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81例变应性鼻炎尘螨检测结果分析与护理对策

2017-09-07梁少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9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护理对策

梁少颖

【摘要】 目的 分析东莞毛织工作人员变应性鼻炎(AR)患者尘螨检测结果, 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281例有变应性鼻炎症状的患者行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分析尘螨检测阳性率, 比较毛织工作人员与非毛织工作人员阳性反应的差异。结果 281例患者中, 148例尘螨点刺试验结果阳性, 阳性率为52.7%。其中毛织工作人员阳性率为65.1%, 非毛织工作人员阳性率为 45.1%。尘螨检测结果以强阳性为主。男性对尘螨过敏几率比女性高。结论 尘螨是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主要致敏原, 通过了解变应原, 从原因上进行防治, 是防治变应性鼻炎最有效的方法。建议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对尘螨过敏者及早行脱敏治疗, 改变生活习惯、工作环境;而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 对减少患者发作次数、减轻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护理对策;毛织工作人员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9.104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 AR)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慢性疾病[1]。变应性鼻炎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 但此疾病病程长, 经常发作, 明显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及休息。因此进行有效护理干预, 减轻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 提高其生活质量尤为重要。现分析2016年8~11月在本院就診的28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尘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检测结果, 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8~11月在东莞市大朗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患者人群中选择:年龄18~65岁, 具有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症状, 鼻黏膜苍白、水肿;诊断符合2015年天津会议《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变应性鼻炎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的患者, 2周内没有使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者;停用抗组胺药物>3个药物半衰期以上者;未合并多种急慢性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者;既往未行特异性脱敏治疗者。符合以上条件的患者共281例。其中毛织工作人员106例, 非毛织工作人员175例。

1. 2 方法 皮肤点刺试验前了解患者近1周内药物使用情况, 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 是否有行特异性脱敏治疗, 判断患者是否属于高敏体质, 检查检测点刺部位皮肤情况, 避免在患有皮肤病、瘢痕、受伤皮肤上进行点刺。检测室备齐相关抢救物品以便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点刺方法:点刺试剂采用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患者取坐位, 一手臂伸直平放, 用生理盐水在掌侧清洁皮肤, 将点刺液按:阳性对照液、阴性对照液、尘螨点刺液的顺序滴上3种点刺液, 每种滴1滴, 两滴间距>2 cm, 绷紧皮肤, 使用一次性点刺针刺表皮, 使用少量点刺液渗入皮肤, 每滴刺1针, 禁止重复点刺及点刺针重复使用, 以免影响点刺结果的判断, 点刺时以刺破皮肤为宜, 并且要避开血管, 避免点刺眼出血。

1. 3 评定标准 点刺完毕15~30 min后, 判断检测结果, 点刺结果是根据尘螨风团面积与阳性风团面积比值大小判断:阴性:≤1/4或≤阴性风团面积(比值为阳性对照为丘疹<25%或与阴性对照相同者为“-”)。阳性:>1/4, 且>阴性风团面积(比值为阳性对照丘疹26%~50%者为“+”;比值为阳性对照丘疹51%~100% 者为“++”;比值为阳性对照丘疹101%~200%者为“+++”;比值为阳性对照丘疹>200%者为“++++”)。

2 结果

2. 1 人口学分析 在28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 148例尘螨点刺试验结果阳性, 阳性率为52.7%。106例毛织工作人员中, 69例尘螨点刺试验结果阳性, 阳性率为65.1%;175例非毛织工作人员中, 79例尘螨点刺试验阳性, 阳性率为 45.1%。

2. 2 阳性结果分析 148例尘螨检测结果阳性患者中:检测结果(+)的患者29例、占阳性患者的19.6%, 检测结果(++)的患者30例、占阳性患者的20.3%, 检测结果(+++)的患者16例、占阳性患者的10.8%, 检测结果(++++)的患者73例, 占阳性患者的49.3%。以强阳性(++++)为主。

2. 3 性别分析 本组144例女性患者中, 阳性患者有70例, 占女性患者的48.6%;137例男性患者中, 阳性患者有78例, 占男性患者的56.9%。

3 护理对策

3. 1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变应原引起的一组疾病, 常见的有慢性荨麻疹、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花粉症等, 通过了解变应性疾病的变应原, 从原因上进行防治, 是防治变应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2-5]。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是一种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简便、快捷、高度特异性的方法, 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6-9]。建议变应性鼻炎患者均进行变应原点刺试验, 向患者讲解变应原点刺试验的必要性, 使得患者积极配合进行检测试验。

3. 2 脱敏治疗 对于尘螨过敏的患者建议及早行脱敏治疗, 本组148例阳性患者中, 有55例患者已经在进行脱敏治疗, 经过调查了解, 大部分患者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症状均得到改善。

3. 3 健康宣教 患者应保持居家环境清洁干燥, 常开门窗通风, 房间避免铺地毯, 衣物、被子常清洗, 在阳光下爆晒;毛织工作人员应带口罩上班, 毛织厂应定期进行环境清理, 每个工作坊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 夏天空调环境下要保证足够的通风设施, 并定时开门窗, 保证空气流通, 以减低尘螨的分布, 较少发病的几率[10-12]。

4 讨论

4. 1 检测结果特点 东莞市地属亚热带地区, 特别适合尘螨生长, 东莞市大朗镇是国际毛织产品的生产和集散地, 有近万家毛织行业企业, 从业人员10多万人, 每年在本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达上千人, 其中毛织人员占较高比例。本组患者粉尘螨点刺试验阳性者占52.7%, 结果显示:尘螨是东莞市大朗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变应原;在毛织工作人员与非毛织工作人员尘螨检测结果阳性对比发现:毛织工作人员阳性率为65.1%, 非毛织工作人员阳性率45.1%, 说明从事毛织工作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最主要的致敏原是尘螨, 由于毛织产品是尘螨滋生的好地方, 加上毛织厂机器长期运作产热, 多数毛织厂工作环境差、地方小、工作人员多、毛织产品多等原因助长尘螨的生长。endprint

4. 2 检测阳性强度特点 强阳性(++++)患者占阳性患者49.3%, 在尘螨阳性病例中, 多数表现为强阳性, 其处于高度敏感状态, 微量致敏原吸入便可导致明显临床症状。

4. 3 检测阳性性别特点 男性阳性率56.9%, 女性阳性率48.6%, 可见男性对尘螨过敏几率比女性高。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变应性鼻炎的好发人群越来越广泛, 有资料统计, 变应性鼻炎在我国的患病率近30年显著增加, 由最初局部地区报告的0.5%左右到现在多地区报告的8.0%~21.4%[13, 14]。变应性鼻炎流行增加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推测与环境因素、个体基因变异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因此, 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 对减少患者發作次数、减轻症状及提高毛织工作人员的生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 天津).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 51(1):6-24.

[2] 韩光香.352例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中国疗养医学, 2015, 24(12):1248-1250.

[3] 高娟, 吴国华, 常璐璐, 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人的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检测及护理.护理研究, 2013(33):3793-3794.

[4] 韩德民, 张罗, 黄丹, 等. 我国11个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调查.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42(5):378-384.

[5] 苏芳, 孟庆翔, 谢景华. 儿童与成年人变应性鼻炎尘螨皮试与血清检测结果分析. 中国热带医学, 2011, 11(1):64-65.

[6] 孟庆燕. 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与护理措施.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6):486-487.

[7] 魏欣, 符征, 林霞, 等. 尘螨过敏变应性鼻炎皮肤点刺试验与血清特异性IgE的对比.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8):404-406.

[8] 邝立, 冯惠玲, 谢冰斌, 等. 变应性鼻炎尘螨疫苗治疗脱落原因分析. 广州医药, 2011, 9(5):304-305.

[9] 侯穗波, 刘明, 张伟, 等. 深圳特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螨与蟑螂过敏原体外检测与分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5):91-94.

[10] 彭晓林, 孙沛湧, 时文杰, 等. 天津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尘螨过敏特点分析.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17):932-934.

[11] 蔡灿辉, 徐杨斌, 朱忠寿. 影响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28):142-144.

[12] 江万进, 纪东, 桂晓钟. 小儿变应性鼻炎症状与尘螨特异性IgE及家居环境尘螨变应原含量相关性分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6, 23(1):41-43.

[13] 吴瑜丹, 赖荷, 王艳明, 等. 变应性鼻炎变应原体内、体外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 现代医院, 2016, 17(6):1624-1626.

[14] 翁文红, 陆冬凌. 小儿变应性鼻炎粉尘螨检测与脱敏治疗.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4):142-143.

[收稿日期:2017-03-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炎护理对策
变应性鼻炎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分析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从寒郁少阳辨证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不同疗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螨过敏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儿的疗效观察
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气道炎症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