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力新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7-09-05王晓红段济平
王晓红 段济平
摘要:目的 观察黛力新与美沙拉嗪联合应用治疗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100例医院收诊结肠炎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单药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黛力新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肠道菌群数量及病毒转阴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0%和64.00%、复发率为2.00%和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和12.00%,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肠道菌群及病毒转阴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黛力新结合美沙拉嗪在结肠炎中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肠道菌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黛力新;美沙拉嗪;结肠炎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6-0098-02
结肠炎又被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多发于秋季,主要表现为腹泻、脱水,严重者甚至出现便血、酸中毒的现象[1]。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但有研究指出,该病与患者的精神状态、饮食习惯等有密切的相关性[2]。因此,在该病的治疗中应用部分抗焦虑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文章主要针对黛力新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100例医院收诊结肠炎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为40~72岁,平均年龄(56.8±2.3)岁;对照组中男性2例,女24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55.3±2.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会制定的结肠炎诊断标准,并伴随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高热、脱水等症状,且粪检呈阳性。本次研究观察入选标准为:①确诊为结肠炎;②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能配合随访调查。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肝肾功能衰竭、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②药物禁忌症。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组患者均给予口服止泻药、补液、改善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等处理措施。对照组使用单药美沙拉嗪治疗,具体用药措施为:口服1 g美沙拉嗪(生产企业: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19980148),4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黛力新联合治疗,口服1片黛力新(生产企业: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30126),2 次/d。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肠道菌群数量以及病毒转阴率。临床疗效参照相关文献[3]制定:显效:肠胃镜检查后观察到患者的肠道粘膜完全恢复正常且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肠胃镜检查后观察到患者的肠道粘膜明显好转且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无效:患者的肠道粘膜及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随访时间为1年,复发判断标准为:患者停药1个月后,结肠炎症状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 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36例(72.00%),有效9例(18.00%),无效5例(10.00%),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40.00%),有效12例(24.00%),无效18例(36.00%),治疗有效率为和64.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00%和8.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和12.00%,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肠道菌群及病毒转阴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但是该病常常引起脱水、高热、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中毒等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需要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目前主要有遗传、感染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几种理论[4-5]。该病主要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下降、过度疲劳等症状,对患者的营养吸收造成一定影响,并且还会引起腹痛[6]。笔者以多年研究经验分析:结肠炎的发生于患者的情绪以及精神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了黛力新与美沙拉嗪这两种药物。黛力新是一种抗焦虑、抗抑郁以及抗神经衰弱的药物,能够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性,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美沙拉嗪是一种抗抑郁药物,对于内脏功能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菌群失衡的情况,但是其也可能引发头晕、便秘等不良反应,因此,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7]。
本次研究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0%和64.00%、复发率为2.00%和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和12.00%,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肠道菌群及病毒转阴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黛力新结合美沙拉嗪在结肠炎中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肠道菌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戈弋巾,王颖,唐文,等.黛力新和美沙拉嗪合并使用治疗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8):1073-1075.
[2]杨正益.黛力新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3(17):3920.
[3]张厚龙.黛力新和美沙拉嗪合并使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J].黑龙江医药,2014,27(5):1113-1115.
[4]姜万玲,雍政.黛力新合并美沙拉嗪在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1):135-136.
[5]段淑芬.黛力新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4(25):56-57.
[6]黄文海.黛力新合并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4(10):118.
[7]何晓华.黛力新合并美沙拉嗪在结肠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6,13(7):184-185.
编辑/钱洪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