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7-09-05胡晓琼
胡晓琼
[摘 要]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本质是将数学内容问题化,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从知识的生长点入手,采用问题导学法,促使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最终解决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问题导学;生长点;生成过程;变式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3-0083-01
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思维总是问题引起的。”可见,问题是思维的原动力。问题导学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法,问题导学的本质是将知识内容问题化,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问题导学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找准知识生长点,促进正向迁移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知,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旧知识之上的,学生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不断地往上攀登。教师除了要全面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要不断地研究教材,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从而实施问题导学。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效率较低。首先,学生对除数比较熟悉,而对余数的认识较为肤浅,若教师一上课就让学生将余数与除数进行对比,学生则会将知识进行负迁移;其次,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回顾旧知识的时间,没有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学生自然没办法很好地理解新知识。因此,教师应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问题导学法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比如,教师先给出一个没有余数的除式,如12÷3,引导学生:“你能用小棒表达这个除式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得出答案,并自主完成除法竖式计算。然后,教师多加一根小棒,要求学生将13根小棒平均分成4堆。学生再次列除法竖式计算,对比两次计算的结果,并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学生在温习旧知识的情况下理解和掌握了“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新知识。
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积累感性经验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因此,如何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是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数学教材中对概念的演绎过程较为枯燥,学生難以获得深刻的感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动态生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例如,教学“问题解决策略——列举”时,教师可先举一些生活中与“列举”有关的例子,并要求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图、列表等,分析和解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列举方法进行比较。这样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达到数学知识动态化的目的。
又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主预习,把自己不懂的、存在疑惑的地方标出来,上课时,再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推理、验证、总结。学生经过这几个过程,就能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为以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大部分教师会缩短推理和演示过程,使得基础较弱的学生根本无法理解知识。如果教师能在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引导他们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设计变式训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大搞“题海战术”,题目多却不精,学生只是机械地埋头算题,并没有真正抓住问题的本质,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一旦遇到稍有变化的题目,就束手无策了。教师需充分研究教学内容,找准题目的关键点,设计一些变式训练,促使学生通过变式训练,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从学会解一道题到学会解一类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例如,教学“认识三角形”时,教师就可设计这样的问题:“下列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一组数据是( )。A.3cm、4cm、5cm;B.5cm、5cm、2cm;C.6cm、6cm、6cm。”教师让学生先自行判断,再说出自己的理由。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选出正确答案。教师可设计变式训练:“有三根长为4cm、6cm、9cm的小棒,可以用它们围成一个三角形吗?为什么?”这样就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问题导学法,以教材为依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责编 钟伟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