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领新教师专业化成长

2017-09-05张希林冯利娜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5期
关键词:引领成长

张希林++冯利娜

摘 要:身为一名新教师驾驭好课堂是最至关重要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扎实高效地上好每一节课。然而,上好一节课容易,能坚持上好每一节课,确实许多教师做不到,新教师更是如此,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平时,一节研讨课、观摩课、评优课,不管怎样,只要是打了提前量的,这样的课一定上的不错。轮到我们随堂听课、推门听课时,情形却是大相径庭:很多新老师紧张忙乱,语无伦次,主次不分……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这只是单纯的上课技巧的问题吗?一声声扪心自问后,我觉得自己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去改变这种情况。带着责任与信念、坚守着教导主任的职责,我越发感觉到了自己的任重道远。经过近一年的实践与探索,走过了迷茫和挫折,我感慨其中的沧桑,同时也惊喜其间的收获。在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中,我体会到要想使新教师更快的成长,可以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关键词:引领 新教师专业化 成长

一、不畏浮云遮望眼(明确导向,树立目标)

有明确的目标、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优秀教师最起码的标志,也是老师们作为的不竭动力。俗话说: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有必要也值得在导向上给予新老师必要的引导,有必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这样的思想渗透,更有必要花更多的心思为新老师们树立高远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而努力做好一切可以做的努力。

二、宝剑锋从磨砺出(实践锻炼,正视压力)

有目标,行动就会变得积极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充分的相信:没有不可改变的教师,只是我们缺少改变的招数。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在自己心里做到有数(术),其次就是想方設法的给新教师们适当多一点的“压力”,增加多一点的“担子”,不管是课题研究,还是撰写文章;不管是评优课,还是展示课,多承担就一定收获的多、懂得的多。让新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促进提升。

智慧来自于实践,诸多的实践会压倒的只是弱者,站起来的一定是我们教育人的骄傲。

三、经年檐雨穿磐石(勤学苦练,厚积薄发)

伟大的哲人曾经说过“读书,不能增长人身体的高度,但是可以增长人的宽度。”作为一名新教师,更应该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然后把学来的知识再应用于课堂教学。以往经常听人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而现在的形势是,自己不能光有一桶水,而应该是一溪活水。所以,我们有责任想尽一切可行的办法使新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学习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基于此,新教师要厚积,积累自己鲜活的文化知识、理论知识,积累自己思考出来并应用于实际课堂的成功经验,因为鲜活的文化知识、理论和丰厚的经验才是我们做一个称职老师的底气。

只要用心去做,和新老师讲明道理、分清厉害,必要时也不排除硬性要求,最终达到使新教师拥有丰厚内涵的目的,只有这样我们的小学教育这块平凡天地才会有别样的风景。

四、奔驰见骏马,竞争出人才(比武竞争,搭好平台)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有些人不是不行而是缺少展示自我的平台。那么我们就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新教师们多创造这样的机会。通过基本功竞赛、课赛、理论考试等等多种形式的竞赛考试,给新教师们搭设好舞台,使新教师参与其中,展示自我,让新教师在活动中成长,在竞争中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完善自身的目标,提升自己的品味,让活动真正起到促进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

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架设台阶,更进一步)

校内毕竟只是一个小舞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我们人所共知。要让新教师们真正的有所发展,还必须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着得眼高一些。由此,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我们都要高度重视。把握好任何一次机会,让新教师把每一次机会都当作最后一次机会去对待,投入最大的精力,争取取得最大的成果。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尽可能的为新教师们向上级主管部门多请示、多架设这样的台阶,使其在活动中不断迈向新台阶。

六、为有源头活水来(立足理论,撰写文章)

新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很多人疲于在写作上做文章。然而,就是这些有着十足灵气的文章才是教师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学校要重视新教师写作能力的提高,关注其科研过程和写作成果的推广,健全教师优秀文章奖励制度,建立优秀文章集,开展优秀论文评奖等活动。鼓励新教师积极参与,勤学善思。新教师们的文章也不一定全是经典,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案例,简单的随笔等等都可以积累甚至推广,要消除新教师写作的心理障碍,从有文章可写再到乐于作文是需要过程的。使写作成为新教师们茶语饭后的乐趣,应该成为我们始终努力的目标之一。

另外,像榜样引领,树立模范等诸多策略都是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提高新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教学领导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的坚持,更需要我们细心引导,把握方向,关注他们的每一个第一次。

在促进新教师专业化成长这一问题上,一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目的无一例外的统一,因为这是教师发展的趋势,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重点课题。当然在这一问题上我的想法可能很浅显,我深知:革命尚未成功,但我相信一句话: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参考文献

[1]洪明著.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2]徐红.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性质与特点[J].教育科学研究,2011(11).

作者简介

张希林(1981.01-),男,汉族,吉林省东辽县,大学本科学历,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安石镇第二中心小学校 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冯利娜(1982.01-),女,汉族,吉林省东辽县,大学本科学历,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辽河源镇第二中心小学校 二级教师,主要从事教学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引领成长
让生活智慧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生活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市场经济关系浅析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从身体美学角度分析《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成长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有容乃大:学术期刊编辑成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