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9-07陶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0期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

陶锋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9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观察组行经皮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 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术后随访1年, 采取Baird-Jackson评分标准对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相对减少, 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缩短, 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 观察组优良率为89.4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8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经皮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 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经皮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0.038

踝关节骨折多由创伤所致, 好发于青中年人群。一般症状较轻的骨折患者多采取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 而严重骨折移位或无法手法复位的患者, 需采取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患者创伤大, 术后易发生踝关节僵硬、内固定断裂、松动、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1]。而经皮微创复位内固定可有效弥补切开复位内固定存在的不足, 能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故本院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9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经皮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 并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作对照, 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3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2]:经X线及CT检查确诊, 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有踝关节疼痛、肿胀症状;均具备手术指征;入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压缩性骨折;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9例。对照组男12例, 女7例, 年龄20~65岁, 平均年龄(38.4±9.1)岁;受伤至就诊时间2~18 h, 平均时间(6.4±4.2)h;受伤原因:车祸伤11例, 重物砸伤5例, 坠落伤3例;根据Weber-AO分型:A型7例, B型8例, C型4例。观察组男11例, 女8例, 年龄21~65岁, 平均年龄(38.9±9.2)岁;受伤至就诊时间2~19 h, 平均时间(6.5±5.3)h;受伤原因:车祸伤11例, 重物砸伤6例, 坠落伤2例;根据Weber-AO分型:A型7例, B型9例,

C型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至就诊时间、受伤原因、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观察组 患者行经皮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 采取硬膜外麻醉,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 采取手法复位联合点式复位钳复位的方式, 对踝骨折进行复位固定, 随后在C型臂X线透视下于腓骨远端作一切口, 长约为0.5 cm, 置入2枚克氏针, 操作完成后, 行经皮空心螺钉固定, 外向胫骨拧入1枚可吸收螺钉, 若出现骨折块旋转改变情况, 则再次拧入1枚空心螺钉, 固定完成后, 再次行X线检查, 观察踝关节是否复位, 闭合切口, 并进行包扎处理。

1. 2. 2 对照组 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采取硬膜外麻醉,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 于踝关节外侧作一切口, 长为8~10 cm, 复位满意后, 置入腓骨远端钢板, 6~8枚螺钉内固定, 随后于踝关节内侧作一弧形切口, 长为3~4 cm, 复位满意后, 用可吸收螺钉固定, 术中注意避免对骨折区及周围软组织的破坏。两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3 d, 术后2~3 d嘱患者在床上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对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术后随访1年, 采取Baird-Jackson评分标准[3]对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总分100分, 优:≥95分;良:90~94分;可:80~89分;差:<80分, 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相对减少, 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术后随访1年, 观察组优良率为89.4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8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出现1例踝关节僵硬, 占5.26%;对照组出现2例踝关节僵硬, 2例内固定锻炼、松动, 2例骨折延迟愈合, 占31.5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 P=0.0009<0.05)。

3 讨论

近年, 随着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 踝关节骨折的发病率有所升高, 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需及时诊治。临床一般对症状较轻的踝关节骨折采取手法复位治疗, 但对踝关节出现严重移位的患者, 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4]。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应用可帮助患者复位骨折, 但该手术创伤大, 会破坏骨折周围的软组织, 不仅延长患者骨折愈合时间, 且术后并发症多, 疗效较局限。而经皮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作为一种微创术式, 对踝关节骨折区域血液供应的破坏程度相对较低, 可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5-8]。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相比较, 采取经皮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后, 患者出血量明显减少, 手术时间缩短, 且骨折愈合时间较短,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术后随访1年, 其优良率高达89.47%, 这与冯青等[9]报道结果相似。鲜文峰[10]研究表明, 对踝关节骨折采取经皮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后, 患者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06%。上述研究结果表明, 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采取经皮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更有优势。

综上所述, 对踝关节骨折采取经皮微创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 能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 且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翔, 王欣, 夏良政, 等. 不同内固定方式对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 20(3):16-17.

[2] 易平, 张战和, 李海涛, 等.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 中国医学创新, 2012, 7(35):39-40.

[3] 相小刚.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效果观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 23(1):114-115.

[4] 冯青, 许效坤, 曹希武, 等. 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98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12(2):168-170, 174.

[5] 胡江华, 陈中.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浙江创伤外科, 2014, 19(5):727-728.

[6] 汪翔, 汪鑫.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世界中医药, 2016(B03):1515.

[7] 叶圣昭, 冯永增.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浙江创伤外科, 2015, 20(5):971-973.

[8] 叶超, 洪建军, 郑亦静, 等. 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MIPO)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 29(8):

788-790.

[9] 冯青, 许效坤, 曹希武, 等.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 创伤外科杂志, 2011, 16(6):520-523.

[10] 鲜文峰.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 中国实用醫药, 2016, 11(23):66-67.

[收稿日期:2017-03-31]endprint

猜你喜欢

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要点分析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的临床治疗及效果评估
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
经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临床研究
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可吸收螺钉与空心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对比
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疗效
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16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