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整合案例分析

2017-09-07吕兴辉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案例分析校本课程

吕兴辉

摘要:“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整合案例研究”是我校承担的2016年度全国科学教育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组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搜集到的案例进行研究。《走进科学》是案例之一,通过对案例的学习与研讨,课题组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而对其整合技术做出重点分析。

关键词:校本课程 课程整合 案例分析

“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整合案例研究”是我校承担的2016年度全国科学教育研究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KXJY2016A03008),课题自2016年10月实施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在周边县市区中学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搜集有关用于课程开发的课程整合案例。《走进科学》是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中学开发的校本课程,它把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及热点问题进行整合,渗透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内容,开发出极具现实意义和充满生活气息而又不乏教育意义的学校课程(校本课程)。本文力求多角度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名称】走近科学

【案例属性】整合式校本课程(即:基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整合)

【开发单位】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初级中学

【案例呈现】校本课程

【案例提要】

第一编:科学研究概述

第二编:科技前沿

第一节:阿波罗登月;第二节:磁铁影响人类行动让“右撇子”瞬间变成左撇子;第三节:39亿年前太阳系猛烈轰炸为地球带来生命元素;第四节:我们超导这些年;第五节:霍金带你寻找第四维空间探索如何穿越时空;第六节:中美洲国家开发火山热能发电以期减少石油依赖;第七节:验证爱因斯坦相对论住得越高或老得越快;第八节:日本公司构想疯狂奇招用潜艇减弱台风力量;第九节:2010年为何地震频发?专家解读“地球末日危机”;第十节:卫星扫到地球巨大伤口 全球最大钻石坑曝光。

第三编:我们身边的科学

第四编:科技制作

第五编:科学畅想

【案例整合范围】

1.天文学——第二编第一节(部分)、第三节(部分)、第五节(部分)

2.地理学——第二编第三节(部分)、第六节、第八节、第九节、第十节

3.生物学——第二编第二节(部分)、第三节(部分)、第七节(部分)、第三编(部分)

4.物理学——第二编第一节(部分)、第二节(部分)、第四节、第五节(部分)、第七节(部分)、第三编(部分)、第四编(部分)

5.化學——第二编第四节(部分)

6.数学——第二编第五节(部分)、第八节(部分)

7.科学探究方法学——第一编

【整合关键词】

1.天文学——月球、太阳系、小行星碰撞事件、宇宙、银河系

2.地理学——“熔化岩石池”、赤道、怕卡亚火山、台风生成、地震、太平洋与北美板块、“欧亚地震带”、所罗门群岛、琉球群岛、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

3.生物学——颅骨、大脑皮层、神经元、单细胞有机生物、地衣、微生物、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生物进化、瓢虫、动植物的保护

4.物理学——阿波罗登月、Goldstone空间站、磁铁、超导体、迈斯纳效应、超导变压器、爱因斯坦相对论、GPS定位系统、宇宙极限速度、光速、气球动力、直流电路

5.化学——同位素、镧钡铜氧化物、铁化合物、砷元素、铁生锈

6.数学——合金超导体锗三鈮的转变温度的计算、三维空间、第四维空间、空间相对论计算法、GPS定位偏差计算

7.科学探究方法学——创造知识、综合整理知识、数理演绎、科学研究途径框图:线索——突破口——假说(假设)——前验评价——后验评价——问题的解决——疑难问题的提出——疑问——假说的修正。

【整合与开发的价值取向】用课程“写在前面的话”解释为:科学探究学习是科学教育所应秉承的基本理念和学习方式,我们不应只是单纯接受科学结论,而是要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探究学习留给同学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有助于保护、激发和培养同学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同学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世界,不断增强科学探索的勇气和信心,学会科学的生活,进而推动科学事业的不断进步。

【整合技术分析】

第一编:科学研究概述。本编的基点是初中学生所学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围绕着这一基准点进行组织材料;因为本编的主题是科学研究概述,所以首先要对什么是“科学研究”进行定义,然后是释义,解释其内涵的时候不得不提到科学研究的方法,课程提出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不一定沿用国家课程教科书上的原有文字(如果照抄的话就失去了整合创新的意义),而是内容更加丰富、理论更加饱满的论述,以增加校本课程的灵活性和可读性;然后,从趣味性上增加内容,抵消空乏说理带来的沉闷和抽象,所以课程用《曹冲称象》《阿基米德称王冠》《小小福尔摩斯》这些既经典又新颖的故事,来说明科学研究的方法与神奇;最后,总结出科研研究的途径框图,使初中阶段所学的科学探究方法得到升华。

第二编:科技前沿。本编是整个校本课程的核心部分,下设十个小主题,其内容渗透与整合了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的有关内容,有着极其庞大的信息量和宽广的知识面,体现了校本课程极其灵活的内容编排形式,非国家课程所比拟。那么,编排者是如何做到内容的柔和?首先,编排者要有极其丰富的知识阅历,内容润涵了跨学科的内容和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底蕴和阅历,根本无法完成;其次,选材既新颖有“尖端”,突出本编的主题“科技前沿”,又与课程主题“走进科学”相吻合,如登月问题、生命起源与进化问题、超导技术、相对论理论等,都是科技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第三,因为整合的呈现形式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所以在内容上不力求与国家课程相重复,而是突出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以这些特性来吸引学生选学,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特长,因此我们看到每一主题的内容有着与教科书不一样的编排;第四,不同学科的内容整合要有关联性,不是生硬地、牵强地叠合在一起,如第三节“39亿年前太阳系猛烈轰炸为地球带来生命元素”,课程讲述39亿年前太阳系内小行星“猛烈轰炸”地球,很可能为地球带来水资源,并为孕育地球生命诞生提供了条件,本节从天体星球运行位置的变化引起地球物质成分的改变,从地球物质成分的变化到原始生命的诞生,从原始生命的诞生再到生物的进化,是一脉相承的,有着前后因果的关系,非常自然的或者说顺理成章的把天文的、地理的和生物的学科知识柔和在了一块;这样的例子还包括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九节;第五,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果超出了学生的知识阅历,学生就会因无法接受而失去兴趣,校本课程就失去了开发的意义,所以校本课程必须与学生已有的或已形成的知识点相联系,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初级中学所开发的这本《走进科学》就符合这一点,如本编第一节“阿波罗登月”,初级中学政治、历史、物理、生物等学科中都有阐述;第二节“磁铁影响人类行动让右撇子瞬间变成左撇子”,学生有物理学科中的磁铁、磁场,电磁感应的知识基础;第三节“39亿年前太阳系猛烈轰炸为地球带来生命元素”,生物已有生物学中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知识,等等。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案例分析校本课程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