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模式的分析

2017-09-06郭宏赛

青年时代 2017年22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模式互联网+

郭宏赛

摘 要:自“互联网+”规划提出以来,各行各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信息化建設、网络结合发展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与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需明确认知到“互联网+”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掌握“互联网+”给予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处理,用以发挥“互联网+”模式优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模式;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引言

高校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承担着艰巨的育人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价值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互联网+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二、“互联网+”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推动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改革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从学生生活、学习、社交、娱乐等各方面得到渗透与发展。在此背景下,学生思维、价值观受网络的影响巨大。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基于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有效发展,通过利用互联网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有效增强教育的开放性与创新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通过“互联网+”思路进行教育引导,对提升学生信息识别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保证了学生网络环境下信息应用大安全性;通过网路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有机结合,避免了负面信息对学生思想的影响[1]。从而可见,“互联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改革。

(二)增强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在传统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侧重于通过“面谈”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而这种方式对于处于叛逆期、强自尊心时期的大学生而言,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加之多数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较为繁重,与学生面谈的时间与机遇相对较少,从而减低了整体工作效率。而基于“互联网+”模式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可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降低学生面谈压力,引导学生内心真实情感与思想的表达。与此同时,辅导员通过互联网平台,如微信、腾讯QQ等可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及时性与实效性。此外,互联网中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为辅导员教育内容的强化,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支持,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教育内容更具灵动性、生活化。

三、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互联网时代下,数据信息呈现出多元化、大规模化发展。在此发展趋势下,网络环境中充斥着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与意识形态,如主流思想、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等[2]。在各种思想观念与意识形态冲击下,大学生思维与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在其影响下,学生的行为与态度发生了改变,导致大学生出现网络言行放纵、价值观模糊、随波逐流等问题的产生,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难度。

与此同时,互联网在为人们生活、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虚拟性、便利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降低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性。大学生已经成为“低头族”的重要成员。长期以往,互联网大大降低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由于互联网的隐匿性较强,在相对自由的互联网舆论环境下,大学生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学生法律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严重缺失。加之网络环境的不可控制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不利于学生思想状态的全面掌握与有效引导。

四、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措施

(一)在“以生为本”理念下,提升教育创新性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世界观,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与道德素养,实现大学生主体的重塑。因此,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学生根本诉求出发,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下,结合学生生长特点与用网习惯,进行教育内容、方式的创新[3]。例如,通过建立网络课程、网络社团、网络专题研讨会,提升学生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通过建立“易班”,即综合性网络社区,实现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开设多元化教育课程,如网络伦理学课程、法学课程、网络传播学课程以及网络自主研发实践课程等,实现道德教育、人文教育、审美教育在“互联网+”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渗透,培养学生网络素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增强学生创新创造能力。

(二)注重自身教育能力与水平的提升

有上述分析可知,“互联网+”模式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机遇与挑战。因此,高校辅导员应明确认知到“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在抓住机遇的同时,将挑战转变为动力,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保证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例如,高校辅导员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水平,保证信息技术在教育工作中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丰富自身思想真实教育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实现思想政治基础知识在网络教育中的有效体现,保证所创设的教育内容具有实效性、及时性、创新性等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教学活动讨论的自主参与性。

五、结论

总而言之,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已成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需求。因此,高校辅导员应明确认知“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在不断学习中掌握新教育教学方法,实现信息技术在教育活动中作用的最大化发挥,从而提升工作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月磊.“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

[2]曹文泽.“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践和创新——对高校“易班”网络思政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6,12:8-10.

[3]张巍.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30:7-9.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模式互联网+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