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供电公司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
2017-09-06石国钰王波张善伟王超
石国钰+王波+张善伟+王超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供电公司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也相应调整内部运行机制。当前供电公司在全新的环境下主要面临如何做好党建工作等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党建作用,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对此,本文则从增强党组织战斗力、有效结合生产经营以及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等分析创新供电公司党建工作路径,望给予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供电公司;党建工作;创新;路径
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党建工作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能有效提高公司对外综合竞争力,进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目的。然而人们的生活随着经济发展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以致于传统公司制定的党建工作和员工思想不符,使员工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公司长远稳定发展,因此有必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大背景下创新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公司凝聚力,激发员工活力,推动企业稳定快速发展。
一、增强党组织战斗力 增强创新意识
供电公司推进党建工作建设的前提条件是不断提升党组织具有的战斗能力,对此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根据供电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党组织管理机构,由此确保党建组织能起到战斗堡垒效果,便于未来更好地开展精神文明。其中供电公司在开展党建工作时需要对党支部基础工作和各项执行制度进行规范。公司党员应充分重视党组织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因为它涉及增效指标制定、技术革新、对生产成本控制等工作树立正确公司盈利观,为后续开展精神文明工作打下基础。其次应重视运用党与廉政建设方法持续强化党建工作,由此保证精神文明能朝着正规方向发展。同时供电公司还要强化党风党性和党纪教育并主要针对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廉政教育,定期组织起到警示作用沟通谈话,促使党建工作人员能明确自身责任,必要时可定期针对反腐工作开展相应的知识竞赛,强化廉政建设。第三供电公司还应增强创新意识;当前供电公司正逐渐朝着国际化方向前进,需要党组织审时度势,摆正自身位置,准确完成党建任务的同时有效变革组织形式,借助创新改革思想指导组织结构的相关完善工作,保证供电公司党建工作能在改革和发展电力的同时指导政治思想。还要结合供电公司实际情况以及围绕党建工作重难点从点到面推动党建工作创新改革。
二、有效结合生产经营 提高党建水平
众所周知,党组织开展工作最有效的方式为思想政治,是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部分供电企业管理人员并不重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时,导致党建思政工作无法与时俱进,导致供电企业思政工作面临较多困境。再加上大部分供电企业运用党建思想政治方法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情况,例如部分企业中采取的教育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员工是否能接受,更没有考虑党建经济运行模式对思想政治工作实际需求。对此可在党建工作中运用公司生产经营成果对党建工作成效进行衡量,从而有效落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例如可以在供电公司开展包括如先锋号、岗位能手以及示范岗等党群活动,便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党员群众作用并将二者力量集中到供电公司日常工作管理中。还可将为民服务作为党建工作基本要求,注重建设高品质和强队伍等精神文明体系,从而真正为用户解决电力及用电问题。
三、建设优质党员队伍 优化党建工作
供电企业应借助网络技术概念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整体框架,可以说良好的体制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前提。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时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环境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基础,由此一来才能更好地协调每个部门关系,调动企业员工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借鉴网络理念构建由党政工组织的垂直型思政工作网络并赋予其各个网络结点具体权限和职责,严格控制工作程序,最终形成党政工团为一体的高效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更在此过程中吸引广大员工参与其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此外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供电思想政治干部队伍;良好的干部素质决定思政工作开展效果,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各种情况更需要建设高水平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因为领导的一言一行影响员工行为,也是企业代表,所以必须从多方面加强干部教育,运用其号召力为企业和员工带来更大的利益。
四、结语
总之,党建工作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创新党建工作能促使员工树立为民服务意识,调动工作积极性。在全新的经济发展时代背景下,供电公司不可避免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因而是则要求供电公司党建工作立足于时代发展的大环境下不断对党建工作进行创新,更加符合青年员工思维和工作方式,必要时还需和公司实际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情况相结合,进一步实现党建工作预期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小玉.浅析供电公司党建工作新途径[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9):00167-00167.
[2]王麗.浅议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创新[J].广西电业,2012(7):73-75.
[3]王晓静.浅谈供电企业党建工作的改进与创新应用[J].现代企业文化,2016(24):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