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护理干预效果的临床分析
2017-09-08王玉姝
王玉姝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护理干预效果的临床分析
王玉姝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颅脑外伤;急诊护理;干预;分析
颅脑外伤是在外力作用下引起的一种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病情复杂,进展快,病死率高。因此,患者入院后应实施积极有效的紧急救治,护士应配合医师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方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治疗效果[1-2]。为此,笔者随机抽取近年来我院急诊就医的7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积极有效的紧急救治,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近年来我院急诊就医的7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积极有效的个体化个性化紧急救治,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在18~72岁,中位年龄49岁;从致伤原因看,高处坠落伤11例,交通事故伤20例,钝器伤4例。干预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在20~70岁,中位年龄48.5岁;从致伤原因看,高处坠落伤10例,交通事故伤21例,钝器伤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平均年龄和致伤原因比例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脑疝的早期发现和急救以及抗休克等对症好资料,必要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但两组患者给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同。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监测病情和生命体征,及时建立静脉通道,针对心理状态改变开展个性化心理护理。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呼吸道护理、补充血容量、预防颅内压、止血、预防脑水肿、高热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
呼吸道护理。颅脑外伤患者多数有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所以护士要将吸引器准备好,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呕吐物,必要时选择适合的吸痰管进行吸痰处理,以畅通患者呼吸道,避免和降低窒息的发生机会。吸痰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黏膜引发感染。吸氧是保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氧流量应控制在3~5 L/min,胸部重度创伤和深昏迷患者应使用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补充血容量。护士应遵医嘱尽早建立静脉通路,输入液体和血液以补充血容量,避免脑细胞死亡和休克的发生。
颅内高压的预防性护理。为避免患者出现颅内高压,护士应尽快为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道,遵医嘱静脉滴注250 mL 20%甘露醇溶液(0.5~1 h滴注完),或给予250 mL 10%甘油果糖(1~1.5 h滴完)。电解质紊乱者应用3%高渗盐水。
止血护理。为尽快降低出血量,护士应尽快止血包扎颅脑损伤处,必要时遵医嘱在伤后3 h内给予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以保证止血效果。同时清洁护理出血处皮肤,保留离体皮肤,采取措施避免感染的发生。
脑水肿的预防性护理。颅脑外伤患者常出现脑水肿。为避免脑水肿的发生,可遵医嘱给予10~20 mL醒脑静+250~500 mL 5%~10%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滴注。
高热护理。颅脑外伤可累及体温调节中枢发生中枢性高热,加重脑水肿,加速脑脊液分泌,提高颅内压。体温在40 ℃以上时,会降低体内各种酶类活性,脑代谢降低甚至停止。降温可降低机体代谢速度和脑细胞耗氧量,恢复脑细胞功能。一般应用冬眠药物加物理方法同时给予皮质激素的方法进行降温,较晚发生的感染性发热应给予敏感抗菌药物辅以物理方法进行降温。
心理护理。颅脑外伤起病较急,多数存在恐惧、害怕、焦虑等负面心态。护士应结合患者实际,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尽快稳定患者及其家属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救治工作。
1.3 观察项目:护理效果以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来表示,因此应观察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的例数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两组患者抢救成功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用绝对数和相对数表示,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比较:对照组患者中,24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68.57%;干预组患者中,32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1.43%。见表1。
卡方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1,P<0.05),干预组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对照组患者中,10例并发肺部感染,4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7例发生尿路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00%;干预组患者中,6例并发肺部感染,3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4例发生尿路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14%,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情况的比较
卡方检验表明,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6,P<0.05),干预组低于对照组。
3 讨 论
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绝对数量不断增长,建筑业等高空作业人数较多,相对应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高处坠落伤亦随之增加,颅脑外伤的发生机会呈现逐渐上升趋势[3]。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变化迅速,病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入院时急救和护理影响患者的预后,若不及时治疗,严重者易危及生命。因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和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切实保证治疗效果[4]。
应重视患者的院前急救治疗和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应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途中医疗监护和院内急诊强化救治,对于维持患者生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残障,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这要求医护之间密切配合,同时完成各项辅助检查和护理操作,尽量缩短伤后手术和脑疝发生时间,应将“急”突出在院前和急诊抢救过程中,做到分秒必争,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医护人员要按照基本救治原则,科学分工,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主动的配合医师开展抢救工作,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笔者随机抽取近年来我院急诊就医的7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积极有效的紧急救治,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前组实施常规护理,后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呼吸道护理、补充血容量、预防颅内压、止血、预防脑水肿、高热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68.57%,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00%;干预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1.43%,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14%,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保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的发生,有效降低脑水肿、脑疝、休克的发生概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稳定患者及家属负面心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活动,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积极救治颅脑外伤患者的同时,给予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1] 严红柱.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 2013,21(11):127.
[2] 栗艳红.重症颅脑外伤的急诊护理措施[J].吉林医学,2012,33(16): 3524-3525.
[3] 周娟.严重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27(27):22-23.
[4] 袁静.颅脑外伤急诊抢救给予系统监测的护理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0):122-123.
R473.6
B
1671-8194(2017)22-02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