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享受

2017-09-04李鑫

祖国 2017年14期
关键词:凌云栈道乐山

李鑫

一、绪论

乐山大佛风景区一直都是乐山景点的一个代表,是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神奇造化的景观。作为世界级“文化与自然”的双重遗产,乐山大佛可以给人们带来极为丰富的审美享受。

在正式见到大佛之前,我们往往不能直接窥视大佛的全貌,必须从九曲栈道一步步走下去,体会蜀道之难的同时仿佛感觉到自己正在经受佛祖给予的苦难,在这苦难之后我们便可以面见大佛,向他说出心中的诉求。同时,这九曲栈道又是传说是龙王太子求学于苏东坡的上山之路,这不禁让我想起求学之路的艰辛挑战。

二、乐山大佛之美

(一)乐山大佛的雄壮美

窥见大佛全貌的那一瞬间,我便感觉到芸芸众生的渺小。

乐山大佛脚踏岷江,头与山齐,以其巍峨雄伟而闻名于世。大佛通高七十一米。其头高十四米,肩宽二十八米,鼻长五米,耳长七米,耳朵中间可两人并立,脚背宽八点五米,脚趾长八米,一只脚背上可围坐一百多人。只要是来到他脚下的人,无一不被折服。因为人们的审美意识中有着对高大雄伟心生敬意的倾向,对于这么大一座佛像便自然而然地产生崇拜之情,被其雄壮的美感所震慑。

大佛背后便是翠绿色的山崖,脚下是波涛汹涌的三江。俯视下方的眼睛饱含着对受苦人民的同情,蕴含着“大江东去佛法西来”的深意,在美学上具有恢弘的气韵,保佑三江人民的慈悲,两者相互映衬,于是成为了古今中外著名的自然文化奇观。

从远处看,乐山大佛位于由龟城山、凌云山、乌尤山组成的“乐山巨型睡佛”的心脏位置。正合佛教所谓“心中有佛”、“心即是佛”的禅语。“乐山巨型睡佛”的佛头、佛身、佛足等形态逼真自然,四肢齐全、体态匀称,全长四千二百余米,可谓是轰动世界的奇观。但是在我看来,这其实是所谓的“胸中之竹”。人的情感观照到这几座相连的大山,在整座山都是佛像的知觉影响下对它们进行了建构,进而产生了完全不同的“胸中睡佛”。

如此鸿篇巨制,被人以“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相誉。这样的诗句,断然是不能仅凭联想或者想象写出来的。只能是以博大的胸襟来亲身的体验,才能领会到大佛恢弘的气势。

(二)乐山大佛的安详美

大佛的头与山相齐,“佛生长肉髻”的经规仪轨确定了它头顶的肉髻,体现着佛陀的伟大,象征着无边的佛法。大佛的鼻梁挺直、丰腴秀美,既有男性的庄严又有女性的仁慈,双眼微睁,凝视脚下,好似在洞察世人内心的善恶美丑、爱恨嗔痴,又好像在忧心如何为三江人们排忧解难。大佛端坐在岷江之前,双手自然垂放在两膝之上,赤裸的双足稳固地踏在莲花座上,象征着他不染于世的纯净。如此身姿的大佛让每一个站在他脚下的人都深深地感受到那种脱俗与忧世相连、慈悲与庄严并存的安详美。

据考证,这尊大佛的真实身份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在我们眼中,弥勒佛是大家共同奉拜的对象。因为弥信仰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包括求道向善、人间佛教等。当时海通和尚最早提出并主持乐山大佛的建造,是因为他目睹了凌云山下三江汹涌,惊涛骇浪经常毁坏船只,吞没人命,他想要建造一座弥勒大佛来保佑这些无辜的人。最后,经过九十多年三代人的坚持和努力,世界第一大石刻大佛——代表着未来的弥勒大佛建造而成。大佛被生动地描绘为:“或丹彩以章之,或金宝以严之。至今十九年而趺足成形。莲花出水,如自天降,如从地涌,象设备矣,相好具矣。”

大佛建成之后,历来奔腾呼啸额三江洪峰变得水势平缓。船毁人亡的事件就减少了很多。宋代陆游在《凌云谒大像》诗中形象地描写了大佛的保佑三江人民的功能。他写道:“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并解释说:“一泉泓然,正在髻下。每岁水涨,不能及佛足。”由此可见,这座端坐在三江汹涌面前的大佛,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侵蚀、汹涌波涛的挑战都未有惧色,为人们解除水患、建设平安家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样就给人们带来了心宁上的慰藉,让人们不禁在内心臣服于它的慈悲与安详。

(三)乐山大佛的和谐美

从乐山大佛选址动工的那一刻起,乐山大佛及其周围的环境就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而不是各自独立。山顶规模宏大的凌云寺、临江艰险的九峰崖壁以及西天相望的峨眉秀色都让这座背靠整座山崖的大佛巧妙地将巧妙地将山、水、佛、寺融为一体,远远望去,恰似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当我们跟随航拍的角度去观赏乐山大佛时,会感受到大佛深厚跟随着的群山也一直在陪伴着三江人民。南边孤峰挺立的乌尤寺、北面茂密葱茏的凌云山,甚至西天佛光隐现的峨眉都与大佛融为一个整体,人文与自然的水乳交融让大佛更具和谐之美。如果脱离了周围与之相呼应的自然环境,只是一个孤零零的乐山大佛端坐在那里,乐山大佛会如此之美吗?我想,如果真的失去了周围环境的衬托和呼应,苏东坡先生也不会留下“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的千古诗句。

每一处文化遗产都有其产生背景和存在的空间,乐山大佛周围许多历史文化遗迹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在大佛右侧的九曲栈道、在临江古栈道上的“虎穴”、载酒亭、在佛头左侧的海师洞、在大佛两侧崖壁和沿江崖壁上的石窟造像等都传递着不同的历史信息。我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万万不能脱离历史与周围的事物,忽略其历时性与共时性。这些在乐山大佛建成以后的人、事,或者遗迹,都与乐山大佛组成了一个有着紧密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我想,这便是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和谐美。

乐山大佛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依旧端坐着注视着人世的起起伏伏,这与他内部的排水系统有着密切的关联。樂山大佛的头颅和两耳后面,具有一套隐藏着的设计巧妙的排水系统,使佛像不至为雨水侵蚀。在大佛的头部十八层螺髻就有三层横向的排水沟,衣领和衣纹皱折、正胸、右臂后侧都有排水沟,这些奇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隔湿、排水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防止大佛侵蚀性风化,保护大佛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清代诗人王士祯就有咏乐山大佛诗“泉从古佛髻中流”,间接赞美了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的和谐美。

三、结语

四季更替,大佛景观给人不同的享受。春暖,群山嫩绿,生机勃勃,又给大地换新装;夏炎,江流奔腾,大佛佑三江苍生;秋凉,腊梅紧簇,香气绕佛;冬寒,江流依旧,百年不变,到佛保佑众生,为来年欺负。雨晴变化。大佛景观也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晴天,阳光普照,大佛慈坐,佛光流转,照耀众生;雨天,点打群山,薄雾缭绕,更为大佛增添了一份神秘。近几年,我曾四次去游览大佛,每一次的感觉都不一样,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意象,千变万化,但却能每一次都醉倒芸芸众生,具有动态美。

乐山大佛的雄壮美、安详美、和谐美等能涤荡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这些不仅是佛教信徒膜拜的地方,更是让人为其鬼斧神工而折服的地方。endprint

猜你喜欢

凌云栈道乐山
栈道暮色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
Q萌霸气凌云秀
《赠乐山五言律诗轴》
玻璃栈道,玩的就是心跳
唯有凌云多壮“质”
疯狂的凌云
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