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反思法培养少数民族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2017-09-05江月英蒋红

医学信息 2017年16期
关键词:评判性思维

江月英 蒋红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实践反思法对培养少数民族护理本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为教学改革提供可行依据。方法 对2011级少数民族护理本科实习生分别采用传统带教法和实践反思临床带教法进行临床护理实习带教,实验前后使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 CV)进行测评并分析结果。结果 实验前、后少数民族本科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总分平均值均<280分;各维度正性得分为评判性思维自信心和求知欲这2个维度。结论 实践反思带教法培养少数民族本科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总体能力仍为中等水平。在今后的护理教学中,应立足于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探索出更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实践反思法;少数民族护生;评判性思维;护理实习带教

中图分类号:R47;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6-0006-02

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CT)的意义主要在于对问题及解决方法应进行反思、分析、推理,最终作出合理判断和正确抉择的一种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作为现代护理人员,更应具备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从而为护理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为了解我院少数民族本科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课题组对我院2011级少数民族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护理本科2011级2个班共计58名少数民族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采用传统带教法和实践反思带教法对少数民族实习生进行临床护理实习带教,具体方法是:实习期间1~5月采用传统带教法进行临床护理实习带教;6~10月采用实践反思法进行临床护理实习带教,即要求少数民族实习生记临床护理实习日记。

1.2.2评价工具 采用香港理工大学提供的CT倾向测量表(CTDI-CV)对少数民族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1]。问卷主要包括7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60分,其中40分以上为正性CT能力;50分以上为有很强的正性CT能力。总分为420分,<210分以下为负性CT能力;210~280分为中等CT能力;280分以上具有正性的CT倾向,350分以上有很强的正性CT能力。

1.2.3评价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在实验前、后用评判性思维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1.2.4调查方法及质量控制 问卷由调查人员在实习生返校时进行现场发放,并安排专人对少数民族本科实习护生统一进行讲解填写要求及方法,并现场填写现场收回的形式进行调查,共獲得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为95.00%。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58名少数民族护理本科生年龄在21~24岁。其中,女生55人(占94.80%),男生3人(占5.20%);少数民族学生的构成比为:维吾尔族实习护生45人(占77.60%),哈萨克族实习护生8人(占13.80%),其他少数民族实习护生5人(占8.60%)。

2.2少数民族本科实习护生对评判性思维的认知情况

调查显示,少数民族本科实习护生对于批判性思维的认知率较高,均在93.00%以上,见表1。

2.3 少数民族本科实习护生整体评判性思维倾向得分情况比较

应用传统临床护理带教法和实践反思临床护理带教法前后少数民族护生CTDI-CV得分情况见表2。

3 讨论

少数民族本科实习护生对评判性思维的认知率较高,多项调查内容的支持率均在93.00%以上,分别为:支持批判性思维是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为96.60%,支持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的为94.80%;支持实践反思临床护理带教法有助于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为93.10%。与江月英等[2]研究结果的支持率基本一致,说明少数民族护生具有评判性思维的意识。

少数民族本科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各维度得分情况经调查研究显示,采用传统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法,7个维度中,只有评判性思维自信心这1个维度得分为正性(>40分),其余6个维度的得分均为负性(<40分);采用改革后的实践反思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法,得分为正性(>40分)的是评判性思维自信心和求知欲这2个维度,其余5个维度的得分均为负性(<40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的分别有4个维度:寻找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认知成熟度。提示与传统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法相比,改革后的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法对提高少数民族本科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效果,但较弱。同时,探求知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明显不足。在今后的护理教学中,教师需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注重对少数民族护生探索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少数民族本科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整体得分情况经研究结果显示,58名少数民族本科护生临床护理实习前期与后期分别采用传统带教法和实践反思带教法,其评判性思维总分平均值分别是(240.07±28.96)分、(256.70±29.28)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总分平均值仍<280分,表明少数民族本科实习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在护理实践中,护士每天面对病情繁杂多变的患者,能否抓住要点进行护理干预,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评判性思维能力强的护士,对患者的问题能分析反思,做出合理决策[3]。因此,培养和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意义深远,有利于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实践反思临床护理带教法主要是让实习护生将自己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的经验、体会记录下来,便于思考、分析、总结。这一教育模式教学法多应用于护理教学中,对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有一定的效果,本研究也说明了这点[4]。采用实践反思临床护理带教法,少数民族护生评判性思维的整体总分平均值(256.70±29.28)分略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总分平均值(240.07±28.96)分,但总体能力仍为中等水平,与280分以上的正性CT倾向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立足于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取长补短,同时还应改变教师的带教观念,积极探索出更为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保证教学过程最优。

随着现代健康需求的不断发展,评判性思维能力已成为现代护理人员必备的素质。通过对评判性思维的调查分析,将为今后在护理教学中培养和提高护生及少数民族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彭美慈,汪国成,陈基乐,等.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44-647.

[2]江月英,蒋红,由淑萍.基础护理教学中培养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应用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9(20):3487-3489.

[3]盛珍,丁晔,吕培儿.晨会护理案例分析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2,1(11):65-66.

[4]江月英,蒋红,林素兰.应用实践反思法培养本科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6,29(3):369-370.

[5]汪淼芹,胡可芹.反思日记法在临床实践中培养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9):113-115.

[6]王爱平,林慧芬.讨论式案例教学法在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4):24-26.

[7]骆海燕,黄金银.反思日记在高职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培养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09(22):1975-1977.

[8]唐婧,冯静.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2):89-90.

编辑/杨倩

猜你喜欢

评判性思维
是“评判性思维”而非“批判性思维”
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临床个案分析在低年资助产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精品课程建设中理实一体化教学对高职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评判性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评判性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