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2-2014年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17-09-07耿玲飞南京第十四研究所医院江苏南京210013
耿玲飞(南京第十四研究所医院,江苏南京210013)
我院2012-2014年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耿玲飞
(南京第十四研究所医院,江苏南京210013)
目的统计我院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情况,具体分析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的差距,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管理目标、进行调整,最终达到政府要求的2015年底,公立医院基本药物全覆盖。方法(1)比较我院2012、2013、2014三年基本药物采购总金额占所有药品采购总金额的比例,统计我院基本药物品规数并计算与我院目前信息系统中全部药品品规数的比例。(2)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例来对比我院使用品种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的差距。结果2014年统计出我院使用基本药物品规数301种,占我院信息系统中药品品规总数的35.2%。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品种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比较:青霉素类、一代头孢的占比明显偏低,而三代头孢、含增效剂的复方制剂占比偏高;我们医院还使用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未纳入的:头霉素(头孢西丁)、碳烯青霉素类(泰能)。结论分析我院2012至2014年的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和占比逐年上升;品规数覆盖还只有约三分之一;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情况来分析,发现我院药品使用“档次”较高。因此我院需要加快调整步伐,跟上国家政策的要求。
国家基本药物;β-内酰胺类抗生素;社区医院;占比
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要求、剂型、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物。当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立的目标是2009年每个省(区、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1],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2];到2011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江苏省基本药物制度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标一致,并提出了2015年底江苏将实现公立医院基本药物全覆盖的要求。本次统计研究就是以这种大环境背景下进行的,依此为参照以便发现差距,加快我院改革步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参照《2011年江苏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拟中标品种公示表》(第一批)、《南京市2011年基本药物采购目录》,整理出我院基本药物目录(品规数共301种);利用医院中联信息系统的基础项目管理,统计出我院2014年药品品规数(880种);采集中联信息系统中,2012、2013、2014年每年全部药品采购总金额、基本药物采购总金额、中联信息系统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相关信息。
1.2 方法计算出我院2014年基本药物品规数占全部药品品规数的比例;统计2012、2013、2014年每年基本药物采购总金额占当年全部药品采购总金额的比例;对比我们医院药品字典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品种的差距。
2 结果
2.1 根据《2011年江苏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拟中标品种公示表》(第一批)、《南京市2011年基本药物采购目录》统计出我院2014年基本药物使用品规数为301种,我院总药品品规数880种,占比为35.2%。见表1
2.2 (我院2012~2014年药品采购情况)、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我院目录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品种列表)和(国家基本药物和我院药品目录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各类的占比的比较)来说明我院的情况与分析结果。见表2、表3
表1 我院2012-2014年药品采购情况
表2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和我院药品目录中β-
从表1可以看出,我院2012年~2014年基本药物采购总金额分别是528.24万,815.10万,892.76万元人民币。采购药品总金额依次是1507.84万,1772.65万,1896.75万元人民币。占比分别是35.03%,45.98,%,47.07%。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和药品采购总金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3年较2012年上升明显上升了约13个百分点,2014年已接近半数,但是离政府要求的2015年底实现基本药物全覆盖还有很大差距。
表3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和我院药品目录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各类的占比列表
表3看出我院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品种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比较的结果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青霉素类,一代、二代、三代头孢,其他类头孢,碳烯青霉素类,含增效剂的复方制剂,分别占β-内酰胺类总品种数的46%、23%、8%、15%、0、0、8%。而我院的结果依次是20%、10%、10%、20%、10%、10%、20%。我院青霉素类,一代头孢,占比都明显少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二代头孢占比相当,而三代头孢、含增效剂的复方制剂都明显高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我院还使用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未纳入的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和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的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碳烯青霉素类: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从而可以看出我们医院的该类抗生素使用“档次”过高[3]。
3 讨论
我省江苏在此次医改中已经率先迈入深水区[4],2015年底要求公立医院基本药物全覆盖,我院是一所单位职工医院兼社区医院,属于一级甲等医院;因为我院自身的特殊性,在这项政策的落实上较其他社区医院滞后。我院在2011年全面推广社区医院全面使用零差率药品时,未能全面落实,只做到了两条线采购,部分药品零差价,以上统计数据看出基本药物目前只占品种数的35.2%与相关调查相比偏低[5];我院2012年~2014年每年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总额的比重逐年增长[6-7],从35.03%增加到47.07%,但是距离政府要求2015年底的全覆盖还有很大距离,一方面需要我院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另一方面要组织医务人员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的深入学习,同时需要广大医护人员的自觉执行和落实。
基层医院承担的是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而目前使用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来说,已远远超过基本药物的目录范围,已经造成了抗菌药的滥用。客观的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
3.1 我们医院坐落在本市经济最为发达的鼓楼区,周围居民以本单位(某某研究所)职工为主,经济收入普遍高,用的起贵药和高档药[8]。
3.2 患者对抗菌药认识的错误,认为抗菌药是“万能药”,只要感冒或发烧,就会主动要求使用抗菌药,否则就会认为医生不够负责任。
3.3 医生的原因,有些医生本身对某些疾病的认识错误[9-10]也会造成抗菌药的滥用。比如临床诊断为急性咽炎,用药的方案应该是这样的:首先考虑非处方药,如对咽部有消炎作用的中成药,咽喉部位几无覆盖和纤毛,易于暴露,便于用药,采用涂擦,喷雾,含服或含漱等都很有效,可优先采用[11]。对急性炎症者为预防咽喉肿胀或喉头水肿而致的呼吸困难,可采用抗菌药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严重感染者可使用抗菌药,青霉素为首选。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其次才考虑第一代,第二代头孢[12]。而在我们临床上,常常出现临床诊断为咽炎,上来就是用三代头孢注射。这不仅仅是加重了群众的医疗经济负担,同时也造成了抗菌药的滥用,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我们医院有一些经典常用的基本药物品种(甲亢用药:他巴唑,抗痛风药:别嘌醇等)长期缺货,问其原因,采购说:全南京市市场都缺货,卫生部门的回答是厂家停产[13-16]保证供应是国家基本药物的政策的实施前提。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对中标的生产厂家加大监管力度,保质保量生产。
作为一个基层医院,我们医院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是全江苏乃至全国社区医院、厂矿医院的一个缩影,从我院的调查分析情况看出,推行医疗改革步伐需要继续加快,力度还需加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病人和医生一起参与就可以落实的。根据笔者所在医院的情况来看,国家层面、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管理部门、病人和医生四者或五者缺一不可。在国家层面,保证基本药物及时、足量、保质供应,是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满足广大群众基本用药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医疗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能保证供应,基本药物制度将无法落实。所以国家一方面要加大对中标企业的监管力度,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药物使用;另一方面,国家在保证基本药物的生产与供应的同时,如果出现因为某些基本药物可能会造成生产单位与处方单位的亏损情况,国家就应该有相应的补贴措施,以保证这些药物不会断档。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一些强制制度,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对不能遵守执行政府要求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如还不能达标可以给予警告和罚款。而医院管理部门则可以根据对基本药物的相关要求,制定考核制定,把使用基本药物是否达标与每月考核挂钩,对医生处方用药在基本药物方面的情况给予经济上的奖励和惩罚[17],最终实现全体达标。对院内及社区的用药常识的普及教育要加强基本药物全覆盖的内容,可以走进社区做一些关于常见病用药的知识讲座,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目录的知识培训和竞赛[18-19]使病人和医生对基本药物有正确而积极的认识,这样可以有效地推动基本药物制度的落实。
[1]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国家发改委、卫生部2009年8月18日发布.
[2]陆俊沛,邓小玲.我院2010-2012年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2013,Vol.8,No.4,402-403.
[3]赵欣欣.我院头孢菌素类基本药物的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40),3779-3781.
[4]2015,江苏医改率先迈入深水区[N].新华日报,2015-02-28.
[5]张捷,史宁,王欢,等.我院2004-2008年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8(1),46-48.
[6]付志媛.2009~2011年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医药导报,2013,32(7),954-956.
[7]韩娟,张雪梅,赵志忠.北京市昌平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年8月下半刊,13-15.
[8]耿玲飞.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与分析[J].江苏医药,2016,42(7),856-857.
[9]张敏.对我院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合理性的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161-162.
[10]车章洪.我院1500张处方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及处方点评结果分析[J].中国药房,25(4),327-329.
[11]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2]药学(中级),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13]陈飞,何展旺.我院2011年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641-1642.
[14]黄东红,任晓华,胡婧璇.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效果[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2),222-227.
[15]邓江慧.我院医务人员对国家基本药物认知和推行情况调查报告[J].临床合理用药2012,5(2A),144-146.
[16]陈碧珊,陈吉生,张滨.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6)26-29.
[17]郭峰,赵纳.我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措施及难点探讨[J].中国药房,2010,21(48).4521-4523.
[18]孟现民,董平,张永信.基本药物在二、三级医院中的使用现状及相关建议[J].上海医药,2012,33(3)5-8.
[19]李荣凌,宋金春.我院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及价格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4),318-320.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4.068
2095—9559(2017)04—3279—03
201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