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高职生的重要性

2017-09-05云海阳

未来英才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观心理问题

云海阳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助于端正学生的择业观、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以及有助于预防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三个方面介绍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高职生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高职生;就业观;心理问题

在高职教育发展中,人们关注的不单单是重视培养的数量,同时还更为关注培养的质量,即高职教育所培养的高职生是否可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符。尽管不少高职院校在对培养的质量上十分的重视,然而在现实当中,却依然存在一些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或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学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學条件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原因,不能达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学生个人的原因。而就学生个人原因来讲,主要在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不认真不努力,没有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学生中绝大部分没有学习动力,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不能对自身现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明确的定位,更不知道自己将来该如何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人生目标、缺乏适合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对于高职大学生认识自身的实际情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而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具体来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对于高职生的重要作用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助于端正学生的择业观

由于缺乏择业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不少高职大学生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跟着感觉走”而盲目从众。还有的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片面追求实惠,过于看重工资收入、住房待遇,而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与所用对口,是否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则考虑得较少。他们图的是生活安逸,工作没有压力。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已越来越激烈。那种存在不思进取、只图安乐享受想法的人,注定要被社会淘汰。直面现实,需要理性的分析,工资收入、住房待遇等的高低并不是体现求职者自身价值大小的唯一衡量标准,大学生在择业中也没必要对其过分关注。因此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应该顺势而为,调整收入第一的观念,转而关注单位的发展潜力,关注自己在单位的发展前途。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是让学生在对自我和职业世界认知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兴趣、爱好、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作出方向性选择,并制订出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实施方案,端正择业观。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2016年高校毕业生达765万人,比2015年增加16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稳定,就业水平同上年基本持平。2017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预计达795万人,差不多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一半多,就业任务非常繁重。虽然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就业率相对较高,但是在现实当中,却依然存在一些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或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就业能力是高职院校的教学导向,是其最现实的教育目标。从根本上来说,高职院校教育是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教育。从理论上讲,现代教育的规划以劳动市场为出发点。职业规划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是现代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结合点,也是个人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的关键点。职业规划能力和就业能力与教育教学的结合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基本特征。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发展的转型期,社会经济的建设急需大量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否则就难以改变我国工业技术落后的现状,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就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的一线人才。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助于预防学生学习心理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等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与权衡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为自己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即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使规划者了解自我,认识客观,明确目标,指导行为的作用和功能。高职学生入学后通过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剖析自我、了解自我,做到正确评价自己,正视自己,并通过对相关主客观条件的分析,逐步厘清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确定职业发展目标,找出自身差距,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在校期间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和努力方向。通过规划的过程,使学生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该怎么做才能满足这个需要,因为如果学生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客观的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有了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目标对学生来讲既是导向又是激励,同时又能促使学生进一步走进所学专业。 职业目标的确定让学生找到了职业发展的方向,有了自己的职业意向,促使学生把所学专业与职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更加认识到学好专业对实现职业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加之职业目标的确定是建立在学生对自己兴趣、爱好、能力等充分了解和认识基础上的,因此学生重视它在乎它,愿意为之付出和努力。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学习动机,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认真规划,将对学习产生较大影响,对增强内在学习动机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这将有效地预防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 姚静怡, 周建忠. 从就业的角度审视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152-152.

[2] 邱云, 彭白桦, 赵云,等. 从高职生学习心理视角看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J]. 职教论坛, 2013(2):83-86.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观心理问题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活动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愿去民企”体现毕业生务实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