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思辨能力调查与研究

2017-09-06刘俊李静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9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英语写作

刘俊+李静

【摘要】思辨能力与写作能力紧密相连。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基于成品或写作教学来研究思辨能力相对较多,但研究思辨能力对二语写作水平影响的相对较少,本研究拟依据文秋芳教授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中对思辨能力的界定,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来了解我校学生的思辨能力现状,进而反向探讨思辨能力对英专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思辨能力 英语写作 思维能力层级理论模型

一、调查目的

思辨能力指能够对事物进行分析、辨别、质疑、反思和评价的能力,它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能力,思辨能力的发展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思辨能力与写作能力紧密相连,改善写作教学有利于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但是,写作它作为一种高强度的思维活动,需要作者多角度分析写作话题、反思写作过程并评价文章整体效果,总而言之,写作全过程都体现了分析、质疑、反思和评价等思辨思维核心能力的参与。故本研究将研究思辨能力水平对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程度及其表现。

二、调查的实施

1.调查对象:为我院2012级3个本科班的学生,调查范围为这3个班随机抽取的100名学生为调查样本。

2.调查内容:依据文秋芳教授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中对思辨能力界定,可以了解到层级模型主张将思辨能力细化为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两个层次,其中处于高层次的元思辨能力在思辨能力中起主导作用;思辨能力的核心认知技能是分析、推理和评价,且通过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等情感特征表现出来,通常拥有这些核心认知技能和能较好展现这些情感特征的人思辨能力通常也比较强。

3.调查方法及问卷设计:调查采取问卷方式展开,问卷设计是基于文秋芳教授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描述自行设计而成。调查内容涉及元思辨能力、思辨能力的认知技能以及情感特征3个维度,其中认知技能维度又分为分析、推理、评价3个方面,情感特征分为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5个方面,每个维度及其子方面都设计5道相关问题,总计45道题。每道题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均是正向计分,从“非常赞同、比较赞同、有点赞同、不赞同、非常不赞同”分别赋予“1、2、3、4、5 ”分,总分得分区间为45-225分。总分低于90分者,表明被试者的倾向与批判性思维严重对立,思辨能力差;总分在90-135分者,表明被试者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处于矛盾范围,思辨能力发展潜力大;总分在135-180分者,表明被试者的批判性思维倾向较明显,思辨能力较强,而总分达到达或高于180分者,表明被试者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全面,思辨能力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表一可以得出,在各维度上,其中学生的元思辨能力(8.51分)、分析能力(9.27分)、推理能力(9.15分)、评价能力(9.47分)和坚毅度(9.87分)平均得分情况较低,这表明学生在这方面的品质呈现中性甚至较弱;个别学生在分析能力(18

分)、推理能力(16分)、评价能力(18分)、好奇(22分)、和正直度(23分)上得分情况较高,但这并不代表普遍性;其次,从全距角度看,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各维度表现不均衡,其中,评价能力差距最大(相差12分),继而是分析能力(相差10分)、元思辨能力(相差9分)、推理能力(相差9分)、和坚毅度(相差9分)。再次,单独从元思辨能力、思辨能力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特质3个维度来看,学生在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认知技能维度得分分别低于思辨能力的情感特质维度。

从表二可以看出,学生得分总分平均分(97.82分)要低于分界值135分,表明学生的整体思辨能力较弱。再者,总分得分低分情况(75分)也较明显,表明个别同学表现出了与批判性思维相抵触的极端情况,即便学生的最高分有156分,也仅能表明其思辨能力表现较强。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被测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不强,绝大多数的学生思辨能力处于中下等和矛盾范围,部分学生气质表现甚至与批判性思维严重对立或明显相抵触。此外,被测学生中存在思辨能力3个维度发展严重不平衡现象。学生的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认知技能这2个维度整体表现较差,但在思辨能力的情感特征维度又表现较好,这说明学生一方面思想较为封闭单一,对真理的探求缺乏动力,缺乏积极提问,探究学习的兴趣,对不同意见的包容度尚显不够,面对问题时的分析、推理。评价等动手能力较差;而另一方面,面对喜欢的问题能够有组织、有条理的完成,能够表现出一种专注和勤奋的探索精神,思辨能力培养空间较大。

四、调查结果对英专学生英语写作思辨思维培养的启示

基于以上调查发现,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在本测试中没有表现出很强的批判性思维倾向,思辨能力整体表现较弱,尤其是分析、推理、评价和坚毅度变现不足。而这几种技能和表现又恰恰是写作创作过程必不可少的因素。因为在英语作文的审题构思立意阶段,需要学生能够理清题目和材料中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够确认出题干中的主论点和次论点;在英语作文的谋篇布局和内容表达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兼顾论点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论证策略以及语言表达上的清晰连贯;最后,在英语作文的修改润色阶段,则需要学生要有质疑、反思和评价能力。反言之,上述思辨能力的欠缺势必会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发挥。

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在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培养过程中开展思辨思维教育非常必要。具体建议如下:1)引导学生吃透英语写作的试题要求并能够理清作文题目和材料的关系,通过确定作文立意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计划、识别、澄清、阐释等思辨能力的分析技巧;2)师生共同分析评价与命题相关的范文,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评议范文的亮点和不足,并尝试给出修改建议,以突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思维认知进而利用分析、推理、评价等手段来习得命题作文的论证过程和完成初稿创作;3)同伴互评审题是否切题、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论点层次是否清晰明确以及整个篇章的优缺点,再次强化思辨能力的基本认知技巧;4)最后,学生根据同伴互评的反馈结果,反复修改润色文本,进而进一步运用思辨能力的检查、调整与评估技能。简言之,从英语作文的审题立意到最后的润色定稿全过程,都能极好的促进我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兴国.改革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突出学生思辨能力培养[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12).

[2]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入深处[J].中国外语,2011(3).

[3]文秋芳.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J].外语界,2009(1).

[4]王強,国永荣.英语写作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综合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4).

[5]邹素.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J].河南商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英语写作
基于培养思辨能力的大学外语教学策略探究
浅议加强英语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的必要性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浅谈如何“步步为营”指导中学生英语写作
教师反馈对不同水平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差异性研究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