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球生态学的教学探索
2017-09-04姜勇刘润红盘远方
姜勇+刘润红+盘远方
摘 要 全球生态学研究的是整个地球生态问题,是高校教学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内容涉及面广等特点。因此,利用传统的授课方式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从突出教学重点,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多方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互动和降低传统的一刀切的考试比例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全球生态学的教学质量,如何开展全球生态学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索。
关键词 全球生态学;网络;综合考核测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2-0101-02
1 前言
全球生态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生态学重要分支,是生态学和地理学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课程,其学科特点是宏观与微观相互交叉、生物学与地理学相互渗透。它以全球尺度上的大气圈、水圈、地圈和生物圈组成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变化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全球变化领域中的基本生态学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预测全球生态系统的变化,以及为人类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但全球生态学课程具有内容庞杂、理论性强、多学科交叉、专业术语多等特点,因此,利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整合各种资源,制定出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特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全球生态学的教学,做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本学科面临的紧迫问题。由此,对全球生态学进行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2 简化教学内容,紧抓重点,兼顾拓展,科学编纂教材
由于全球生态学是近十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门课程,教材往往是各高校根据本校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其他学校的研究成果整合而成,编制的教材多晦涩难懂,没有量体裁衣地考虑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及对知识的汲取能力。所以,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差异,应该采用简化教学内容、紧抓重点、兼顾拓展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
从教学内容上紧抓最基本的重点,作为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作为所有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基础知识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拓展加深,揭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扎实基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其今后进行本专业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同时,针对当前各高校全球生态学教学中各自为战的局面,各高校应积极联合,群策群力,结合最新的生态学研究成果,编纂一本适用于生态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紧跟时代要求的全国性的统编教材,以使全国的全球生态学教学更上一个新台阶。
3 教学方式多样,力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首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对课本的理论知识讲授过多,教学依然以灌输方式为主,教学形式单一,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针对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的缺点,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一套在线答疑平台,力争做到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及时交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为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建立班级微信、QQ互动群,随时答疑,并把相关专业资源进行网络共享。
其次,针对某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定期举行专业相关活动。比如:举办“知识竞赛”“发现你身边的科学”等趣味互动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
再次,目前各高校全球生态学的课堂教学时间一般每周不会超过三学时,而且没有安排相应的野外实习和动手实验课。如此安排,理论严重脱离实践,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使得学生难以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各知识要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有限的教學时间内,不但能让学生完整地掌握全球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应适当安排仪器的使用和软件操作等实验课。
如在植被生物量估算一节中,其计算过程较为烦琐,仅靠传统的简单讲授,学生很难真正领会和掌握各项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因此,教师应安排实验课,让学生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植被类型的识别与分类,并对木质素、纤维素、叶绿素等植物生理和生化参数进行反演,以评价植物长势及估算陆上生物量,最后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功能进行区域植被生物量分析并制图,给学生以清晰明了的视觉显示。这样不但增添了新鲜的知识元素,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为了提高以学生为主导的创新实践能力,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从简单的小项目中学会思考和处理生态问题,逐层递进,激发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热情。通过让学生作为科研项目的参与者,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做到教师逐渐“放权”和学生逐渐“主导”的转换,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高度统一。
4 实行综合考核测评的考试模式,降低传统“一刀切”考试成绩的比例
由于全球生态学较多地涉及生态、环境、气象、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注重实例的解析,而且课程考核方式上最好采用综合考核测评模式,而不是传统闭卷考核的“一刀切”。试点的综合考核测评方法包括笔试、专业论文写作和课堂讨论三个部分,分值按5:3:2的方式计算出综合成绩,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采用这样的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督促学生努力学习,而且可以客观反映学生对全球生态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笔试内容以课程讲授的重点知识为主,又含有最新的研究成果,试题类型涵盖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五种题型。这些知识点既能反映学生对课堂讲授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业论文写作的考核主要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设置论文研究方向,通过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使学生深刻领会科学研究中发现—归纳和假说—演绎的精髓。
课堂讨论根据教师提供的经典案例,以学生自己或者小组的模式进行分组讨论,课前准备一个十分钟左右的PPT进行课堂展示,讲解之后分别进行组内、组间及师生间的互动评论,激发思辨,当场进行打分。通过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应变和表达能力,而且使课程教学成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素质教育主渠道。
5 结束语
通过对全球生态学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笔者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全球生态学的教学改革。
1)简化教学内容,紧抓重点,适当拓展知识面,编纂一本适用于生态学、地理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紧跟时代要求的全国性的《全球生态学》统编教材。
2)优化课程教学资源,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方式。同时,结合学生特点,充分考虑当今社会网络时代特征,搭建更适合现代社会、更具有时代气息的沟通交流平台,多角度、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3)实行综合考核测评考试模式,全面培养和考核学生的素质能力。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书匠型人才转变为创新思考型人才,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提高全球生态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琼.研究型生命科学教学在师范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1):101-102.
[2]陈昌笃.全球生态学:生态学的新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0,9(4):38-40.
[3]刘卫国,吕光辉,贡璐.关于《全球生态学》的教学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17):45-46.
[4]方精云,唐艳鸿,等.全球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