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
2017-09-07吴元元
吴元元
【摘要】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48例为本次观察对象,均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针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病患不良情绪,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舒适护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用
【中圖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5..0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患于治疗同时行舒适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况,有利于其疾病治疗及恢复。本文就此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48例为本次观察对象,所选患者的疾病首发症状均为突发性胸背部剧烈疼痛,且伴有不同程度高血压,于临床采取带覆膜支架紧急腔内修复手术治疗后病情均基本稳定。后采取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为(60.23±12.41)岁;观察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47~9岁,平均年龄为(60.15±12.34)岁。经对比分析可知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护理措施有健康教育、心理指导、饮食护理等。
观察组:于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对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包含环境护理、生理护理、心理护理及药物护理等方面内容。
1.3 观察指标
通过采取焦虑自评量表(即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进行对比分析,量表均行百分制,若病患的所给评分越高则表示其焦虑、抑郁状况约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 采取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统计对比可知,经相应护理措施后两组病患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评分下降更为显著,且护理后其SAS、SDS评分均显著更低(P<0.05)。见表1。
3 讨 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疾病较为复杂,临床病死率较高,多伴有胸腹部疼痛及休克等临床症状,影响病患的身心健康同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保障,效果[1]。而除基础护理之外,行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患痛苦及不良情绪,对于疾病预后及恢复有积极功效。
临床针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时,具体护理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环境护理。将病患安置于安静、整洁的病房,合理摆放各种检测及治疗仪器。多人病房可采用布帘进行遮挡以保证病患隐私[2]。同时需保证病房内空气流通,并维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医护人员及家属在病房内时需轻声说话,行动轻柔,减少噪音的产生。白天可通过播放轻音乐转移病患注意力,同时使患者放松身心,减轻心理压力。第二,疼痛护理。患者多会出现疼痛症状,需根据病患的具体夹层撕裂部位及疼痛放射方向评估其具体疼痛程度。同时耐心倾听病患倾诉,对病患解释疼痛的产生原因,指导病患直面疼痛以及改善疼痛的方式。另一方面,可根据病患具体情况指导其进行适量运动以增强其自身免疫力[3]。第三,心理护理。对于突然发作或剧烈疼痛情况,病患多会出现焦虑空恐惧心理,这不利于病患的疾病治疗及恢复。在对患者进行有效止痛的同时,需给予病患精神安慰,通过解释疼痛原因、耐心倾听病患宣泄、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转移病患注意力等方式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4]。第四,药物护理。指导病患谨遵医嘱行药物治疗,同时对病患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若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药物调整或停药处理。
综上可知,采取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避免影响病患疾病治疗效果,可根据具体临床情况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夏 晴.舒适护理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6):38-39.
[2] 吴志英,裴 祺,努力古·吾甫.等.舒适护理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773-1775.
[3] 詹惠敏,袁 静,陈新梅,等.系统护理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 2514-2515.
[4] 焦 芬,刘 昉.系统化护理管理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226-2227,2407.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