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研究
2017-09-06高原
高原
[摘 要] 多元共生的文化样态、共享激变的文化传播、碎片选择的文化信息线上线下整合构成的整体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力,结合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契合,分析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背景、理论内涵及重要意义,研究在网络视域下经典权威辐射力削弱、科学解读的亲和力减退、话语建设生命力弱化的现实困境,提出了突破路径:搭建网络平台,重视利用自媒体环境;再选择文化载体,艺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充分社会实践锻炼,拟态涵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真正发挥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实效性和蓬勃感染力。
[关键词] 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8-0172-04
一、引言
文化浸润的强大力量早在1969年格伯纳教授提出的涵化理论便有涉及,当时研究随着对电视媒体接触频率的增强,影响受众的观念现实倾向于符号现实而非真实经历的现实。而今大数据时代随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介取代电视媒体跻身媒体的主流地位,整体文化效应、主流化效应、共鸣效应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整体文化润物无声的绵长的影响力还在,但是有了多元共生的文化样态、共享激变的文化传播、碎片选择的文化信息线上线下整合的新构成。人们形成一致意见需要议程设置、草根领袖的呐喊以及思維沉淀的震荡过程,个体的发声、价值的多元、传播的裂变对传统意义的主流认知趋同带来了挑战。虚拟与现实的水乳交融、交互影响相映生辉、辐射扩散,如何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的现实困境并寻求实践突破路径是研究意义所在。
二、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背景及理论内涵
文化具有隐蔽、强大而深远的影响力。
1.文化认同。即在文化传播和同质化的过程中达到主体理解、认知进而接受、赞同,实现从情感、心理的主观认可进而坚信、追随的客观效果。当代的文化认同离不开多元、全球、网络这三个关键词,多元文化的交杂丛生、全球化视野建构、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且与日常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其依存背景,对国家与全球、道德规范与公民意识、科学与人文、环境与发展、青年社会化与社会青年化赋予了新的内涵。网络一方面模糊了信息流通的国家疆域,另一方面又将虚拟疆土安全威胁和全球话语权争夺提上日程。传统的道德规约在虚拟的世界部分失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共领域道德规范、民主意识、媒介素养也随新发展有了新内容。科技的发展、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趣味性和感染力的弱化需要人文来弥补,需要主体地位的人类科技人文全面发展。环境和发展有了对生态协同的观照,青年社会化的过程依托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融合,同样这个复合社会的发展革新是个青年化的过程,呈现主体轻龄化、依赖技术工具、多变不确定等特点。
2.政治认同。对某种政治制度、政治秩序、政治意识形态、政治生态等的主体认同。政治认同中某些价值判断需从文化系统中寻找衡量标准和信念支撑,政治制度、秩序的建构,政治意识形态、生态环境的维护需要执行主体的人们有集体认同,在最基本的共守约定价值建构之上共创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文化认同的外延大于政治认同,有同样政治认同的群体可能有更多的文化认同选择,二者的契合能推动政治认同,构建精神世界支撑,从价值领域寻本溯源,获得认识行为的动力支持。德育通过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政治认同培养,从根本上保证培育人才的政治方向正确,而政治认同出现偏差,以局部利益作为个体的价值考量,是教育的缺位,将影响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乃至国家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主流价值观培塑、理想信念教育、对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决捍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科学定位,凝练阐述,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指明了方向,是大学生参政议政的思想保障,是解决大学生精神世界问题、把握其政治坚定性、消解其政治信仰危机的精神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经历了历史考验和文化变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正是发挥文化与隐性教育一致的熏陶、感染、塑造功能,打开照亮人的全面发展的光源,树立精神共识、文化自信,抵御虚无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腐朽主义腐蚀消解红色信仰权威而出现的精神空壳,通过价值观教育、榜样教育建设价值共识、情感共鸣主渠道,引领青年学生从认知到共鸣到信仰。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实质上是通过网络媒介影响文化生成、传播,深化情感驱动和内在影响,引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需注意受众个体化与大众化的关系。分众的聚合,从情感乃至心理的集体认同,才会凝聚共识、增强民族凝聚力;才会统一思想,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现实困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经历史涤荡合乎中国特色发展逻辑、包涵文化底蕴的集体智慧,但在网络视域因消费主义时代对时尚媚俗的追逐,削弱了经典权威的辐射力;因泛娱乐化倾向排挤了主流价值,减退了科学解读的亲和力;因粉丝经济影响下立体多声道传播与碎片化叙事,弱化了话语建设的生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舆论场是否代表正义
自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发声体,都可以传播消息、参与舆论、发表意见、创生信息。网络作为学习信息接入、教育信息输出的平台,有以下特点:其一,信息正负交杂、碎片化;其二,因兴趣吸引聚集,可以关注互动;其三,观点激荡,充斥文化冲突和观点博弈。零碎的信息点辐射广阔的社会画面,网红直播、有图有真相、炒作热度、泛娱乐化导向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冲击,滥用数字技术对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载体均有侵蚀。道德失范、破坏秩序的网络犬儒主义,偏离的网络舆论、蜂拥而来的网络谣言、人肉搜索的网络暴力严重破坏了现实生活的民主秩序和法治公信力。伴生对网络媒体的过度依赖,面对多样、重复、分割的信息选择价值理性缺失,认知批判的主流权威被消解。endprint
(二)后喻文化谁为牵引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项关于代沟问题的研究》提到后喻文化,指长辈向晚辈学习。当代大学生热衷新媒体,高兴趣度,弱社会化,教育反哺消解了教师的权威,但当今文化生态伴随视觉文化、娱乐文化、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的冲击,出现庸俗、低俗、媚俗三俗现象以及表面化、反智、反主流倾向,导致引领无力、监管缺位的结果,因此调整正哺、走向互哺,是教育工作者应做出的选择。近年来微博、微信、手机媒体形成的微文化生态和指尖文化样态,使信息传播途径简单多样、价廉高效,易引发情绪激化和群体效应,正如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谈到“公众在信息传播只关注自己选择的或带来愉悦的而作茧自缚。”对传统文化的冷弃与西方舆论传播叙事生活化的冲击,使教育主客体的文化自觉被削弱。
(三)微传播日常化是小确幸还是小意外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在微信朋友圈有了演示的“剧场”,有意识地符号美化渐趋失控,主体意识被圈养、被绑架,即时的自我丧失、辨析混乱是主体网络异化,丧失公允心和独立思考能力、责任感和文化底蕴的表现。融媒体时代选择信息的前提是认知自我,浅显、密集的碎片化微言吞噬伟大理想,泛娱乐化和粉丝经济主导的思维理路干扰民族文化的身份意识、大众文化的寻根意识,感性膨胀、沟通错位、丧失正面榜样的感召将无法对抗西方争夺话语权。意识形态的排他性要求赋予主流意识形态贴近生活的观念诠释、情感逻辑和社会心态,而价值开放将个体边缘化,丧失集体凝聚力,主流价值迷茫不能满足多元文化建设的向心协同。
四、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实践突破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遭遇诸多现实困境,实践中应思考如何让学生成长与高校自身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从政治文化、传统文化、流行文化视角汲取精神给养,加强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引领,以丰富的实践活动拟态涵养,使青年学生在情感、心理上有选择的归属。正如卢梭曾说,“教育的艺术就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艺术。”
(一)搭建网络平台,重视利用自媒体环境
自媒体环境的价值遮蔽、多选择的不确定,对应要求对青年自组织的建设和培养,搭建网络平台,守住网络宣传阵地。倾听学生内在声音,挖掘潜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娱乐学习、评论沟通能力,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加强教师队伍的网络舆论引领能力,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机制。
1.宣传——思想引领。利用共产党员手机报、国务院客户端、光明日报公众号等平台坚持正确发声和舆论导向,捍卫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宣传阵地效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众事件公议、时政热点热议、个人感触随议。紧跟时政热度,对党中央重要会议及讲话做好解读;对新鲜网络语词高度敏感;对于热点聚焦的新闻事件、文化现象等,一事一评或一事多评,引导学生发表见解深度思考、逻辑清晰,避免以讹传讹,不自觉地将负面意向渗透传播。关注网络舆情,有效防御应对。利用网络媒介及时关注动态与互动,帮助学生疏导情绪、排查隐患、澄清问题、化解矛盾、有效干预,建立平等、尊重、真诚的交流。
2.组建——新型管理。针对网络时代学习方式和社交方式的变革,因势利导,授人以渔,打开学习视窗,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布资源,掌握数字资源共享和下载渠道,建立学习兴趣群组,共享电子书籍、期刊、报纸、学习软件、视频及PPT课件等,鼓励大家广泛、随时、开拓学习,时间管理碎片化,知识积累体系化。便捷发布通知公告等,班情管理透明化、监督长效化。利用微信、QQ群、网络日志等,运用青年学生流行词汇,进入微文化生态。用科学价值观和先进文化观,引領组织特色主题班会,构建校园文化格局,引入情境教育、情感教育、生命价值教育、隐性教育,推动共青团组织对青年学生的引领,共享优势技术和资源,组建科研与社会调研兴趣小组,以赛事促新风。
(二)文化载体再选择,艺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传播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感召与向心力的培育。从文化输出与对外传播的角度思考,大众文化载体提供感官与信息娱乐的同时,有效利用媒介资源传导文化价值,引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主流价值教育应跟随学生兴趣点,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进行精神消费,完善主流价值观建构,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多元文化素养。
1.吸取多种文化优质因素
从政治文化视角看,西方各种主义思潮的影响、价值观的强势输出、话语权的剧烈争夺恰恰引起受众青年学生的警惕以及对主流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积极探寻,其行为与结果引发悖谬。从传统文化视角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历经时光打磨、传承创新留下的价值体系、行为操守、道德典范是民族精神的滋养根基、是中华魂的固本溯源,将经典文化的价值意蕴古为今用,正是民族文化复兴的根本路径。从流行文化视角看,结合消费经济视觉的现代性、时尚性,引入对个体情怀关注的觉察力、敏感度、着力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生命力,使教育主客体有效沟通提升对文化建设的广泛参与度。价值引领过程中,借鉴不同文化载体的积极因素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引入仁孝、爱国、天人合一和谐观、和合的文化观,尊重草根阶层的批判发声,有效输出讴歌励志、勤奋的社会价值观念。
2.加强“六位一体”文化建设
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内涵建设。第一,政治文化建设。重视党建工作,对支部成员进行系统的知识教育与特色实践锻炼,捕捉不同时代的政治主题进行舆论造势,在班级、公寓、社团、虚拟群体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讲座、座谈、读书会等,提高其政治素养和觉悟,用红色资源精神补钙。第二,班级文化建设。规范班级制度,系统培训班委。第三,学习文化建设。专业与拓展紧密联系,入学教育、专业介绍、经验交流、总结奖励塑学风,制定规划、阶段分析、带领帮扶,师生勤互动。第四,寝室文化建设。开展寝室卫生评比和文化装扮活动,发挥生活园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五,就业文化建设。分层次、个性化指导相结合,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第六,心理文化建设。鼓励学生休闲时间积极参加各种论坛讲座,加强知识辅导,以心理剧做代偿体验与励志教育,重视人文学科的情感价值。endprint
(三)充分社会实践锻炼,拟态涵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运用榜样教育、养成教育、经验教育、过程管理等方法,结合国情、校情、亲情、友情、社情开展一些服务社会、接地气、爱人民的志愿公益活动,为青年学生提供生存体验代偿,将民族文化、时代精神、社会要求融入理想信念,落实于具体实践。
1.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特色能力培养,塑造核心竞争力,注重拓展知识视野,培养创新、组织管理能力。发挥班级骨干的示范作用,榜样选取多样化、生活化,选拔规范化、常态化,宣传推广化、科学化。区分个体和团队。帮助学生创新思维、改变视角,抓住矛盾本质,学会逆向、发散、动态、辩证、灵感、借力、换位、妥协、求己、阳光思维,科学管理时间与情绪,增强责任心和意志力,将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并轨,培塑身体力行的实践精神。采用现实、虚拟空间转换的学习方式,用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后现代多元价值判断,用诚信友爱的朋友圈营造幸福和谐的社交关系。树立团队意识,引导班委以政治素养、知识储备、能力素质做后盾,自我完善与发展。
2.感恩教育促养成
以朋辈、家庭、社会为抓手,开展感恩教育,促成养成教育的实效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里,学到知识,收获友爱,提升能力。培育互联网思维要求的慎独精神,树立典型团体。积累校友资源,将信息资源和教育知识对接,为开展学业、就业规划开阔思路。定期组织专业内科研学术、党性淬炼等方面的交流,高年级向低年级传授经验,发挥朋辈的传帮带作用。利用网络媒介与家长联系常态化,助力个体成长,更好因材施教。家、校、社会联合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创造良好、宽松的成长环境,为其树立人生目标和全面成长成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实践公益育新知
通过社会实践,如公益劳动、服务基层群众进社区、“三下乡”调研或者利用纪念馆、展览馆、革命基地文化资源等,体察国情、社情、民情,把握时代特色,实现形式多样的自我教育、管理。以大学生假期社会调研活动为载体,将青年学生个人理想与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社会责任相结合。公益志愿服务面向基层群众,有校园清雪、清理校园垃圾等义务劳动;有支教宣讲、港城马拉松等志愿服务,有为帮助孤儿、留守儿童、失独老人发起的爱心捐赠、义卖等,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真正服务社会接地气。
五、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凝练,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是应对全球化经济浪潮、后现代各种思潮的精神支柱,是引领价值认同、文化自觉的民族之脊,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论语·子路》提及“仓廪实而知礼节”,从墨子的“兼爱非攻”到康有为的“天下大同”到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倡导了“德治”“和为贵”思想,《尚书.五子之歌》提到“民惟邦本”,《荀子·性恶》提出“隆礼重法”,《礼记·大学》强调“格物致知”“修身至善”等。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道德根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诸子百家、和合文化的智慧傳承在当今仍是时代呼唤、满足世界的诉求。着眼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影响力式微表象,深化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意义,营建网络时空新态势下民族精神共同体,针对多层次要求,面向个体差异,加强青年自组织归属认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神内核与环境生态的协同,捕捉虚拟空间教育增长点,将话语权建设融入日常生活,赋予大众文化“日常生活”的烟火气,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实效性和蓬勃感染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2]凯斯·R·桑斯坦/毕竞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3]王升.教学策略与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罗生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机制创新[J].教育科学研究,2017(3):52-55.
[5]苏宝芳.核心价值观:大国崛起的精神支撑[J].人民论坛,2017(6):136-137.
[6]张宗峰,焦娅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认同机制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7(1):57-62.
[责任编辑:史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