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传统文化在大学的传承
2017-09-06王丽娜
王丽娜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灿烂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我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传统文化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我们应当认识到,在当前经济和社会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在大学中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甚至遭遇着传承和发展的危机。因此,我们应分析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大学校园中所遭遇的挑战,并采取一定的应对对策,以继续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新形势;传统文化;大学;传承
作为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文明古国,中国有着深厚和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国灿烂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我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家园。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传统文化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我们应当认识到,在当前经济和社会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在大学中面臨着较大的挑战,甚至遭遇着传承和发展的危机。
一、新形势背景下传统文化在大学中面临的挑战
从我国高校的设计初衷来看,主要是沿袭了前苏联的大学设置模式,即将大学分为综合大学和专门学院两种类型,而且在综合大学中,也一般只按照文理进行分科;而专门学院则主要是从工、农、医、师范、财经等进行专门设置。因此,从我国高校的设置模式来看,就将传统文化的发展放置于不利的位置。而在文化大革命中,传统文化更是遭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传统文化遭遇破坏并未能完全恢复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和各种思潮进入中国,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形成较大的冲击。
近年来,人们在经历了从接触西方文化思潮到接受再到反思的过程之后,又重新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突出表现之一就是近年来的“国学热”。虽然,传统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在大学校园中,传统文化仍然面临一定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教育理念的挑战。在当前的经济形势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因此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一般都愿意开设较为实用的课程,而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极易被边缘化。二是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在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普遍愿意学习热门的专业和热门的课程,而对于传统文化的课程,从学生的需求端来说就相对较少。三是网络上不良思潮的影响。随着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当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台笔记本或者智能手机,触网普及率几乎达到100%。互联网充斥着各种鱼目混杂甚至是不良的思潮,而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值形成期的大学生而言,很容易受到影响,进而对传统文化形成排斥甚至逆反心理。
二、新形势背景下推动传统文化在大学中传承的建议
第一,教育理念革新。越是在社会风气较为浮躁的时候,大学应该越是坚守文化的堡垒作用。作为象牙塔的大学,除了教会大学生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之外,更重要的应该通过大学教育给予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才能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路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因此,首先应该进行教育理念的革新,应该将传统文化纳入到大学的基础课程中来,并对相应的传统文化课程进行适当创新,以适宜当代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时代背景,弘扬传统与倡导创新并举。
第二,教育方式创新。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仅仅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或相关课程,照本宣科地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宣讲,很容易形成板书式的教学模式,课堂形式也会较为枯燥无味,很难“走心”。因此,我们应将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教育方式的创新。比如,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我们核心价值观的出处,并用一些典故进行印证,那么将会提高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起到一箭双雕的左右,而且课题氛围的活跃度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另外,也应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严格意义上说,大学的校园文化基本都源之于传统文化,比如各个高校的校训、校规等,然而,有较大比例的大学生甚至不了解自己学校的校训出处。因此,应将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纳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中来。
第三,教育途径创新。当代大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仅仅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除了课堂教学外,更应该创新课堂之外的教育途径。比如,通过举办学术讲座的方式,大学可以有针对性的邀请文化名人或者大学教授进行某个专题的讲座。由于这类讲座的针对性非常强,比如就中国茶文化的讲座就能吸引对茶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参加,因此讲座的效果也非常不错。另外,可以借助于大学生社团的力量组织专门的文化节庆活动,比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都能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的组织中来,不但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提升集体荣誉感,还能让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此外,也可以通过组织传统文化的相关竞赛活动,比如朗诵比赛、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实践运用上来,提升他们理解传统文化和运用传统文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石晓霞.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9-91.
[2]王恩全,王状,崔润东,等.传统文化在大学素质教育中的定位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5(11):31-35.
[3]聂翔雁,李大维.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6(3):275-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