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与CT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比较研究
2017-09-07赵征
赵征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颈动脉超声与CT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方法 选取2016年1月~3月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1周内分别对患者实施颈动脉超声与CT造影(CTA)诊断,并以MRI检查作为最终诊断依据,分析比较超声与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度。结果 以MRI诊断结果作为最终标准,颈动脉超声与CT造影检查的患者在颈动脉无/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完全闭塞的分级诊断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与CT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且这两种技术均具有简单、快捷、无创等优点,单独应用与联合应用均可行。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超声诊断;CT造影诊断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5..01
脑卒中是中老年群体高发疾病之一,因颈动脉狭窄所引起的脑卒中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5%左右,因此早期进行颈动脉狭窄检查很有必要。目前,临床多采用超声、CTA、MRI进行诊断。在该病的前期检查中对于操作快速、便捷、无创、安全的超声检查与CTA技术的使用最为普遍,但超声与CTA技术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准确分级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论证这两种诊断技术的应用优势,以采取最佳检查方案,也是临床所关注的重点[1]。本文就对颈动脉超声与CT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3月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4.2±8.16)岁;包括脑梗死患者25例,短暂性缺血性发作患者11例。
1.2 方法
两组颈动脉狭窄患者均在1周内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CTA)、MRI检查,已排除有相关检查禁忌证者。
(1)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仪,探头频率为70 MHz,指导患者平躺下,对患者的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动脉分叉进行超声检查。
(2)CT血管造影: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螺距1∶1,层厚1.25 mm,扫描范围由主动脉弓到颅顶。定位颈椎后,经肘前静脉注射50 mL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30 mL生理盐水,延迟8 s后进行自动追踪触发扫描。扫描图像传至PHILIPS工程站进行减影、重建分析。
(3)MRI:采用高分辨MRI(3.0 Tesla)全身MRI扫描仪与颈动脉专用相控阵表面线圈,先行3D TOF-MRA图像采集,三维重建;再行横轴位扫描与斜矢状位扫描。
1.3 评价指标
颈动脉狭窄程度按照百分率进行计算,包括无狭窄、轻度狭窄(0~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完全闭塞(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MRI检查结果作为最终诊断标准,超声检查与CTA检查应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以MRI检查结果作为最终诊断标准,比较颈动脉超声与CT造影的诊断准确率,两组在无/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完全闭塞的分级诊断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临床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检查方法诸多,其中DSA检查属于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但DSA属于一种有创的介入造影检查,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有些患者对该检查方法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2]。除此之外,颈动脉超声检查、CTA、MRI检查也属于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颈动脉超声、CTA、MRI三种方法均属于无创检查,但比较而言,前两种检查方法的操作更为简单、方便,患者比较容易接受。其中,超声检查可实时观測患者血流状况,对斑块性质有客观了解,且价格低廉,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案。CTA检查对血管狭窄及周围组织可明显显示,检查结果更为可靠[3]。而MRI检查虽然能准确提供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特征信息,但检查费用较高于前两种方法,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并不广泛。本次研究发现,以MRI检查作为标准,颈动脉超声与CTA两种检查方法对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方面均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也肯定了这两种检查的价值。
综上所述,颈动脉超声与CT造影对诊断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的准确度无显著差异,均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可以互补、联合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 强,王树贤,张立霞,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的准确度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8):673-676.
[2] 陈卓坚.16层螺旋CT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3):539-543.
[3] 沈德娟,孙 骏,叶 靖.血管超声与64排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24):11175-11178.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