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成功要素分析

2017-09-06胡希茜

青年时代 2017年22期
关键词:牡丹亭昆曲传承

胡希茜

摘 要:中国传统戏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更具代表性。2004年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主持制作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的巡演,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本文主要通过对青春版《牡丹亭》成功的具体分析例如:剧本的改编、舞美的设计、演员的选择等方面,探讨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进一步增进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喜爱。

关键词: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传承;创新

一、昆曲《牡丹亭》与昆曲青春版《牡丹亭》

(一)昆曲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魅力

昆曲又称“昆腔”(昆山腔),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地区,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被誉为“百戏之祖”。她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昆曲揉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以鼓、板来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的经典剧本十分丰富,例如: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清代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及孔尚任的《桃花扇》。明代初期,周玄帏在《泾林续记》中曾记载朱元璋召见昆山107岁老人周寿谊时问:“闻昆山腔甚嘉,尔亦能抠否?”可见当时昆曲已具一定影响力。

起初昆山腔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万历末年流入北京。昆曲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昆曲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则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

(二)从昆曲《牡丹亭》到昆曲青春版《牡丹亭》

《牡丹亭》是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的是千金小姐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传奇爱情故事。它与汤显祖所著的《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牡丹亭》更是与《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戏剧。汤显祖在该剧《题词》中写道:“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昆曲《牡丹亭》讲述的是:南安富家千金杜丽娘,一日去自家后花园游玩,春色沉醉,不觉小寐。梦中见一俊朗书生(柳梦梅)持柳枝而来,两情欢好一晌温存。梦醒后怅然若失,感念成疾,不久便因重病而亡。弥留之际嘱咐丫鬟春香将她葬在后花园梅树下,将其自画像藏于太湖石下。千里之外的柳梦梅亦梦有所感,因进京赴考途径南安,抱病淹留,机缘巧合拾得杜丽娘自画像,一见倾心,日日思念 。一日,杜丽娘魂魄跨越阴阳前来与柳梦梅相会,以幽魂之身荐枕于柳梦梅。二人情到深处,杜丽娘托出实情,柳梦梅痴心一往,掘坟救杜丽娘回生,二人终成眷属。

二、青春版《牡丹亭》剧本的成功改编

(一)对传统剧本遵循“只减不增”的原则

在各种戏剧因素中,剧本是基础,是统摄全剧精神、赋予其思想活力,表现作者精神领域的核心所在。编者在汤显祖的原著上,是整理而不是改编,完全继承了原词,经过精心梳理,创作了以“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为核心的青春版《牡丹亭》,完整的体现了汤显祖原著“至情至性”的精神。《牡丹亭》是个包涵了极为丰富的可演绎性,蕴藏着极强的审美张力的剧本,因此可供上演的剧本在改编时所遵循的艺术原则应是保持其案头文学的艺术精神。

因为在改编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是在三个层面上分别有所側重,因此改编后的剧本大体上分为简本和繁本两类。简者只保留了一些主要场次,繁者则保留了大多数场次;简者略加连叠,繁者则在细节上进行了精心修改。因此,白先勇等讨论出一个重要原则:只减不增。“只减不增”并不是凭空删减,而是在情节联贯,结构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删减。由于整部戏被分成了上、中、下三本,分三天上演,所以经过删减过后的上、中、下三本势必都是具备了独立的内容及各自的精彩之处。

(二)用现代的理念演绎传统的剧本

白先勇对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一方面是要尽量保持昆曲抽象写意,以简驭繁的美学传统,另一方面则是要适当利用现代剧场的种种概念,来衬托这门古典剧种,使其既适应现代观众的视觉要求,同时亦遵从昆曲的古典精神。为了青春版《牡丹亭》的完美创作,白先勇集合了台湾一流的创意设计家,共襄盛举,一同投入到这项浩大的文化工程中:著名电影导演王童应邀为青春版《牡丹亭》担任服装和美术设计,著名编舞家吴素君精心编舞,其中以三段花神的舞蹈最为精彩,充分展现了昆曲典雅细致之美。

青春版《牡丹亭》经过白先勇和苏州昆剧院的重新策划和演绎,以及现代声、光、电技术的运用,让人们对中国传统戏曲有了全新的认识。《牡丹亭》既保持了昆曲风格上的传统,同时又赋予了其现代、青春的面貌。

四、青春版《牡丹亭》服装、舞美的成功演绎

(一)青春版《牡丹亭》服装的特色

青春版《牡丹亭》与之前所演出过的传统版《牡丹亭》相比,第一印象就是传统版中的服装不如青春版的讲究。传统的戏服大多颜色深,较为暗沉;花旦服装以大红大紫居多,显的驳杂;服装面料大多用的是一般的布匹,穿的时间久了会起皱,且略显身段僵硬。而青春版在服装上做到了突破传统、所有演员的服装一律重新量身定做,用的都是极好的面料,颜色刺绣均是手工制成,花神服装上的图案都是用画笔一笔一笔画上去的。

(二)青春版《牡丹亭》舞美的特点

青春版《牡丹亭》在舞美设计上为了使昆曲的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接轨,白先勇集合了集合了两岸三地的专家出谋划策,充分利用了“空舞台”的设置,最大限度上拓展了演员们在舞台上载歌载舞的虚拟空间。在舞台设计上创作人员大胆使用了白色作为底色,灯光上予以配合,舞台地板打破了传统地毯,利用灰色调地胶作舞台。这个大胆而绝妙的构想,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这不仅使得整个舞台展现出了一种简约淡雅的气质,而且还造成了某种特殊而微妙的效果:整台剧就像是在苏州古典园林的一面粉墙上映照着演绎着人间的离合悲欢,还如同在洁白的宣纸上作画,描摹着世间万象、儿女情深。除了在舞台效果上加入了现代的声、光、电技术之外,在道具设计上更是费尽了心思,就比如各出中,桌椅套上的刺绣就各有不同。

五、结语

将审美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一个思想类型来看,应当区分不同样式的审美主义。 现代性的审美主义与传统戏曲审美的关系不是相互抵触的,而是和谐统一、密不可分的。但遗憾的是,今天的传统戏曲审美与基于现代性的审美观念之间并未达成这种有机的统一。

科学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前进,人们的思维方式活跃、生活节奏,也不断的以新的方式出现。这就确定了任何艺术都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随着客观环境变化而变化,没有永存的程式,更没有不变的审美习惯。

猜你喜欢

牡丹亭昆曲传承
牡丹亭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
读《牡丹亭》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
药名戏与《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