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作用的研究
2017-09-07卢佩兰
卢佩兰
【摘要】 目的 评价心理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36例老年PSD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 且针对每例患者心理给予个性化开导。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6周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HAMD躯体性、精神性评分以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6周后两组HAMD躯体性、精神性评分以及总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16周后观察组精神性评分为(5.10±2.42)分、总评分为(9.16±3.43)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7.44±4.20)、(12.01±3.56)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PSD患者开展心理干预,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心理护理;老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9.090
脑卒中又称中风, 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约为(70~80)/万, 已成为居民死亡的首位病因, 因动脉硬化、高血压的疾病发生率上升, 脑卒中的发病率快速上升[1]。近年来, 脑卒中的急诊急救水平明显提高, 微创治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脑卒中存活患者激增, 脑卒中治疗的重点放在了脑卒中康复、并发症的防治上。PSD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 发生率约为40%~50%, 重度抑郁占15%[2]。PSD危害较大, 与肺炎、运功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与后遗症关系密切, 影响患者依从性。PSD的发生与生理、病理、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 对于康复期的PSD, 社会环境因素可能发挥关键作用, 患者对病后生活的不适应、负面情绪可能是PSD发生的主要原因[3]。故理论上, 治疗PSD不仅仅需要用药治疗, 还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医院以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老年科收治的PSD患者36例入组, 评价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老年科收治的PSD患者入组。纳入标准:①采用HAMD诊断为PSD, 达到中重度抑郁标准, 需要干预治疗;②进入康复期;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原发性认知精神障碍;②原发抑郁症;③精神病史;④拒绝参与研究;⑤血管性痴呆;⑥进展性脑卒中;⑦无法获得随访。退出标准:①出现其他可能导致急性心理应激的不良事件, 如车祸;②康复期, 出现严重的内科并发症, 再次住院者;③失访。入选对象共36例, 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60~89岁, 平均年龄(75.6±10.6)岁;
病程14 d~4.1个月, 平均病程(1.8±1.0)个月;发病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11.6±2.6)分;进入康复期(4.3±1.1)d。有下肢运动功能障碍26例。均不同程度依赖他人照料。卒中类型:缺血性卒中20例, 出血性卒中16例;发病部位:左侧20例, 右侧16例;合并症:合并糖尿病4例, 高血压20例, 脑动脉狭窄24例, 高脂血症22例, 高尿酸血症3例。有抑郁家族病史2例。受教育时间(3.8±1.4)年。居住情况:独居1例, 与配偶居住20例, 同子女与配偶居住15例。3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18例。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指导患者用药、饮食和生活起居等基本护理。
1. 2. 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2. 2. 1 健康教育 ①進行有关于PSD知识的宣教, 详细告知PSD的危害, 让患者认识到控制自身情绪的重要性, 了解患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脑卒中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与经济负担、担心复发、自理能力下降、社交减少等有关。②帮助纠正错误认识, 需要针对性的干预, 纠正错误认识, 如针对自理能力下降问题, 向患者强调自理能力是可以恢复的, 想要恢复自理能力, 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面对的问题, 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能, 而不是自怨自艾, 认识到抱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做好康复训练, 提高自身依从性, 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③邀请成功患者现身说法, 让患者认识到复发、运动功能下降等问题是可以克服的。
1. 2. 2. 2 重视理论指导下的心理护理 根据“六情学”、“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不内外因”等理论, 重视七情的管理, 重视情绪的宣泄, 明确向患者表示若出现不良情绪, 不要憋在心理, 应主动述说, 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 采用恰当的方式宣泄[4]。在沟通过程中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 通过沟通, 帮助患者逐步采用积极的信念替代消极的信念, 如对于担心康复问题, “这是我第三次中风了, 估计是好不了了”, 护士应从帮助患者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 如“您现在状态还不错, 中风都比较轻, 还是您底子比较好啊”。
1. 2. 2. 3 重视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①建立病友会, 让患者互相交流, 进行自我鉴定, 从对方的现状中认识到自身的状态, 鼓励病友间相互支持[5, 6]。②要求家属多陪伴、多鼓励、多支持, 不要抱怨, 更不要打骂, 和声细语, 不要提及负面信息, 如住院花费, 减轻患者的病耻感。③出院后, 开展延续性护理, 通过电话等方法干预, 重视提高患者家属的沟通能力, 如对于患者担心的康复问题, “看来这腿脚是好不了了”, 家属不应沉默以对, 也不能简单的进行“不要担心”, 而是重视倾听, 表示能够感受患者心情, 让对方感觉到自己重视其情感, 重视治疗性沟通, “明天我们多做些康复, 你看怎么样”。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6周后的HAMD评分。endprint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Kolmogorov-Smirnov法进行正态分布检验, 服从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HAMD躯体性、精神性评分以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6周后两组HAMD躯体性、精神性评分以及总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16周后观察组精神性评分为(5.10±2.42)分、总评分为(9.16±3.43)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7.44±4.20)、(12.01±3.56)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普遍认为PSD的发生与遗传、家庭社会环境、病理改变等因素有关, 对于急性期以及缓解期发生的PSD, 疾病可能起到主导作用, 病变导致控制情绪相关通路信号失常, 从而引起抑郁[7-10]。但进入康复期后, 自身对病后生活的不适应, 成为心理应激源, 是导致PSD的发生、进展的主要原因。为此, 观察组在用药治疗的基础上, 重视治疗沟通, 进行知信干预, 进行行为心理疗法, 重视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认识到PSD与康复之间的关系、增强身心协调性为主要目的。通过提高患者对PSD的认识水平、重视程度, 自觉的开展情绪的控制, 通过心理行为疗法, 从而采用运动宣泄情绪, 改善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功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16周后两组HAMD躯体性、精神性评分以及总评分均低于干预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16周后观察组精神性评分为(5.10±2.42)分、
总评分为(9.16±3.43)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7.44±4.20)、(12.01± 3.56)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理护理确实可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问题, 增强康复信心, 特别是在改善精神性抑郁症状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有助于减轻患者认知障碍、阻滞、绝望感的, 对于预防患者自伤、自杀行为, 控制激越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对PSD患者开展心理干预,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高一鹭, 王文志. 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4):337-340.
[2] 李莹, 李光校. 中国脑卒中患者抑郁患病率meta分析. 中国公共衛生, 2015, 31(7):968-972.
[3] 左群, 甄琦, 蔡耘, 等. 既往生活方式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研究.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5, 19(3):236-239.
[4] 谭远军, 王恩, 张鹏翀, 等. 空气负离子时空变化及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2013(9):208-211.
[5] 张学领. 长期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5, 45(1):73-77.
[6] 贾金兰, 顾桂英, 曾德志, 等. 认知心理护理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作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29):3272-3273.
[7] 王秋菊. 心理护理在卒中后抑郁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29):323-324.
[8] 梁红梅, 陈婷, 唐景芳, 等. 心理护理干预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 34(4):74-75.
[9] 李瑞娟. 心理护理对卒中后抑郁症的干预作用.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36):8892-8893.
[10] 孙玉村, 张全爱. 心理护理在卒中后抑郁康复中的应用. 医学信息, 2012, 25(8):321.
[收稿日期:2017-03-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