答案,而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找出答案,即要求学生在组内交流各自的答案,留同存异,对答案相异的题目进行分析、探究、推理、争辩,最后商定一个大家都同意的答案。

第二步:各小组把本组的答案写到黑板上,进行对比,然后对所有组的答案再次留同存异,圈定答案相异的题目。

第三步:全班就答案相异的题目进行再次定夺。这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主动站出来陈述自己的理由和见解,最后全班采纳最有说服力的答案。

第四步:一般经过前三步以后,正确的答案会全部得出。如果有特别难的题全班争论不下的话,就由教师引导学生去把答案推理出来。

第五步:根据各组正确答案的多少,评出最差小组。对最差小组的惩罚是要求用英文做事,可以是唱英文歌,表演英文短剧、讲英文故事、讲英文笑话等等,而其它小组的奖励就是欣赏最差小组的表演。

第六步:对全班典型错题的再现。教师及时对学生试卷中的普遍问题加以整理,变换角度、变换条件,设计一些变式练习,适时再现,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促使学生牢固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3. “没有答案的讲评课”具有的优势

3.1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无定向、无规则的思维方式,即思维朝着四面八方自由辐射,对一个问题产生层出不穷的解答。由于没有现成的答案去盲从,为了寻找到正确的答案,学生只能是多层次、多角度地去观察、分析、推理、论证,在这过程中,其思维完全是放开的,而且会 “越放越开”。俗话说“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那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你给我一个想法,我给你一个想法,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想法。”在一个班集体里,小组内的交流,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全班的交流直至师生间的交流,都给学生创造了发散思维的极好的平台。

3.2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是 “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没有答案的讲评课”主要是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重点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和探究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其过程中,又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其它能力,如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竞争意识等等。endprint

3.3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现了自主性学习

没有答案的讲评课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整个讲评过程,从小组内互相交流答案、互相帮助解决各自问题、共同定夺本组的答案到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再到全班内的大争论,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在唱主角。这恰恰吻合了新课程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应该形成一种民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种学习者占主体且由学习者把握自己的学习,通过学习者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正是自主性学习的本质所在。

3.4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兴趣

根据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位于塔尖的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教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聽,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位于塔底的“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的学习模式,效率是最高的,学习者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没有答案的讲评课采取的是主动的合作学习,克服了“讲评式”课堂中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效率低下的缺点,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使学生“想学”、 “能学”、 “会学”、 “善学”、 “坚持学”。另外,在整个合作探究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每个学生既向别人讨教自己的疑难又帮助别人解决疑难,这样人人都是学习者、人人又都是“小教师”,这就克服了大班教学中传统讲评只能针对普遍错误而不能针对个人错误的缺点,使得每个人的错误、疑难基本上都得到解决,课堂效率自然大为提高。

4. 在实施“没有答案的讲评课”模式时要注意的情况

4.1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

任何课堂都需要教师的指导,没有答案的讲评课也不例外,在这种高度自主、开放的课堂上,教师适当、适时的指导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三个时段:学生合作探究前,教师要给予总的指导,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怎么做、特别注意什么地方,确定当天各组谁负责、谁记录,怎样评价等等;学生找答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各小组,给予一些必要的点拨性的指导,同时监督学生的参与情况;答案都找出来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总结各自的错误原因和性质,如知识性方面的错误、判断理解方面的错误、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记忆方面的错误等。

4.2要有竞争惩罚机制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机常表现出好胜性和荣耀性的心理倾向。要求最差小组用英文做事就是设置了竞争惩罚机制,一方面能很好地保持和强化这些心理动机,另一方面又给予各学习小组无形的压力,组内荣辱与共,迫使他们劲往一处使,尽全组之力找出答案、解决疑难。

4.3要有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中真正有效地实施自主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个体心理普遍存在不平衡性、动荡性、闭锁性,所以在行为自控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做到长期、有效地自立、自为、自律,甚至很多时候,自主学习会成为部分学生逃避学习的“平台”,滋养其不良的行为,如懒惰、抄袭、敷衍了事、滥竽充数等等。所以,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指导、监控,必须通过形成性评价来实现。把形成性评价有机融入讲评课中,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进行自我评价、合作评价或教师评价,从而使参与评价的学生在评价中不断监控自己的学习,体验失败与成功,发现优点与缺点,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效的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也通过评价了解情况、得到反馈,以便组织、调整教学,提供给学生更有意义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总之,没有答案的讲评课遵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使学生考有所得,评有所获,使讲评课成为提高英语成绩的一个有效捷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高吉利.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调查[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2.

[3] 新课程培训小组. 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 苏德宏. 发挥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1(02).

[5] 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 2001.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交流评价思维
如此交流,太暖!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