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重塑与中国制造业转型研究

2017-09-08余稳策张雪妍

河南社会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制造业转型产品

余稳策,张雪妍

(商务部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北京 100710)

德美工业化新趋势与中国应对研究(一)

制造业重塑与中国制造业转型研究

余稳策1,张雪妍2

(商务部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北京 100710)

编者按:在世界经济低碳化发展、全球制造业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重塑与中国制造业转型研究》一文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的足迹已经遍及全球的各个角落。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制造业所具有的成本优势正日渐消失。加之附加值低、创新驱动薄弱、缺乏国际名牌,使得中国制造面临空前挑战。中国制造业转型势在必行。《美国再工业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分析》一文指出,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实施以来,其通过压低汇率、收紧对外投资以及制定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推动了本国贸易出口以及促进国内就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制造业的贸易竞争力。中国低端产品与高科技产品均在美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初级加工产品对美出口的竞争劣势比较明显,反映了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劣势。《德国工业4.0战略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文指出,德国工业4.0提出以后,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各界的认可,德国更是把其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德国工业4.0分为一大系统、两大政策、三大集成和四大主题,涵盖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扩大资金来源以及转型升级绿色化发展四个方面。如果要从根本上突破瓶颈,让中国由制造业大国转型为制造业强国,必须从供给侧寻找改革的突破口,提升产品的质量、增强创新的自主性,不断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强化名牌产品意识,努力培育具有本国特色、享誉国际的品牌。

工业化;中国制造业;美国再工业化;德国工业4.0

一、全球制造业重塑及表现

当前,全球制造新格局正在重塑,主要工业国之间关于制造业战略与发展方式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具体来说:

(一)人工智能发展迅速

在2009年推行再工业化计划之后,美国先进制造业增长明显。根据美国制造业生产力与MAPI发布的2015年报告显示:2016—2018年,美国信息装备和工业装备GDP增长迅速,增速将是美国GDP增速的4倍以上。到2020年之后,预计全球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会超过400亿美元,复合增速达到7%左右。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复合增速也在不断加快,预计到2020年平均增长速度将超过20%。与此同时,全球的3D打印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张。据世界银行相关报告,2018年之后,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127亿美元;到了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12亿美元,其间增速将达到29%。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是当下全球制造业重塑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在人工智能领域,美、德、日等传统制造业强国优势明显,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潜力巨大,多边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二)新旧产业融合趋势加快

新旧产业融合是美国再工业化提出的另一大目标。在美国,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的融合,推进了智能制造产业化和工程化的迅速发展。根据相关数据,就新兴数字控制产品市场来看,到2020年,全球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达285亿美元,复合增速将达8.7%;而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市场将达816亿美元,复合增速将达到6.64%。就传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来看,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市场将达427亿美元,复合增速将达到9.16%。研究显示,美国制造业投资己呈“两化”发展态势。第一,数字化。近年美国对于IT的投资变化明显,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主要在信息技术领域如购买软件、计算机硬件和通信设备等方面的投资比例最大,占总投资的比重为1/3左右;在2010之后,投资比重已经达到50%以上。第二,无形化。美国制造业将投资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与优化,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经济投资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从2000年开始,美国开始降低在有形资产上的投入,越来越多的投资侧重于软件、研究、开发、宣传、管理、培训等方面,无形资产投资比重持续增长。

(三)主要工业国之间新技术竞争日趋激烈

除了美国再工业化之外,世界主要工业强国也在制造业战略与发展方式上提出自己的规划。在德国,政府部门开始实施工业4.0战略,其中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是工业4.0两大主题,德国政府尤其重视工业标准和智能制造基础建设。2014年10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发表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之后,工业4.0的概念迅速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工业4.0”“智能制造”等的战略地位得到迅速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制造2025》核心思路与德国工业4.0存在异曲同工之处。比如《中国制造2025》强调“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的主攻方向,而这也正是德国工业4.0的核心思想。

又如,韩国将提升韩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作为主要目标,为了能有效促进制造业与ICT(信息和通信技术)之间的互相融合,韩国政府提出在2020年之前打造10000个智能生产工厂,将韩国20人以上工厂总量中的1/3都改造为智能工厂。

根据日本发布的《机器人新战略》,日本制造业也在飞速发展。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工业大数据以及工业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此日本政府提出了三大核心目标,即“世界机器人创新基地”“世界第一的机器人应用国家”和“迈向世界领先的机器人新时代”。

总之,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在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时代,正在掀起重构和重新规划发展战略的高潮。谁能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机,谁能重塑自身产业结构,决定着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一个国家的综合国际竞争力。中国制造业自身的优势极为明显,据工业与信息化部调查结果表明,自2016年以来,中国制造业的核心区域对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步伐加快,这些区域主要表现在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这些领域主要涉及3D打印与工业机器人方面。此外,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正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在这方面,青岛红领、沈阳机床与海尔集团经过不懈探索,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中国中车、三一重工与华为公司等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创出属于自己的品牌,而且正在向产业链的顶端发展。但是,在肯定中国制造业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制造业正处于重塑阶段,各个工业国都竭尽所能提升自身产业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出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发展短板,才能让中国制造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引领中国经济的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二、当前中国制造业突出问题与成因

面对全球制造业重塑,中国制造业既有自身比较优势与发展潜力,更存在发展短板和不足,需要具体分析,认真对待。

(一)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1.低成本优势已经逐渐减弱

以往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凭借着低廉的成本优势。然而,现在这种优势正逐渐消失。中国的制造业是资源密集与劳动密集两种类型的叠加。制造业成本居高的原因:一是人力资源成本的抬升,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员工的薪金报酬已大大超过周边发展中经济体。二是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也使得依托各类资源的产品价格不断上涨。三是中国的制造业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这对环境与资源的破坏极大,长期来看发展成本居高不下。一些经济较发达的西方国家能够不断转变发展脉络、适时调整策略,从而使经济发展持续处于良性轨道之中。相比之下,中国的制造业不仅存在内部问题,也存在着激烈的外部竞争,应该说改革形势比较严峻。

2.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中国生产的产品,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和消费品,只是停留于简单设计与批量生产方面。在中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广大民众可供支配的收入不断增长,制造业所供给的产品如果继续维持在较低的层次上,就无法适应消费的新需求与新变化。这种消费偏好新的变化,势必要对消费的主体结构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前,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国民的温饱这一基本生存问题都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人们关于产品方面的需求也只是着眼于对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满足。然而,随着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消费的追求品位也相应提升,不仅对智能化、人性化及高技术含量和设计水准的产品有着期待,而且对精神方面的消费需要也相应提升了标准。在此背景下,低附加值、功能单一的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危机。

3.自主创新的能力偏差

自主创新能力差是中国企业的通病,这一问题的产生存在诸多原因。从外部看,改革开放的时间还不算长,市场化运行的机制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彻底完善。尤其在知识产权方面,我们保护得还很不够。关于知识产权的意识,还没能在人们的头脑中普遍树立起来,所以技术创新赖以存在的土壤原本就十分缺乏。从企业本身来看,具有专门研发能力的企业数量不多,许多企业甚至连专门的研发机构都未设立,模仿有余、创新不足。全球范围内的一些较知名的公司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在营业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都较大,这也是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性大企业的原因。中国多数企业和高校及科研机构间未能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得新产品与新技术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应用的进程受到阻碍,研发技术向实物成果转化效率低下。

4.世界知名品牌欠缺

提及名牌产品,许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三星、松下、西门子和苹果,这些品牌几乎成了韩国、日本、德国和美国制造的象征,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而作为制造业大国的我国,在较长的时间里并未有一个可以真正在全球范围内叫得响的品牌,让人们一提及该品牌即联系到中国制造。近年海尔与华为等在海外市场拓展的成功,为我国制造业产品跻身国际市场赢得了一席之地。但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著名品牌仍显欠缺,品牌建设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中国制造业当前主要问题分析

制造业需要借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历史机遇,实现转型发展与升级。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对产品与服务实施供给优化,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努力实现创新驱动,这就需要对产业结构加以改革,提升产业的整体质量。在对总需求进行有效引导的同时,将重点放在对供给侧的改革上,促进供给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此政府需要采取提升管制能力、放松管制范围与简政放权等政策手段。一些业内人士也提出,强化改革的市场取向,重视对供给侧进行调整,促进落后产能的有效化解,促进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进而使全要素生产率得以提升。经过多年的持续与快速发展,中国的制造业在规模上已经跃居国际前列,且竞争实力亦明显增强。作为制造业的大国,我们是当之无愧的;但制造业强国,我们仍有差距。同时,技术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虽有所提升,但是力度依然有限。具体情形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2014年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者R&D支出8318.4亿元,R&D支出强度为0.80%。而高新技术行业及其他新兴产业的R&D经费投入远远大于此规模。R&D经费投入最高的产业为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经费投入总额度为1252.5亿元,占R&D经费总量的15.0%,而超过500亿元的行业还包括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如果单纯从数字上看,似乎制造业的经费投入力度较大,但详加分析就发现事实并非如此。2014年,我国GDP总量是64.40万亿人民币,先不说整个制造业企业,只观察规模以上全部工业企业就会发现,R&D经费投入仅占GDP的约1.3%。从中不难看出,中国的R&D对GDP并未有较大的贡献,其基数与总量都比较低。

表1 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最多的10个行业及其投入强度

在图1中我们看到,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领域,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有着大强度的经费投入,其他行业投入有限。这就印证了制造业整体R&D投入水平的低下,从而使我国整体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投入的提升均受到严重制约。

从图2能够发现,从创新产出来看,中国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之中高技术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只在2013年始有回升的迹象,但其产出的结构不够合理。就全国范围内技术合同的成交额度来看,高技术成交额位居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之中的第三,额度为7469亿元,极大地促进成果的进一步转化;而战略新兴产业成交的额度为4080亿元,对GDP的贡献较小。高技术产品投放市场,合同签订状况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产品自身价格的最终实现。产品在此流通过程中充满许多不确定因素,为此必须在R&D经费投入上继续加大力度,并高度重视市场作用,进而促进成果的转化。

图1 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及其投入强度按行业分布

图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

中国制造业当中加工贸易是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在近年效果愈加不明显,且波动较大,这种不合理所反映的是制造业存在着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从表2中可以发现,航空航天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出口额度较低,分别不足52亿美元和110亿美元。相比之下,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已基本为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所霸占。这充分反映了我国制造业中的高技术产品发展极端不均衡的现状。加之供给端的产品不仅附加值低,而且技术含量低,更缺乏产品的高端性,难以对国内市场的需求予以有效满足,更遑论国际市场竞争。

表2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按技术领域分布

在技术改造能力方面,2015年11月份以前技改投资呈现出稳步提升的局面,投资总额8.45万亿元,同比提升14.7%,较2015年1—10月提升0.5个百分点。在工业总投资中,技改投资占42.5%,较2014年提升2.4个百分点,具体见图3所示。技术投资总量较低,技术进步对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表现明显。此种情况表明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革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图3 2014和2015年我国技术改造投资增长情况

当前我国产能过剩主要集中于电子与重工业领域。其中还有一部分为强过剩产业,如电子设备、计算机、通信设备、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化学纤维、化学原料、石油加工、燃料加工等。当前制造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研发投入过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凭借现代技术对传统产业实施改造虽然不断推进,但明显缺乏力度。制造业中,那些较关键的高技术产品对进口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在出口产品当中,相当大的比例为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由于位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的制造环节,我国产品附加值低便成为明显的特征。加之过剩产能涉及范围大,产品供给数量有余而质量不足,对高端产品市场需求无法予以满足……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严峻现实问题,因此,必须努力转变现有的制造业产业模式,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三、制造业重塑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策

(一)实现生产要素向自主创新和全球整合转变

产业发展的基石是生产要素,而改善与获取要素则是中国制造业实现转型的根本所在。未来制造业要求做到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及世界范围内的整合与升级转型。一是对少数领域在实施先模仿、后赶超的经营战略的前提下,既要提升模仿的效率,又要提升赶超的速度与水平。二是在持续进行产品引进的同时,提升装备引进的占比,以控股、参股和合作等形式逐渐实现由产品与装备的引进向知识引进的转变。在吸收与引进的过程中,开发替代能力更高的产品,实现由引进向开发和由开发向超越的转型。三是对重点领域和核心技术,投入力度应持续加大,特别在基础技术的投入上更要如此,使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使制造业真正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四是通过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获取人才、技术和知识,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提供更加充足的要素资源。五是对于分散的要素要系统地整合与集成,特别是对世界范围内的要素更要如此。对企业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要积极予以鼓励,要充分发挥市场、资本及核心技术方面的优势,整合全球范围内的资源。特别是对比较复杂的产品,更要以集成创新促进资源整合。通过系统集成来提升核心技术对制造业升级的巨大影响作用,充分发挥好整合集成之后单一要素所具有的乘数效应,以促进单要素所具有的优势向复杂集成要素转变。

(二)实现产品制造向产品创造和知识创造的转变

对要素进行整合与获取需经制造与生产环节才能实现,而制造采取何种模式往往成为关键。一是随着产业间跨界与融合的持续强化,每个产业均需要对不同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与整合并对制造模式进行创新,以便在新的格局之下改善与获取竞争优势。二是当人口红利已经减弱的情势下,中国必须促使传统制造业由成本领先向集中化与差异化方面进行调整。要注重制造水平与设计水平的提升,注重产品的个性化和生产质量,对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进行重新塑造,变“制造”为“质造”。三是强化新型比较优势的培育。对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新方法与新技术加以积极利用,对社会新的需求变化加以充分挖掘,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由“制造”向“创造”的新跨越。四是为将产品的创造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必须强化前沿与基础技术的研究,对现有技术与产品知识加以拓展和延伸,并和其他领域进行融合与交叉,据此创造新的知识。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与创造,使技术实现革命性的突破,为中国制造业在新技术领域与体系中占据制高点奠定坚实基础,进而形成由产品创造到知识创造。在此基础上,积极提供多层级、多元化制造平台,促进技术的转移与知识的扩散,综合提高立体化、差异性的制造能力。

(三)实现模块化、标准化产品向价值性、一体化产品的转变

制造业升级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产品转型。建立在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基础上的技术模仿,尽管对我国融入全球制造业短期内有利,并能快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制造业体系,但是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过低、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差等问题会影响我国制造业的中长期发展。

由此,未来制造业发展必须在依托已经形成的大规模生产优势的前提下,强化前沿技术的突破、生产技能的提高和生产工艺的改进,让传统制造业向技术与技能密集型产品转型升级。为此,中国制造必须努力抓住技术供给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实施产品转型。具体而言,就是以需求及供给的双重驱动促进功能性的规模化、标准化向价值性、一体化方向转型。在供给上,在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的同时,促使工业化与信息化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积极促进智能装备水平的提升和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升、改善产品的功能,通过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传感器及大数据等的有机整合加快制造业的发展和转型。从过去以制造产品作为核心内容,向提供丰富的服务、高度扩张性和延展性的产品转变。要通过提供整体方案,促使制造业产品从单一化和模块化向集成性和多功能的目标延伸。在需求上,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交易成本大幅降低,用户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被释放出来。过去那种功能性与标准化的产品已经不能有效地满足市场的各种新需求。制造业企业置身于充满着个性化与多样化需求的环境中,必须保持快速反应能力,实现产品由模块化、标准化向价值性和一体化方向转型。

(四)实现产业市场由“红海”向“蓝海”转变

能力的大小最终必须依靠实践来检验,中国制造业竞争能力也同样如此。中国制造业要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要注重培育新兴产业,一方面要注重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中国制造的市场由“红海”向“蓝海”的转变。必须提升或者保持我国传统制造业中的优势,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要不断提升其水平,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合理转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对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的转型进行重点扶持。为形成中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优势,必须加快前沿技术的发展。在“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必须突出强化高性能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新材料、农机装备、新能源及节能汽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高新船舶、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科研与开发。需要着重提出的是,中国制造业要以制定标准和技术引领,使自身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占据全球领先位置。要促进各种技术跨界融合,使之在新兴制造业中始终占领高地。要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使制造业不断发展和壮大。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制造挺进“蓝海”市场创造有利发展条件。

(五)实现科技创新由重点攻坚向全面推进转变

当前需要立足现有条件,对科技政策的延伸方面做出调整,由对重点实施突破,到全面推进创新。对重点项目和重点领域在科技创新上要予以大力扶持,特别是对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要运用政府资金进行扶持,以促进重点项目的辐射与关联效应的充分发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对社会各领域的创新予以普惠式的支持是基本前提。政府应将技术开发作为重点支持的内容,让对科研机构及企业在创新方面资金支持所产生的杠杆效应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要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及重点领域转型的共性需求,形成一大批工业科研中心和制造创新基地;要加大共性关键与行业基础方面的人才培训、成果转化与技术开发的力度。对制造业创新的管理、考核与遴选的程序与标准要重新制定与完善。按《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规划,至2020年建立起15家制造业技术研究基地,至2025年达到40家。通过对关键性技术的扶持,推进重大设施与科学研究的建设步伐,提升核心企业在系统集成方面的能力,以此促进价值链不断向高端进行延伸,促进技术创新由点到面新格局的最终实现。

(六)实现产业组织由促进集中向培育环境转变

当前,中国产业的发展是以提升企业经营规模和市场的集中度为政策实施目标。然而,网络社会的出现及其影响,使得以信息体验为内容的消费市场不断发展和壮大。企业作为产业间进行竞争的唯一承载体的地位已被打破,其市场的主体地位正悄然发生着改变。特别是一些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由市场的配角向市场的主角进行角色的变换。这在客观上要求对产业的组织政策加以调整,由注重规模效益的发挥和集中度的提升向产业组织生态环境培育的转变。

就政策方面而言,对产业原有的划分标准加以改变,强化中国新兴产业在不同产业网、产业链中的技术合作与联系,同时为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创造适宜条件。从政策配置的重点看,宜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到高技术企业中,促进这些企业在创新性、适应性与灵活性方面优势的进一步发挥。从政策支持与执行来看,宜强化并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要使这种服务体系呈现出高效与普惠的特征。要将各类商会、产业协会和其他市场中介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逐渐替代政府的直接管理,让政策的实施更加具有灵活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在政策的组织实施中,应着眼于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必须结合区域特征及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落后生产能力的消化过程予以支持,对落后产业由国内向国外转移进行扶持。

(七)实现区域政策由投资激励向环境优化转变

在政策引导上,要以服务和引导促使区域制造业快速升级与合理布局。在区域发展的主体功能区划和总体战略基础上,对市场空间、环境容量与资源能源进行综合考量,对重点行业进行布局规划,对重大的生产力布局进行优化调整。要使当前制造业各地重复建设的局面有所改变,对少数条件具备的区域建立制造业基地,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实现不同区域间制造业错位发展。对关乎中国制造业的商业模式、产品设计与技术路线进行培育与探索,把现有的营业税、增值税等间接税为主要内容的税收体系变成社会保险税、遗产税、房产税与所得税等直接税种,将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的行为加以弱化。同时,加强政府绩效评价机制的改革,让不同地区形成多元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让整个社会向着完善创业环境和创新环境等长远目标发展。

(八)实现开放政策由驱动增长向资源整合转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全球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一体化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市场进行整合。应把政策实施的重点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强化对高端人才和技术及重要装备的引进,从设备与产品的引进向知识、人才与装备的引进转变。鼓励中国制造走出国门,参与世界范围的竞争,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印证了我们在政治与经济、产业与企业等诸多层面所进行的实践是正确的、成功的。这些成就的取得同时也印证了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能简单照搬他国经验,要从本国的国情实际出发制定政策。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我国经济社会获得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石。在制造业转型的过程中,国家必须对产业发展尤其是转移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战略规划,尤其在政策上要充分发挥好宏现调控优势,使我国制造业能够抢占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机。中国制造业一方面要寻求规模的拓展,一方面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强化产业链的配置,使之更加合理。培育综合竞争和自主创新能力强大的制造业是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面对各种发展中的问题,必须更新思维方式、转变发展策略,真正抓住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推进中国制造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1]陈子璇,李佳蔓.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品牌创新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25(34):75—81.

[2]王佳茹.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22(5):38—42.

[3]沈坤荣,李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32(1):101—112.

[4]曾现锋.产业转型升级倒逼机制的作用机理及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35(7):56—58.

[5]马永斌,闫佳.产融结合与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33(3):78—83.

[6]李强.制造业结构调整与比较优势变迁:遵循或偏离[J].当代财经,2017,41(2):58—67.

[7]肖林,王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J].科学发展,2016,25(4):30—36.

[8]余东华,胡亚男,吕逸楠.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的技术创新路径和产业选择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15,36(4):36—45.

[9]于志晶,刘海,岳金凤,李玉静,程宇,张祺午.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5,38(21):98—102.

[10]刘海云,聂飞.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空心化效应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44(4):102—112.

F27

:A

:1007-905X(2017)07-0007-22

2017-04-10

2016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大项目(2016MSJ049)

1.余稳策,男,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对外直接投资、世界经济研究;2.张雪妍,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猜你喜欢

制造业转型产品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