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地方资源 助力立德树人

2017-09-06姜伦

教育家 2017年28期
关键词:阜阳东坡进校园

文 | 姜伦

发掘地方资源 助力立德树人

文 | 姜伦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社会,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更加频繁而激烈,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它的力量在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校园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重要举措。

东坡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

苏轼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不仅是诗词文赋的顶级大师,还是丹青妙手、书界名流、酿酒行家、烹调大师、养生专家,堪称“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曾被林语堂先生赞为“不可无一、难有其二”的旷世奇才。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苏轼都是一位璀璨耀眼的明星,他的辉煌成就和巨大影响力深受认可和推崇。

纵观苏轼的一生,犹如“大江东去”的浪涛,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人生道路颇为曲折,命运大起大落,一会儿位置显赫,一会儿跌落谷底。虽屡遭贬谪,却乐观豁达、奋力向上,没有一般士大夫那种随物悲喜、注重名利、自暴自弃的消极思想。无论是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扬州等地,还是被贬黄州、惠州,甚至到荒蛮的海南儋州,无论生存环境如何艰苦,他总能及时调适心境,以积极的心态处世,做好父母官,为民请命,造福一方百姓。不仅留下了那么多优秀的文学精品,更是给后人树立了一座伟大的丰碑!其“勤奋博学、乐观向上、清廉正直、仁爱豁达”的东坡精神中,饱含着坚贞不屈、百折不挠、胸怀坦荡、坚守节操的文化力量,令人景仰。

弘扬东坡精神有助于青少年发展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是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如果不重视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民族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么我们培养的将可能是“有自由没自信,有自信没自尊,有自尊没自强”的一代,将可能是“有智商没智慧,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化没修养,有生命没热血”的一代。

东坡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勤奋博学、乐观向上、清廉正直、仁爱豁达”的东坡精神正是呼应了时代的召唤,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落实“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一剂良药。

东坡文化也是阜阳地方文化的精华

欧阳修在其《思颍诗后序》中对阜阳的风土人情赞誉有加“:土厚水甘风气和,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古之阜阳,曾吸引许多贤臣名相、文学巨匠争相前往。代表中华传统文化高峰的一代宗师苏轼,就曾先后两次在阜阳生活。熙宁四年(1072年)秋,苏轼赴任途中,邀弟弟苏辙一起到颍州看望致仕后居住在此的恩师欧阳修。这是北宋两位文学巨匠唯一一次京外“会师”。

客居近一个月,与恩师诗酒唱和,促膝话旧,田间、湖畔荡漾着他们的欢声笑语,陪同乍卸公职稍嫌孤寂的恩师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也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苏轼一生勤政亲民,爱颍尤甚。二十年后的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坚乞朝廷外放颍州,终如愿以偿,在任虽仅几个月,对颍州贡献极大:修清河,建三闸,浚西湖,除匪患,重教育,体民情,开仓救灾,拒开八丈沟……流传着许多仁爱亲民、清廉正直、尊师重教的故事。公务之余,笔耕不辍,写下了100多首赞美颍州的诗篇,在颍州史上留下了光照千古的一页,这是阜阳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像苏东坡这样的人间奇才,有缘担任老阜阳的“市长”,并做出突出贡献,无疑是我们阜阳之大幸;那句流传千古的“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的“广告词”就是苏轼爱咱阜阳的最好证明,阜阳人民应当永远感谢他。因此,传承东坡文化,弘扬东坡精神,对阜阳来说就更加必要。

适逢“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之良机,为顺应时代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以“东坡文化”为切入点,让“东坡文化进校园”,也是阜阳教育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把东坡文化作为地方特色文化,通过校园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对落实“立德树人”,加强思想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发展素质教育,都意义重大。

挖掘地方资源,传承东坡文化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东坡文化博大精深,东坡精神丰富深刻,他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困境、顺境均可实现人生梦想。从苏轼“宦海沉浮、穷达多变”的故事和诗词文赋中,充分挖掘东坡精神的内涵,让东坡文化走进校园,进入课本,深入课堂。教育学生像苏轼那样“俯仰自适天地、荣辱笑写人生”地乐观做事,乐观生活,珍爱生命,笑对人生。通过学习,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既能提升文化素养,又能陶冶情操。

东坡文化进校园,就是以“传承东坡文化,弘扬东坡精神”为宗旨,充分发挥学校“立德树人”主渠道的作用,把东坡文化作为教师教学的资源、学生学习的资源以及学校特色建设的资源;把东坡文化的精髓落实到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学之中。通过打造特色校园,营造浓厚的氛围,开设校本课程;编写校本教材,丰富课外生活,开展主题活动……多管齐下,多法并举,让东坡文化进校园,入课堂,烙心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成为学校贯彻“立德树人”和新课程改革的助推器,受益于师生,进而受益于教育,受益于社会。开设东坡文化校本课程,让东坡文化进课堂,重要的是注重将东坡文化有效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赏东坡、学东坡,让每个学生时时处处接受东坡文化的熏陶,让学生置身于“东坡好课堂”,主动、积极、快乐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应成为教学的主旋律,既要展示浓浓的东坡文化元素,又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民族复兴、成就中华梦想的必然选择。“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一项明智之举,“东坡文化进校园”更是智慧的选择。从教育战略上看,对促进社会文明,实现中华梦想,意义深远。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阜纺小学)

责任编辑:吴丹

猜你喜欢

阜阳东坡进校园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合肥至霍邱至阜阳高速公路今年开建
安徽阜阳颍上:“产业花”结出“脱贫果”
东坡诗元代接受论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
商合杭铁路阜阳西站信号系统特殊点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