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教育领域馆校合作互动的探讨

2017-06-10张彩玲

教育界·下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合作互动博物馆教育学校教育

张彩玲

鸦片战争博物馆

【摘要】近年来,随着博物馆教育的深化发展,我国博物馆越发重视馆校教育的对接,由于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交流合作不够深入、频率不高等问题。文章旨在尝试找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更好方式,从馆校教育的区别、馆校结合的必要性、馆校结合的策略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学校教育;合作互动;必要性;有效策略

一、引言

学校教育是公民接受教育的主要及必然的渠道。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其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教育功能之外,还及时补充了学校教育的薄弱部分、外延学校教育的主题范围,并以丰富的藏品、客观的历史、形式多样的手段,强化教育成效,拓宽受教者与社会接触的渠道。将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结合,不仅能够满足学校教育的需要,而且可以促进博物馆事业的长效发展。

二、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

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传授课程知识、技术技能等,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博物馆教育是国民教育的特殊资源和渠道,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承担者,其目的不在于教育公众,而是根据需求帮助人们学习,为大家创造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为其提供教育体验的场所。博物馆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教学提供坚实的支撑。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是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最大的区别。

学校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知识体系、对象有差别,场地及手段不同:学校以教室为主要场地,以教案为依据,将知识内容填充进授课之中,受制于教学场地、任务,所以手段相对单一;博物馆因依托丰富的馆藏及陈列,所以可延伸的主题更为丰富,且对于教育手段没有过多的限制,手段方式更为丰富。

三、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一)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历史关联

我们在追溯东西方博物馆起源中发现,“教育”职能一直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及主要目的。

西方社会最早出现的博物馆是亚历山大博物馆,大约是在公元前280年建立的,亦可称之为学校,因为当时有很多年轻人在这里学习。亚历山大博物馆有很多的学院,每一个学院都有一个首席教士负责管理,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其教育职能。在历史上,亚历山大博物馆作为教育及研究机构一直存在至5世纪[1]。

我国最早的博物馆是1905年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近代史上发展最快的博物馆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当时的博物馆已经开始面向公众,起到了一定的民众教育作用。随着社会需求的扩大及博物馆的快速发展,博物馆在公众终身学习、科学传播、公共服务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使其与学校教育充分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效。

(二)博物馆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延伸及补充

学校属于正规的教育场所,主要是负责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学校教育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而且学校教育都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比较少,无法为学生开展更具体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很难得到培养。如今博物馆教育形式多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广泛的知识领域,通过展览和宣教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环境比较轻松,可以选取符合各个阶段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除接受学校教育外,人们还通过其他教育机构实现德、智、体全方位发展。如今形式各异的博物馆教育也是人们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博物馆教育相對于其他教育机构而言,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博物馆教育是全公益的,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且知识面非常广。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寓教于乐,可以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和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

四、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有效策略

虽然博物馆教育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国内博物馆的中小学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对于博物馆的教育资源无法充分利用,博物馆的教育价值无法全面体现等诸多问题,而在合作的形式上,也存在缺乏双赢的合作方式和合作频率较低等情况。诚然,很多学校与博物馆总结合作经验,正在努力改变现状,但笔者认为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的开拓者,应以更主动的姿态制定更易为学校所接受的合作方式。

(一)立足于学校教学目标制订博物馆教育计划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博物馆为学校提供的主要资源之一。因此,结合博物馆的特性与资源,充分利用陈列为学校服务,是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的一种方式。博物馆教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馆内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场所,积极主动地与学校联系,邀请学校教师参与设计教育活动,然后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校商议后推行教育计划,让教育活动能够正常开展[2]。同时,教育活动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的不同,进行不同主题的设置,以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提升教育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制订教学计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学校来说,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博物馆来说,它是展览活动的延伸,可以弥补展览活动在传播文化方面的不足,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珍藏物品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探讨,从而达到应用知识的教育目的。

现阶段有很多博物馆都尝试着制订参观计划,大多数是以学习册的形式出现,这是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参观博物馆。有些大型博物馆为了与学校教育进行结合专门出版了教学计划书。比如中国农业博物馆研发的《学生教育计划书》,里面包含了博物馆概况、参观指南和活动建议等内容,描述得十分详细,而且介绍了博物馆教学资源,利用表格列出了各项内容[3]。此外,计划书还包括了一些优秀设计示范,教师可以直接在教学中套用。而笔者所在的博物馆为了增强新莞人子女对东莞的认知,加强青少年“爱国爱乡”的思想教育,便与学校深入合作,通过“送课进校园”和“学者走进博物馆”两种方式开展讲座,讲座内容包括“吃穿住行看东莞”“临场语言表达训练”等,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博物馆还针对学生组织了“花绘小盆栽”教育活动专场,这个活动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丰富了内容和形式。博物馆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培训活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展现了孩子们活泼、自信的精神风貌,又有利于新莞人子女真正融入东莞,强化归属感和自豪感,夯实我馆市情教育基地的作用,意义深远[4]。

(二)博物馆教育形式应补充校内活动的薄弱与缺失

以城市发展史博物馆为例,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这种传统的参观方式不足以显示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因此,博物馆不仅要做好精品展览,还要改变教育观念,通过多渠道的开放式互动教育,策划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丰富青少年的学习体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当前,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摒弃传统的说教模式,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借此来吸引更多的观众。

另外,博物馆可以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春节和六一儿童节等节假日举办专题活动,比如开展专题讲座、流动展览、神奇的城市、文博公益游、各类手工活动等不同形式的活动。这些风格各异的教育活动不仅可以让教育形式变得多元化,还可以深化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同时补充了校内活动的缺失[5]。

博物馆还可以结合临时专题展的知识点,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资源,开展不同题材、形式各异的专题活动。如笔者围绕“中国历代人物形象展”策划了“钗光摇曳——穿越时光的变装秀”,孩子们可以通过发簪制作和变装秀来了解古人的服饰特征,从而加深对展览的了解。充分利用博物馆市情教育学校的定位,挖掘东莞本土传统民俗美食文化,配合二十四节气,开展四季美食馆,举办“忆民俗、知民俗、承民俗——节气传统美食体验日”教育活动,用视觉、味觉、触觉等直观的方式把节气与本土传统美食文化传递到青少年的生活中,并以此传承节气、民俗与传统味道的文化内涵。通过社教活动的开展,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观众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拓展观众的视野,进一步丰富社会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博物馆的认知。

五、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互动,建立合理有效的教育机制,是现代博物馆发挥其教育功能的主要方向。现代博物馆也越来越注重教育的个性问题,注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沟通。博物馆在举办结合自身特点的多种教育活动时,更应注意将学校教育的课内和课外知识进行糅合,以趣味性、形象性和知识性等特点去吸引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充分发挥其为社会文化服务和为青少年服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苏妮汗.建立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良性互动——以内蒙古博物院为例[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11):79.

[3]路亚北.发挥博物馆职能推动高校素质教育——以博物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为例[J].理论导报,2013(08):18-19.

[4]尹凯.博物馆教育的反思——诞生、发展、演變及前景[J].中国博物馆,2015(02):1-11.

[5]张剑平,夏文菁.数字化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机制与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1):79-85.

猜你喜欢

合作互动博物馆教育学校教育
中美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比较研究
寓教于乐 开创博物馆教育新形式
幼儿教育合作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发展现状
强化互动过程 实现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