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付出即收获,助人即自助

2017-09-08谢伯平杨朔元

今日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瑞德毕节调研

谢伯平++杨朔元

你的青春是什么颜色?拿这个问题问杨朔元,他的答案是——透明!彼时这个十六岁的少年正在加拿大湛蓝色的天空下求学,课业闲暇,他经常会想念起毕节那一群孩子。他说,那群孩子的眼睛,便是透明的。

情系留守儿童——千里之外的召唤

贵州省毕节市,珠江、乌江、赤水河发源地,因其优美风景、淳朴民风被誉为“洞天湖地”“花海鹤乡”。2015年杨朔元刚刚在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开始高中生涯,毕节留守儿童的新闻深深地震撼了他。千里之外,似乎有一种使命在召唤他,他要去了解,去尝试,去解答。

那年的“十一”假期,杨朔元先开展了一次调研试验,他单枪匹马来到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对这里的留守儿童状况开展调研。枣庄之行仅有3天,但这短短时间里,杨朔元真正接触并认识到“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他看到了他们对亲情的渴望,对外面世界的好奇,这渴望与好奇里,还饱含着羞怯与畏惧。这些情绪,在杨朔元心头挥之不去,他越来越意识到,成立项目组,调研情况,推动改变,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也是对群体困境的责任。

行走在巨大而苍白的沉寂里

奔赴毕节之前,杨朔元在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招募团队,组建了“想和爸妈在一起”公益项目组。青春的热血相互激励,2015年寒假,项目组一行9人踏上了毕节的泥泞道路。

整整一个寒假,他们行走在毕节,在陌生的乡镇里挨家挨户地走访——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年轻的父母丢下孩子远赴他乡,是家庭贫困所迫,还是打工地的流动儿童教育资源不足?

有一个小女孩,从出生开始,已经9年没有见到过父母,面对陌生的哥哥姐姐手足无措;一个8岁的小男生,听说要拍照,站在自家岌岌可危的木板房前,有点惶恐地望着照相机。有的人家,一下子跑出五六个小孩子,从最大的到最小的,没有一个说得清楚爸爸妈妈长什么样子,是干什么的,只知道,他们在挣钱,在很远的地方。

回想起调研的细节,杨朔元露出十七岁学生少有的成熟而理性的悲伤,“一个村镇,很少见到青年人、中年人,所见都是老人和小孩平静又贫乏的样子。”从小在北京生长的高中生,见惯了城市里的喧嚣与焦虑,突然面对村镇巨大而苍白的沉寂,他说:“我想寻找原因,也想反思,但我又不大明白应该反思些什么。”

村子里的道路上、墙壁上随处可见“用心关爱留守儿童”的标语,但行之不易。尤其对于女孩子,留守的道路更加艰难。在毕节,不少人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为了生出男孩,有的家庭有好几个孩子。沉重的负担让年轻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把孩子交给祖辈。孩子接受不到好的教育,中学毕业又出去打工,重复父辈的故事。有的孩子考上大学,但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依旧外出打工。在村里人看来,寒窗苦读反而糟蹋了钱。传宗接代的思想和改善生活的愿望,让留守儿童的数量难以控制。

半个多月的调研、提炼,杨朔元和团队总结出了造成留守儿童现象的十条深层次原因——“土地收入低”“亲情关系淡漠”“法制意识淡薄”等等。总结的原因越多,杨朔元的无力感就越强烈。

调研的价值在哪里

在杨朔元质朴的逻辑中,要让留守儿童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是父母在家不外出打工,这就需要当地的农业发展能够支撑他们的家庭生活;二是父母出去打工带着孩子异地入学,这就需要打工地的教育配套能够支撑他们的心愿。

第一种可能,被很多人放弃了,当地的农作方式几乎不可能给有几個孩子的家庭带来比较宽裕的生活。那么第二种可能性又有多大呢?答案只有自己寻找。

2016年暑假,杨朔元和他扩大到17人的团队又奔赴留守儿童父母打工比较集中的温州、台州等地。他们分成4个工作小组,历经6天调研,采访了6家私营企业、4所公办学校、4所民办学校,还有2处县市教育局,采访了300余人。调研难度出乎他们的想象,而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也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料。异地上学,户口管理,学籍管理……这些问题,由来已久,牵连甚广。

那么调研的价值在哪里呢?

杨朔元说:“因为今天的了解,未来,我们才会走得更远。”社会实践,研学项目,这些时兴名词背后,其实潜藏着巨大的力量,去激越青春的深度与广度,去探索教育的形式与可能——因为在这里,追问即解答,付出即收获,助人即自助。

新青年的无限可能

高一结束后,杨朔元转学到加拿大的瑞德里学院,繁忙课业的投入,多元文化的碰撞,都没有让他放下“想和爸妈在一起”这个项目,国际化的视野反而给了他更广阔的思路。

2017年3月,杨朔元向来自几十个国家的同学们做了专场项目介绍,引起学校与同学的高度关注。8月,杨朔元和一位队员到贵州、甘肃等地进行先期考察,着手组建一支瑞德里学院的国际公益团队。到2018年3月份,加拿大的春假期间,他们将再次回到中国,到上述地区进行为期几周的联谊、探访。他还计划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选择一处成立英语小镇,并使之成为瑞德里学院的一处海外研学旅行活动基地,这样无论他毕业与否,以后每年都会有瑞德里学院的同学们去那里组织活动,持续、不间断地帮助那儿的留守儿童打开视野,共同分享这个精彩的世界。

责任没有止境,关爱没有止境。正是来自不同角度的关注,推动着“留守儿童”关爱事业大步向前。杨朔元和他的团队,只是其中一股微小的力量,但是,他们让人看到了“00后”新青年的思考与实践,创造与担当,让人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endprint

猜你喜欢

瑞德毕节调研
光影
广州通过电商带货毕节农产品 累计销售136万元
Close to Heaven
Market Values
Acts of Faith PHOTOGRAPHY BY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寻味贵州——毕节
游洞——毕节织金洞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