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中北地区壮族水土保护习惯法调研

2017-09-04马妍慧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4期
关键词:习惯法壮族

摘 要 桂中北地区壮族水土保护习惯法内容丰富,其中保护水资源习惯法包括保护水源、水流分配和水污染防治等习惯法;保护土地资源习惯法包括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等习惯法。壮族水土保护习惯法作为壮族生态保护习惯法的重要部分,为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以桂中北地区的忻城、宜州为例,实地考察壮族习惯法,为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法的良好互动提供现实素材,对我国生态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壮族 水土保护 习惯法

基金项目:本文由广西民族法与区域治理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经费资助发表。

作者简介:马妍慧,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习惯法。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8.415

一、保护水资源习惯法

广西虽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美景扬名,但喀斯特地质为石灰岩,地表水沿石灰岩裂缝向下渗流而无法储存。雨水多时会涨水但干旱季节也会相当缺水,所以尽管每年降雨量充沛,广西西部地区缺水现象仍相当严重。纪录片《秘境广西》中也提到“不论雨水多大,山岩都会将其耗尽,居民只得靠天吃饭。”而壮民先祖也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习惯法来保护当地水资源,以应对艰苦的生活环境。

(一)保护水源习惯法

极端的条件以及壮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水源不被破坏和浪费。忻城当地有句山歌“进河不能枉用水,进山不能枉废柴”。宜州壮民也表示不会侵犯泉水,认为龙在水里,水就是龙,要讲究龙脉,建房周围要有山有水。忻城县村民从前会将源头处作为饮用水,水源下端喂牛等,在水源远端洗衣服,而严禁在水源附近洗衣服。村民还会在水源头堆塄(用石头围成的堤坝),塄内储水用作饮水。在水源旁边村民通常选种榕树,榕树根深叶茂,村民可在树下洗衣服并躲避日晒。宜州当地村民将水源围住并分为三级:源头处用石头堆起供村民饮用,最下层平台洗衣服和喂牛;小孩子可以在第三级随意玩耍,但第一级的水源任何人都不许污染。当地人称农村水好,村里人都很注重这方面的保护,破坏水源之后自家用水也会被污染,所以都不去破坏,大家认为这都是约定俗成的规矩。怀远镇浪达村也在水源周围砌水池,并分为三个层次,二层洗菜,第三层洗衣服或让小孩游泳玩耍,做完农活回来可以在最下层的浅水池洗涮农具等,池周围铺一圈鹅卵石供村民休闲活动。

马山塘屯一带沿河,村民利用河水的流动性安排生活用水的时间。从前河水畅流,饮水灌溉都在河里挑水,早晨或是天不亮村民就去挑水,挑来用作饮用水,中午或下午去河边洗衣服,隔天早晨同样可以挑到干净的水。怀远镇没有接通自來水之前,街上有几个?(水源,地方话),村民会自觉用瓢盛水、有序挑水。直到现在镇上的水井都被完好保护着,井周边用水泥砌好,停水时镇上居民还可以在井里挑水。

(二)水流分配习惯法

宜州当地一位公安谈到“抽沟”和“巡水”分配用水的习惯。农忙时每家每户要轮流抽水灌溉田地,抽水机在各村轮流使用,周一东村用,周二隔壁西村用。一村之内抓阄抽沟,决定各户用哪一沟抽水灌溉,“抽沟”由社长负责,社长是当地有经济头脑有胆识之人,由村民选出并向村委报备,一般是成了家有孩子的人当选。为防止外村人盗水,还要一人负责出水端,另一人负责在源头那段“巡水”,因争夺用水常有纠纷发生。马山塘屯的村民也讲到灌田时水不够用,按顺序轮流抽水,一家用完换下一家;浇田时为防止外村人偷水,也会派人“巡水”。忻城当地缺水,村民为了有序用水,在水利方面也都能形成统一意见。每个村根据需要的饮水和灌溉量修水塔或水井,村前面的大水塘供牛羊吃,饮水修在村子左右两边。有的村常年有山泉流动,村民会用竹子将水引进自家院子当作自来水用,不用时将竹子挪开,让水自然流走。

在北更乡政府调研时,工作人员就提到当地没有水源,如今各村自己安装水管,但供饮用的水并不干净,北更乡下边有14个村,其中有3-4个村处于平原,用水情况则相对较好。北更乡的古利屯当地缺水十分严重,村民讲附近山上的泉水又细又少,没有水源所以无法引水,政府的自来水引水工程试了五六次都没打探到地下水,水管现今架了一半也被搁置。和我们聊天的是几位七八十岁的老人,身体健朗并且十分亲和,完全没有年事已高的迟钝感。老人们讲平日缺水,每家会自己建一个70-80m3的水塔,下雨时候将雨水存在水塔里,吃水、用水都是水塔里储存的雨水。在进入古利屯时会看到田边有个较大的石砌水塔,就是屯里人一起修的公用水池,自家的水用完了就到这挑水。供吃喝的水就足够紧张,屯里人一年下来基本不洗澡,更不用说换洗衣物。刚下车时,当地村民误以为我们调研队伍是来扶贫的,大山深处古利屯艰苦的生存条件和古利村民的淳朴都让我记忆犹新。

(三)水污染防治习惯法

据忻城县文化传承者讲述,村民以前会自发捐钱清理河道、修缮河道,各户会自觉负责家门口的路段,一年或者几年清理一次门前的下水道。街长会组织保护河道、水利的公益活动和清理等工作,村民基本都会积极参加。因为根据村里习惯,如果有村民不参加集体性的公益活动,以后自家有婚礼或丧葬等需要大伙帮忙的事情,别人也不会来,所以都很自觉。街长是公认的有威望、有知识且具备传统文化常识的人,或其家族在村里很有威望,街长会对村民、年轻人进行道德教育,即便现在年轻人意识逐渐开放,有各自想法,对街长的建议可听可不听,但仍然很尊敬街长。

庆远镇司法所工作人员表示近几年政府在水利方面投入很大,除非是较偏远地区,当地水资源问题基本解决。当地关于水资源的保护措施主要是严禁砍伐树木,因为森林树木保护好,其涵养水源净化水源的功能也相应提高。由此也可以看出壮民多元立体的生态观,其懂得树木与水源、山水间在生态方面的互通关系。

二、保护土地资源习惯法

提高土壤肥力可以保证土地的耕种效率并提高生产效率,草皮灰等有机肥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还可以保持土壤并防止公害污染;稻田养鱼、干栏式建筑和洞葬这些习俗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土地空间,节省土地资源。粮食生产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壤退化会加重并制约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轮耕休耕有助于缓解耕地负荷,是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在马山塘屯就有轮耕的习惯,壮民上半年在地里种稻谷,下半年种玉米。

(一)保护耕地习惯法

1.提高土壤肥力习惯法

苕子是一种很好的绿肥,豆科草本植物,耐瘠性强且适应性较广,在较瘠薄的土壤上也可生长,是改良南方红壤、北方花碱土、西北砂土的良好种类。在宜州,冬季稻谷收割完毕将种子撒在地里,春季将长高的苕子和牛粪浇水沤在一起,随后翻到土下从而改善土壤肥力。马山塘屯的阿婆也提到将牛粪和干枯至发黑的、沤烂的树叶放在田里施肥。当地还会使用草皮灰(当地叫作“铲草皮”),将坡地上的草铲下,和草皮上附着的薄泥土一起晒干再经烧薄的草皮叫“瘦土”,将草皮均匀撒到地里可以作基础提高土壤肥力,撒草皮的地里长出的玉米颗粒都会非常饱满。古利屯当地村民表示现在用化肥较多,也会将木柴灰、桑叶杆烧出的草木灰作为有机肥;种桑养蚕的农户会用牛羊粪便、蚕沙等作农家肥。

宜州有句山歌 “昨夜火烧对门岭,今朝走过草又春;嫩草盖过老草屋,后生胜过老年人”描述的就是村民通过焚烧草木提高土壤肥力。宜州盛产甘蔗,地里甘蔗叶过多会影响第二年发芽率,农村现在养牛的减少,柴草这些不再用作燃料生火煮饭,带回家无用因此直接烧掉,农民习惯将地里的甘蔗叶焚烧后作草木灰肥。以前有家庭用猪粪牛粪加秸秆发酵后施肥,现在都是机械耕田,用拖拉机将烧掉的甘蔗秸秆翻田来提高土壤肥力。宜州地区近年流行种植桉树,桉树经济收益快,种下三年马上就会有第一批收入,但桉树对山地破坏极大,无法保持水土。在合寨村的路边可以看到鼓励村民改种甘蔗替换速生桉的标语,对停止种植速生桉的村民进行奖励。

2.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是苗、壮等民族的传统生产方式。鱼以水田里的害虫、杂草、水稻落下的禾花、微生物等为食;鱼在游动中翻松泥土,及其排泄物都可以促进水稻生长和高产,将“草鱼子散于田内,一二年后,鱼儿长大,食草根尽,既为熟田,又收鱼利”(唐刘恂《岭表录异》)。在稻田中挖深坑养鱼作为稻谷生产的副业,提高耕地价值的同时促进水稻生长和鱼类养殖,两全其美。20世纪50年代广西稻田养鱼面积较大,后因施化肥农药使稻田养鱼面积逐渐减少,1979年起逐步恢复,这在《广西大百科全书》中都有详细记载。

(二)节约用地习惯法

广西虽气候温润但耕地少,土地贫瘠。忻城一带山石密布,土地资源紧缺,根据1986-1990忻城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显示,当地人均耕地面积和年末实有耕地面积都极为匮乏。北更乡位于忻城县南部,是自治区级贫困乡,耕地面积匮乏,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称,生存条件及其艰苦。极端环境考验人们生存的想象力,干栏式建筑和洞葬都是当地祖先留传下的节约用地习惯法。

1.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建筑是指在支撑底架基础上修建的高出地面的房屋。这种房屋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分为上、中、下三层或仅上下两层,有些下层紧挨或依靠着山体,有些以竹木或石头围护,形成家畜棚,是关牲畜家禽的地方,中层住人,顶层用来晾嗮作物或作客房,人畜共同生活在一个建筑空间内。把房屋建在不宜利用的山地、沟槽,极大节省了土地空间;其特有的分层布局使人畜共居,以竹木为原材料,既安全又环保,是少数民族人文理念与科学智慧完美的结合。北更乡古利屯当地的干栏式建筑保存相对完好,但竹木建筑抗寒挡风能力弱,近年来村民纷纷垒起砖房,干栏式建筑已所剩不多。

2.洞葬

洞葬是少数民族特有的丧葬习俗。洞葬传统认为洞窟是亡灵安息的地方,人们按照古老的规矩把亡灵的棺木抬到崖洞,将死去的亲友在洞窟内安葬。洞葬将常人无法利用的洞穴发挥价值,而不必占用本就稀少的土地来埋葬死者,相比土葬节省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土地面积。在忻城的旅游宣传册中显示当地洞葬遗址在红渡摊附近,村民也表示当地确实有过洞葬的习俗,但可惜问询无果没能实地考察。

三、结语

桂中北地区的壮民运用智慧世代保护着当地的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并通过壮族水土保护习惯法在这片土地不断孕育出新的生机。对壮族水土保护习惯法的实地考察,可以丰富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研究内容,同时为我国各地区水土保护提供优秀经验,也有助于促进习惯法与国家法的良性互动,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費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袁翔珠.论广西少数民族习惯法文献收集与整理.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

[3]忻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忻城县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4]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宜州市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民族志(上).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6]广西大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广西大百科全书·民族.南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7]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统计局.忻城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86-1990.

[8]袁翔珠.漓江源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法调查与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2006.

猜你喜欢

习惯法壮族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习惯法的修辞—辩证观
《Cat’s book》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再谈婚姻的定义:尤以一妻多夫制、继承权及僧伽罗人的习惯法为例
壮族山歌
论环境习惯法在环境纠纷解决中的功能
论藏区社会控制与赔命价习惯法的治理
大数法则视野下的习惯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