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崔铭:研究苏轼是幸运也是享受

2017-09-06周彩丽

教育家 2017年28期
关键词:苏轼传统文化

文 | 周彩丽

崔铭:研究苏轼是幸运也是享受

文 | 周彩丽

崔 铭湖南南县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著有《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合著)、《欧阳修传:达者在纷争中的坚持》(合著)等作品。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崔铭20年前开始研究苏轼,发表多篇研究论文,与王水照先生合著的《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已先后重印十多次。对于研究苏轼带给她的影响,崔铭结合苏轼的诗句如此评价:“‘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研究苏轼、写作《苏轼传》,全面地阅读和学习有关苏轼的各类文献资料,于我而言既是一种莫大的幸运,也是一种绝美的享受,真的就像登上了一座人类精神文化的高塔,得以眼界大开,深切领悟到人类心灵与智慧的博大精深与难以企及的高远境界。”

研究苏轼有何意义?东坡精神有何价值?如何深入传承传统文化?崔铭教授就这些问题谈了她的看法。

苏轼是古人亦是今人

20年前开始研究苏东坡时,崔铭不会想到他会影响自己至深。

1997年,崔铭拿到博士录取通知书后前往导师王水照先生家,王水照先生是苏学专家、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恰好有出版社邀请他撰写《苏轼传》,王先生便提出让她一起合著。

此前崔铭仅仅是读过一些苏轼的诗词文章,对苏轼还没有特别的兴趣,研究工作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循着这些资料,崔铭走进了那片深广的“苏海”。苏轼的传记越写越有意思,越写越喜欢苏东坡这个人。他胸无城府,口无遮拦;他多才多艺又幽默风趣;他有刚直不屈的风骨,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快写完时,崔铭对朋友说,资料中呈现出来的苏轼,她能领会百分之一,但能传达出来的又只是其中的百分之几十。这就好像那片海里她汲取了几片浪花,呈现出来的只是几滴海水。

后来崔铭转而去做其他研究,但研究苏轼却在她生命中打下烙印。生活不惬意时她就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来激励自己,现在特别喜欢《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等作品。“明月如霜,好风如水”,她吟咏出声,人到中年,对生活有了更多的领悟,对一些悲喜得失有更加圆融的观照,便更加懂得苏轼。

最近三十年,苏轼研究全面复兴,成为苏轼研究史上的第三次高潮。谈及研究苏轼的意义,崔铭从两个方面来阐释。一是她自己深有体悟的、苏轼与现代人的契合。“苏轼是古人也是今人。虽然苏轼生活的年代距离我们今天已经将近1000年,但是生活的基本形态或境遇和今天是一样的,如得失祸福、升沉顺逆。如果说,相当多的人在生活的打击和磨砺之下,思想和性情多少会有些扭曲,失去本心,而苏轼则显然是一个例外,尽管他经历了许多次荣辱、祸福、穷达、得失的巨大反差,却始终保持着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这对于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巨大的现代人来说,无疑很有启示意义。”

从宏观角度来看,崔铭认为研究苏轼对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当代文化创新以及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今中国经过了近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但是,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强国,光有经济总量和军事实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创新和民族复兴的基础和前提,而苏轼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个罕见的全才,是人类知识和才华发展到某方面极限的化身,中华文化方方面面在他的身上都有体现。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最富亲和力的形象代言人。”

时代呼唤东坡精神

这个学期,崔铭给人文学院一年级本科生上中国文学史,讲到苏轼在北宋中后期的新旧党争中,因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受到两党打击排挤。

课后,有位学生提问说:“老师,我不明白苏轼为什么这么傻?”学生虽然已经被苏轼感动,但是按照他所接受的教育、所建立的价值判断,仍然认为苏轼这样的人是很傻的。

0~2岁组、2~3岁组、3~6岁组中2个亚组患儿治疗前发育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0~2岁组、2~3岁组、3~6岁组中2个亚组患儿按不同方案分别治疗3个月,联合干预组患儿发育商评分均较康复治疗组提升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0~2岁组中两个亚组经不同模式治疗3个月后发育商提升水平均明显高于2~3岁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3岁组中两个亚组经不同模式治疗3个月后发育商提升水平均明显高于3~6岁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崔铭对此已不诧异。

这个学期,她给中文系学生上专业选修课中国古代作家研究,预先设定一系列课题,学生分组进行选题、文献研读和讲述。其中一组学生讲陈师道。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在新党执政期间,他因为与苏轼一样不认同王安石新法,不肯参加科举考试。对宋代的读书人来说,不参加科举考试就等于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谋生手段,所以他非常贫穷,以至于没有办法养活自己的妻儿,只好将老婆孩子寄养到岳父家去。

学生在讲到这一段的时候,觉得特别不能理解,说陈师道对妻儿不负责任。

拒绝崇高,解构价值,重“小我”轻“大我”……有些大学生沦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崔铭认为教育和社会对此都负有责任:“现代社会的某些价值导向有问题,急切地追求权力名望地位,对于成功的定义过于狭隘。社会风气与教育互相影响,有些教育工作者可能自己就还得再受教育,因为我们的有些观点可能就在误导学生。”

于是,不由得感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人文精神失落。“我们都很喜欢陈寅恪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但实际上这也正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苏轼的人生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这十个字。他敢于坚持自己的立场,始终以国计民生作为考量,绝对不肯向任何权势低头,不为个人利益得失而随波逐流。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这些年来,人们为了评职称,为了赚钱,为了名声,有多少丑闻出现!就是因为被功名利禄、金钱地位、名声所绑架,没有了自由的思想,没有了独立的精神。”

崔铭认为,苏轼身上有很多当代知识分子应该学习的精神品质。

“他身上有深切的人文关怀。他以一种博大的心胸去爱人,即使是与他毫不相关的人。”崔铭举了两个事例:在杭州任职时,苏轼建立了安乐坊——中国古代最早的面向普通大众的公共医疗卫生机构。贬谪黄州时,苏轼听说很多人家因为养不起孩子,在婴儿出生时以冷水浸杀。得知这一情况,苏轼难过得吃不下饭,和当地的朋友们一道成立民间慈善机构——育儿会。崔铭说:“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充分体现了苏轼的仁心厚德。作为知识分子就得有这种仁爱之心。”

苏轼的超越精神也是崔铭极为推崇的。“苏轼一贬黄州,二贬惠州,三贬儋州,越贬越远。但是苏轼能超越苦难,在逆境中跳出自身反观自身,他在这三个地方,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三个贬谪时期,也成为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期,正体现出他超越苦难的精神。他也一度飞黄腾达,几月之间由一个被贬的人一跃而成三品大员,但是他又能超越富贵之上,在权力和名望面前始终心境平淡、荣辱不惊。”

传承传统文化不应是一场运动

近些年来虽然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遍地开花,蓬勃开展,但很多学者指出,这种学习传承有些只是浮于表面。如何向深层次迈进?崔铭给出的答案是:“分清优劣,辨清真伪,用心品读,知行合一。”

崔铭认为,传统文化丰富驳杂,有精华,有糟粕,这是由时代局限性所造成的,所以传承传统文化要分清优劣,辨清真伪,一定要避免沉渣泛起的情况,尤其要警惕那些专制、残暴、腐朽的文化因素。崔铭说:“比如前段时间受到许多网友集体声讨和抵制的所谓‘女德’,这就是腐朽没落的文化,有很多这样的东西都在传播。”

有些文献资料在长期的流传中真伪难辨。有一年海棠花开的时候,朋友微信转给崔铭两首海棠诗,说是苏轼写的。一首崔铭读过,另一首有“一树梨花压海棠”之句,虽广为流传,但崔铭认为是伪作。“为什么敢如此肯定,因为这首诗格调低俗,它的表述方式完全不符合苏轼的写作习惯。苏轼虽然很喜欢开玩笑,但即便开玩笑也是‘雅谑’,有境界,有品格,有学问,而不是低级趣味。”朋友听崔铭一说,赶紧去查,果然早就有学者证伪过了,这根本不是苏轼写的,而是后来的人冒名。

崔铭说:“ 这就属于伪文献,所以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辨析,去伪存真。学术界一直在努力,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这些成果要最终能够为大众所知、所了解,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文化传播者来做工作。因为专业的研究者最多就是在大学里面上上课,与大众文化的距离比较远,如何把专业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带有普及性的知识、思想,教育工作者和文化传播者是重要的中间介质。”在弄清了学习什么、传承什么的问题之后,第二步是用心品读。

“我不主张把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变成一场运动、一种时尚,因为运动和时尚往往是一哄而起,流于表面,而且它是急功近利的,这样就难免使传统文化沦为工具或者装饰。

“不应该将传统文化完全知识化,而应该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有些人懂很多传统文化的知识,对传统文化很了解,但是他们没有尊重,没有热爱,没有敬畏。有知识不等于有修养,只有尊重和热爱,才能以文‘化’之。

“要以向善之心、求真之心、爱美之心来学习传统文化,而不仅仅是以吸收知识为目的。南宋诗论家严羽曾说:‘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泪满襟,然后为识《离骚》。’这里所谓‘真味’即是作家充盈于字里行间的生命之气,当我们‘歌之抑扬,涕泪满襟’之时,便已超越了语言艺术形式的层面,超越了知识的层面,而深入到作家的人格境界。”

温温柔柔的声音,听起来却无比坚定,无比有力量。

最后是知行合一。读经典所受到的教育和感动,依然还只是停留在认知的层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我们真正好之、乐之的时候,就会起而行,就会落实到为人处世的日常生活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才真正开始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苏轼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从善如流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