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场域下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挑战与建构
2017-09-06杨蕾王自佳
杨蕾+王自佳
摘 要:互联网场域下大学生国家认同面临系列挑战,表现为网络舆情的膨胀发展、网络信息的垄断倾销、网络传播的扩散加速等网络生态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各个维度造成冲击,模糊其政治认知模糊、导偏其政治态度,致使其文化自觉缺失和文化自信薄弱、理想信念动摇和价值取向偏离,应着眼于加强信息管控引导和创新运用网络阵地并举,实现网上网下联动协调,从鼓励政治参与、讲好中国故事和凝聚价值共识等方面建构大学生国家认同。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国家认同;挑战;建构
国家认同是维系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是培育和强化民众爱国情感的坚固基石。当下,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二者的深度融合造使互联网狂飙猛进,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众声喧哗,成为影响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外部世界深刻变革、内心世界彷徨无措,加之自身经历及视野客观局限,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场域下,大学生国家认同面临严峻挑战。深度考量互联网场域下大学生国家认同问题,是强化爱国情感、集聚推动国家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强大正能量的现实所需。
一、互联网场域中的大学生国家认同
互联网业已成为大学生国家认同建构与解构的现实场域,厘清国家认同的丰富内涵和现实价值,认识到互联网的特质与大学生需求特点的联系交融。在此基础上,更易理解“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国家认同利弊共存。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场域中大学生国家认同面临建构与解构的双重效应,积极面对困境挑战,发挥互联网积极建构效应,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国家认同。
本文中的大学生国家认同概念主要包含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从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三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国家认同在互联网场域下面临的挑战与建构策略。政治认同是基于制度和权力作用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外在驱动和教化特点,寻求对制度、法律、政党等公共形态权威的认可和接受。文化认同是基于民族认同而形成的,要求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中溯源,实现对传统文化、历史经验的共有和分享。价值认同是基于从“知情信意行”方面自觉践行价值观而形成的,在新时期鲜明地表现为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政治认同是外在基础,文化认同是内在动力,价值认同是最高目标。”[1]
二、互联网场域下大学生国家认同面临的现实挑战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冲击乃至消解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为建构国家认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互联网场域下大学生国家认同处于现实困境中,具体表现为政治认同的消解、文化自信的弱化和价值取向的偏离。身处于网络舆情的膨胀发展、网络信息的垄断倾销和网络的扩散加速效应等网络生态中,大学生国家认同面临全方面、多层次的冲击消解。
(一)互联网场域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消解
1.信息来源的急剧转向导致政治认知模糊。多数大学生系统获得政治知识主要来源于传统教学中的理论灌输,特别是集中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传统学校教育中大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同一个“信息平台”,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平等性、自由性、开放性等特征,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的兴趣,他们在了解国家与社会大事的途径上更多转向网络,倾向于主动选择“图文并茂”丰富有趣的内容,表现为政治认知的媒介化特征。青年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的来源发生急剧转向,课堂系统灌输这一正统渠道被瓦解,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地位被弱化,使他们难以建立起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系统认知体系。相反地,淹没于丰富多彩信息激荡的网络世界中,政治认知不断遭受冲击。网络传播方式打破了原有的一对多、点对面的单向传播方式,网络信息碎片化零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且不可避免地存在扭曲不实信息,这都使大学生政治认知模糊,消解政治认同。
2.网络舆情的膨胀发展导致政治态度偏颇。“由于互联网所具有的自由性、开放性、平等性等特征,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网络参与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形成了网络公共领域,并进而导致网络舆论的产生。”[2]现实中良好的政治生态尚未形成,大学生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大多是恶劣的政治环境,现实直观的感受强烈冲击了理论正面的灌输,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上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开展意识形态渗透,相关部门对网络政治信息的监管引导不足。以上多种因素不可避免地催生大学生偏激和片面的反向政治认知,倾向于对政府及其活动,对官员及其行为進行负面认知或作出否定判断,网络舆情膨胀发展。大学生网络舆情往往鲜明地折射出其政治态度。一方面他们对政治采取先入为主的偏见抵触,政治态度淡漠,对于政治理论政策学习热情不高,“边际性”特点显著。另一方面,大学生舆情表达呈现出非理性和情绪化等特征,或是受错误引导,直接发表负面言论,发泄不满情绪,成为消极网络舆论的直接推动者;或是不做直接评价,但对主流价值观的不认同情绪却已悄然产生和蔓延。
(二)互联网场域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弱化
1.网络信息的垄断倾销导致文化自信弱化。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文化活动的重要空间,“机不离手,眼不离屏”的大学生在校园中随处可见。伴随着个体意识的迅速觉醒,当代大学生求知欲旺盛的同时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也日渐增强,网络信息以其覆盖面广、共享度高、使用成本低等优势备受大学生青睐,多元文化便以网络为载体涌入了他们的视野。但这样一种文化交流、交往不是以对称方式开展的,由于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网络发展速度和普及程度的不同,西方发达国家在网络信息输出方面处于垄断地位,更具发言权和影响力。奉行文化帝国主义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与控制,企图通过同化思想的方式达成和平演变的目的。大学生身处网络信息爆炸的环境中,在文化选择中又不加甄别,盲目而被动地接受各种文化思想。面对“欧风美雨”、“韩流日潮”的侵袭,大学生极易产生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否定,认为“国外的月亮分外圆”,更甚者陷入“民族虚无主义”之中。endprint
2.网络信息的纷纭复杂导致文化自觉缺失。大学生已成为网络传播的重要参与者、影响者。在碎片化的网络阅读时代,海量的毫无筛选的信息之中,一些极端言论更易引起大学生的关注:“红军长征怎么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跋涉二万五千里!”,“邱少云真的匍匐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种种搏出位不负责的言论随着网络传播的催化放大,影响也在持续扩大。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和隐匿性使其成为了极少数处心积虑编造谣言人的温床,他们罔顾历史事实,诋毁英雄人物,颠倒是非曲直。由于大学生缺乏对民族根源的回溯、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民族情感的认同,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懂得自身所承担的文化责任与使命。面对复杂信息的侵袭与不怀好意言论的挑拨,他们才更易轻信,表现出从众意识和行为,在不了解前因后果,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肆意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轻视历史文化,漠视文化价值,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深渊之中,加剧了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认同危机。
(三)互联网场域对大学生价值认同的离散
1.网络传播的扩散加速加剧理想信念动摇。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理想信念深刻变化的重要转型时期,西方各种思潮借助网络大肆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方式也越来越隐蔽。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分水岭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却未完全成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理想信念已呈现出欲望化、虚无化的不良倾向。互联网起着扩散器和加速器的作用,致使大学生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功利化实用化价值取向显著,在学习生活、择业就业、道德选择等方面普遍呈现出急功近利态势。身处网络信息漩涡之中,大学生渐渐疏远了崇高告别了经典,丧失了对于理想信念的追求,转而奔向名利场,日益呈现出崇尚实用、拜物媚俗的倾向,在物质的追求中迷失了自己,变得心空目茫。“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3]缺乏信息辨识力,青年大学生不能守牢价值防线,站稳价值立场,在海量与速变的网络信息海洋中迷失自我,深陷其中而无法自拔。
2.网络阵地的创新乏力加剧价值取向偏离。伴随着理想信念这个精神之“钙”的缺失,核心价值观“主心骨”也面临着“骨质疏松”。青年大学生主动学习和践行崇高价值的意愿薄弱,崇高价值遭受冷遇、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凝练和抽象概括。“运用这一思想武器对大学生开展教育的核心要义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从抽象到具体,从深奥到通俗,从少数人理解掌握到广大大学生群体接受认同的转变。”[4]选择合适的教育载体是必然要求,以实现基于大学生认知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正不失时机地充当了此种载体。大学生与互联网双向互动密切,网络空间迸发着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大学生对网络表现为自发的熟悉和亲近,为崇高价值大众化生活化提供契机。但在现实生活中,网络阵地的创新乏力加剧价值取向偏离。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创新不足,缺乏大众化的品格力量,没有在严肃的崇高价值和接地气的网络文化之间搭建起有效沟通的桥梁,未能对崇高价值进行准确贴切、生动具体的解读。崇高价值未能被大众有效感知,难以达成认同。大学生崇高价值认同面临危机,具体表现为淡漠、迷茫和逆反,对崇高价值淡化疏离,对核心价值质疑拒斥,未能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互联网场域下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建构之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大学生是社会的新生力量和国家未来的建设者。”[5]这要求我们针对大学生国家认同面临不同挑战,积极制定建构策略,培育大学生国家认同和强化大学生爱国情感。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等特征显著,导致各种网络信息纷纭复杂,加强信息管控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互联网又为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和强化爱国情感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场域,这要求开拓运用网络阵地,创新主流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宣传传播方式。
(一)政治之维:鼓励政治参与,激发政治热情
1.为激发政治热情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一方面,网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个地方要实现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须有良好政治生态”,[6]大学生只有处于“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中,才能切实地体会到理论与现实统一不脱节,瓦解形成反向政治认知的现实环境,并进一步强化佐证理论所学。大学生在纯净的政治土壤中,被良好的党风、政风、社风所感染,自觉提升政治热情,培育良好政治心理和行为,加强政治认同。另一方面,深入推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系统性、专门性、集中性等特征,相比较网络政治信息的碎片化和混杂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应深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使其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受益匪浅的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关注社会热点实际和大学生思想动态,使大学生能将所学运用指导自身思想实际,鉴别社会思潮网络不良信息,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2.鼓励大学生进行有效网络政治参与。面对网络舆情,转变新平台背后的旧思维,克服回避管制对立的消极心理,主动回应关切和加强对话引导。加强舆论内容管理是必然基础,因势利导,有说服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舆情引导是关键所在,如此才能实现有效的舆情纾解。身处于“围观即参与、分享即表达”的网络围观时代中,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和心理取向往往受到围观环境和内容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青年学生有效政治参与,应以重大事件舆论热点为契机,引导他们进行政治“围观”,增强政治认同。正如最高法常务副院长沈德咏指出:让热点案件成为法治公开课。大学生往往对热点案件表现高度关注和开展积极讨论。借助重大、热点案件宣传法治观念,普及法律知识,上好法治公开课,培育和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借助网络平台,使之有利于公共交往空间或公共领域的形成以及公民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在一场场广泛深刻的舆论讨论中树立政治意识,提升政治能力。努力实现大学生网络舆论与政治的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强化政治认同。endprint
(二)文化之维:丰富文化自信,引领文化自觉
1.从民族走向世界丰富文化自信。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络的推波助澜,一味推崇别国文化与抱残守缺本国文化两种倾向同样不可取。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力的国家和民族必然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与气魄,包容开放地看待不同文化,但在文化交流时也要坚持从本民族实际出发,切磋琢磨、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同时披沙拣金,去粗取精,既不“东倒”也不“西歪”。大学生只有具有这样一种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抵制住思想文化领域中文化霸权的侵袭,正确看待与理解民族文化。这要求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影响给中华文化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建立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控,警惕外来文化的渗透肆虐是必要之举,也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吸收外来文化有益养分,创新发展本民族文化,利用网络为载体,自觉构筑民族文化宣传阵地,创作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化作品,不仅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力,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文化自信的深层次构建。
2.从历史走向未来引领文化自觉。当代大学生思想混乱,与其历史意识薄弱,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认同感不强有很大关系。历史认同出现混乱,必然会产生对国家的疏离感,这警示我们应从历史叙事中寻找国家认同渊源。“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教育群众。”[7]邓小平同志也多次强调要对青少年加强历史教育。无论是关注国家历史的《百家讲坛》,还是着眼个体寻根的《客从何处来》,都激发了大学生追溯了解历史传统的热情。新媒体发展大势下,《汉字听写大会》、《中华诗词大会》掀起了“历史热”“传统文化热”,在网络平台中相关媒体的借势引导和大学生的自由讨论交相呼应,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为我们开拓运用网络阵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范例。一方面,积极推动电视网络融合,推进相关节目创新制作,注重以历史为载体,融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同时注重挖掘历史传统的丰富内涵,助力时代发展,充分发挥文化认同的强粘性和持久性。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引导,为优秀历史文化的发展传播创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三)价值之维:坚定理想信念,凝聚价值共识
1.在正确比较选择中坚定理想信念。《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理想信念形成的比较性与选择性明显,形成过程是一个自主比较与选择的过程。多数大学生视野开阔,个性化鲜明,主体性增强,理想信念要靠其自主确立。处于“众声喧哗”的网络领域中,当下大学生在国际比较中出现一系列偏差,偏差突出体现为认为西方各方面优于中国,即 “西化”倾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要求一方面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国际知识教育,将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平台作为理想信念教育实践阵地,提高大学生认识鉴别不良信息的能力。“从比较鉴别的角度逐步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范围,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培养大学生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能力有效结合起来。”当大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研判、辨别真伪的能力得到内在提升后,正确牢靠的理想信念随之确立起来。
2.在培育核心价值观中弘扬中国梦。“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8]在“中国梦”迸发出强大力量的时期,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网络平台,把握大学生情感特征和价值取向,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在此基础上,创造反映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网络文化产品,积极推进“三微一端”建设,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平台,营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生态环境。核心价值观借助生动活泼的方式手段,把深刻的道理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化行,从而强化爱国情感。如此使大学生真正从内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在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参考文献:
[1]吕旻,杜兰晓.网络传播时代的大学生国家认同实现路径探析[J].武汉大学学报,2014(4):126.
[2]王金水.网络舆论与政府决策的内在逻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3):127.
[3]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
[4]谢春红,曾令辉.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1):78.
[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師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4-05-05.
[6]习近平.以良好政治生态实现政通人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重要讲话系列评论[N].人民网,2017-03-22.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7.
[8]习近平: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网,2015-12-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