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推动湖北农业强省建设的对策分析

2017-09-04毕华海

祖国 2017年14期
关键词:三农发展

毕华海

摘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粮食安全而登上历史舞台的,强调以市场需求的新形势和新变化为基础来创新农业生产领域的体制机制,为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保障农产品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促进“三农”发展的目标奠定基础。要实现农业领域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创新思路来提高农业生产方面的供给质量,实现农业与产业、服务业等的融合,优化农业生产体系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确保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和劳动等要素的合理配置,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将人们从资源消耗的依赖中解脱出来,从“量”的需要积极向“质”的需要转变,生产绿色、生态、安全的产品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将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与湖北省的实际情况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取得成效、经验和不足,提出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推动湖北农业强省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切实从制度、技术等方面促进“三农”发展。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强省 “三农”发展

2016年12月19日至20日两天时间中央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明确阐述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要解决好农业领域农产品库存问题、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矛盾问题等,就必须提升农业供给体系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其有利于化解当前我国农业领域方面各种发展的难题,通过农产品供给结构的优化来实现农业领域中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在全球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上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这也是促进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十分艰巨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与“三农”息息相关的农产品市场凸显出了包括粮食生产“三量齐增”、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失衡、农产品生产成本持续增长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民增收难以继续发展和突破、后劲不足。因此,在经过探索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学术界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的。

(一)粮食生产“三量齐增”。一是从农业发展难题的角度有学者通过对我国“十二五”时期粮食的深入分析,结合粮食产量、库存与进口的数据指出并阐述了粮食“三量齐增”的怪现象问题,在“紧箍咒”下农民难以继续增收,甚至严重制约了农村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注重农业生产的数量与质量,兼顾消费者需求和生产效益的基础上,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从经济转轨的角度,有学者也是通过分析“十二五”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粮食生产,得出我国粮食进口与库存水平已经达到历史新高,产量、库存、进口呈现“三量齐增”。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体制转换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要解决粮食生产“三量齐增”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把握好农业经济转轨所面临的新阶段,深入研究和分析粮食价格低迷且伴有下跌趋势的现象,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好农业生产和供给结构。

(二)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失衡问题突出。一是从农产品供给的角度看,过去我国过于注重农产品的数量,忽略了质量,导致农产品基本上总体上质量不高、缺乏优质农产品,大部分农产品都处于中低端层次,化肥、农药与添加剂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二是从农产品需求的角度来看,提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选择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人们不断升级对农产品的安全优质方面的需求。这两个角度的问题就导致我国农产品凸显了“买不到”与“卖不掉”的供需结构矛盾,现有市场的农产品质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三是从消费者意识与消费结构的角度出发,他们指出不管是居住在城镇的居民,还是生活在农村的居民,食品消费结构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消费者明显增加了对鲜奶、家禽、水果等的需求,对于粮食、猪肉、食用油等的需求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因此,必须结合消费者的需求调整农业供给,以提高对农产品供给对需求的适应性。

(三)农民增收缺乏后劲。一是从农产品竞争力的角度出发,以巨量的玉米库存为例,指出我国玉米产量最近5时间累计增产到3182万吨,玉米整个库存量高达2.3亿吨,玉米库存量迅速增大并不是我国粮食产量快速增长,而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增大了对进口饲用谷物的需求,形成了国内外粮食的价差现象,也反映出农民增收缺乏新的增长点。二是从农民收入增长的角度分析,根据2015年我国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占比,得出粮食供给过剩严重、粮食价格低迷,农民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务工的收入增幅逐渐下降,因此,必须加快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农民工收入困境,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四)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农业生产成本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代经济发展下大大提高了人力成本,要实现土地规模发展促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其中对于土壤优质、地理位置极佳的土地来说流转成本相对于山区和其他一般土地来说价格较高,其中在生产过程中的物化投入成本也十分高,大宗農产品的发展与市场需求出现了矛盾,其生产量虽然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求,但是类型和品质都跟不上,导致农产品品质不佳、特色优质农产品匮乏、净利润低等问题。这与农业生产领域的普遍工作效率低、市场竞争力弱有关系。一是从土地流转成本看,全国土地流转费用平均为1000元/亩,土地流转规模越大,种植粮食承担的风险就越高,极容易将农地“非粮化”。二是从人力成本的角度来看,农村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一名普通杂工平均工资保持在100-150元/天。三是从物化投入成本出发,粮食在生产环节需要大量的化肥、农药等,种植规模越大,需要的投入成本越高,一旦没有控制和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将会花费更多的投入改善粮食质量,进一步提高了物化投入成本。四是从农产品品质出发,农业发展会增大农业生态环境的压力,开垦生态用地,大大减少了我国林地、草地、湿地的面积,极容易引发农业面源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endprint

二、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推动湖北农业强省建设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决策部署,湖北省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系列方案,应补齐我省农业短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将脱贫攻坚、扶贫开发等摆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受邀人中,有序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体制改革,确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湖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引导湖北建设农业强省。

(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湖北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兼备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耕地面积约798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约1.3亩。但是,湖北省农村耕地普遍呈现零星化、细碎化的特点,不利于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实施规模化经营。因此,必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其一,落实湖北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农民现有的土地进行实测、图解等,核实农户的承包地面积与地块,并根据实际情况绘制农户承包地块示意图,明确农户土地承包经营在册,确定农户的土地承包关系和权属关系。 并根据乡镇区域农业规划引导农户通过换地、租赁等方式开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其二,强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原有的乡镇企业建设用地遭遇闲置或废弃,极大程度上浪费了现有的土地资源。因此,应严格规划湖北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引导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按照“同地、同价”的原则入市和交易,盘活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这部分闲置土地。并逐渐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制度,赋予其出租、转让入股等权能,从主体、程序、价格等方面健全其监管制度。并应该结合农村当地历史、地形地貌、资源禀赋等因素探索和建立集中的农村休闲旅游等。最后,要结合湖北省农村与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强化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对农民实施建立合理、规范、多元的保障机制,增强土地征收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有序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促使完善的土地制度为新型城镇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动力。

(二)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湖北省的农业资源禀赋为基础,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探索和建立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促进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方面,应强化农业经营结构的调整。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不收费或只收取成本费用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等,并建立以农业、农村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村龙头企业与其他社会力量投入到农业的发展规划中,积极探索和发展湖北省农村各地区的特色产业,形成一系列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专业服务组织,切实为农业结构调整服务。另一方面,应强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把握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提升农产品的优质化、安全化为导向深入挖掘湖北省自然资源的潜力。积极树立大粮食观念,注重消费者对稻谷、玉米等粮食作物与果、菜、蛋、奶等“副食品”的需求,并从食物供给角度出发兼顾耕地、林地、草原等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建立一个合适比例的大农业结构。进一步促进湖北省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建立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引导当地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采用“企业+ 合作社+农户”模式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切实提高农民的收益;并把握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 两个市场”,提升湖北省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的优势,逐渐发展并建立国内甚至是国际优势的农产品品牌,优化农产品进口布局,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农产品产地的多元化和产品的多样性。

(三)深化粮食体制改革。强化湖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全面采取措施促使湖北省粮食产业“瘦身、强体”,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与竞争力的粮食产业,实现建设粮食强省的目标。其一,应兼顾种粮农民收入,理顺粮食价格机制,强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为湖北省的粮食生产和供给服好务。其二,科學制定与湖北省粮食生产相关的一系列补贴政策,强化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以安徽、山东、浙江等5省部分县市的成功试点为基础,积极实施“2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并引导和支持农民进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并根据当年情况建立动态粮食调整机智,确保湖北省粮食产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其三,根据湖北省的现实情况树立全新的粮食安全观,将安全绿色纳入到湖北省粮食发展的战略中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上积极转变生产观念,以国 际农产品市场与农产品需求导向确保粮食的安全绿色生产,建立湖北省粮食安全绿色生产的主阵地,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与品质。

三、结语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事关“三农”领域变革的成效与农业发展的长远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引导我国向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安全农业转变的路径之一。要切实将闲置浪费的土地盘活、推进土地制度深化改革,以湖北省的农业资源禀赋为基础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并结合粮食产业“瘦身、强体”的目标深化粮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湖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三农”发展服好务。

参考文献:

[1]姜长云,杜志雄.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2]高强,徐雪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农地确权[J].理论探索,2017,(03).

[3]马泽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重困境与突破路径[J].大理大学学报,2016,(11).

[4]李景航.创新农村金融 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6,(25).

[5]张立娟.农村金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模式的探讨——以山东省为例[J].现代商业,2017,(10).

[6]蒋国政.金融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以湖南永州为例[J].金融发展评论,2016,(08).

[7]冉亚清.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引领山地生态农业发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8]蒋和平,王大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思路与方向优先[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0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农发展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