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溶栓在急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
2017-09-08郭晓雪
郭晓雪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44)
阿替普酶溶栓在急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
郭晓雪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44)
目的就阿替普酶溶栓在急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接收诊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所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手段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溶栓中推行临床护理路径,就两个组别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DS评分(17.3±4.1)分、SAS评分(23.1±2.1)分相较于对照组(36.8±7.9)分、(43.2±5.7)分显著更低(P<0.05);研究组护理后NIHSS评分(9.1±3.9)、barthe指数(74.1±18.9)相较于对照组(19.1±6.9)、(53.2±15.9)显著更优(P<0.05)。结论阿替普酶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护理效果满意,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临床护理路径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接收诊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旨在为临床基于不同护理手段干预效果对比的阿替普酶溶栓在急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研究开展提供相应参考,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时间段我院接收诊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用以开展本次研究,依据所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手段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中,男29例,女21例;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55.1±7.6)岁。对照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54.8 ±7.5)岁。两组被试对象均经由影像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不存在意识障碍,且年龄、病情、病程等健康指标无差异,均衡性具备研究对比价值。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阿替普酶治疗,静脉注射,0.9 mg/kg,其中10%于起初1 min内静脉注射,剩余90%于60 min内静脉持续泵入。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手段开展接诊及护理,分别通知对应科室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检测、构建静脉通道、全面检测及药物准备等。研究组推行临床护理路径:①患者一经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全面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包括监测心电图、血压,偏瘫、失语与否,确保静脉通道通畅,取对应血液标本开展化验研究,将患者病情转变情况上报医务人员等。②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分不同阶段对患者开展多元健康宣教。如,初入医院时健康宣教,住院治疗期间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文化水平、年龄层次等内容差异制定针对的护理方案;此外,还应当强化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缓解患者产生的负面心理情绪,对患者合理要求予以尽可能地满足,并为患者做一系列相关检测提供积极帮助。向患者介绍其患病状况,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针对健康宣教,临床护理应当注重保护患者隐私,以热情的服务、娴熟的职业技能帮助患者树立强有力战胜疾病的信息。③阿替普酶溶栓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栓塞治疗后,应切忌碰触患者、降低动静脉注射次数,进而避免患者局部出血、损伤。溶栓后30 min切忌置于导尿管。
1.3 观察指标:100例患者分别接受两种不同护理干预后,就两个组别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NIHSS、神经功能情况barthe指数进行观察对比,将各项研究获取数据纳入进研究制表中,利用电子计算机软件开展统计学处理[1]。
1.4 统计学分析:采集并综合两组研究所得数据,通过电子计算机经由统计学软件SPSS 15.00开展数据统计处理,通过百分比(%)、±s)对计数数据开展描述,研究组与对照组相互数据对比采取卡方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统计分析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SAS评分对比:研究组护理后SDS评分(17.3±4.1)分、SAS评分(23.1±2.1)分相较于对照组(36.8± 7.9)分、(43.2±5.7)分显著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SAS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评分、SAS评分对比,分)
注:*两组护理后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组例护理前后SDS评分SAS评分研究组(n=50)护理前42.1±5.953.2±12.4护理后17.3±4.1*23.1±2.1*对照组(n=50)护理前43.8±6.152.9±12.5护理后36.8±7.9*43.2±5.7*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及barthe指数对比:研究组护理后NIHSS评分(9.1±3.9)、barthe指数(74.1±18.9)相较于对照组(19.1±6.9)、(53.2±15.9)显著更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及barthe指数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及barthe指数对比
组别例数NIHSS评分barthe指数研究组509.1±3.974.1±18.9对照组5019.1±6.953.2±15.9t值-8.476.92P值-<0.05<0.05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的关键是尽可能早地使血管再通。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得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获批,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预后。溶栓试验荟萃分析呈现,阿替普酶使用效果受其使用时间因素重要影响,由此表明在溶栓治疗期间护理干预特别关键[2]。
阿替普酶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护理构建起了融洽的医患、护患关系,缓解了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对护理治疗予以积极配合[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SDS评分(17.3±4.1)分、SAS评分(23.1 ±2.1)分相较于对照组(36.8±7.9)分、(43.2±5.7)分显著更低(P<0.05);研究组护理后NIHSS评分(9.1±3.9)、barthe指数(74.1±18.9)相较于对照组(19.1±6.9)、(53.2±15.9)显著更优(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王凤英等[4]陆佳南等[5]报道的观点基本相符。
总而言之,阿替普酶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护理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1] 聂德云,熊涛,李强,等.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12例[J].医药导报,2015,34(3):338-340.
[2] 孙永兴,刘玉祥,张凝远,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28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15):2120-2121.
[3] 杨勇,余时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及康复效果评价[J].激光杂志,2014,35(5):88-89.
[4] 王凤英,焦河,李丹,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12):1194-1196.
[5] 陆佳南,许莉.阿替普酶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急诊溶栓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2):106-109.
R473.74
B
1671-8194(2017)22-02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