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避免文化失语现象的措施

2017-09-04陆曼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英语

陆曼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然而,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引入的内容必须切合英语教学实际,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为媒介,通过英语介绍茶文化等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拓宽学生文化交流的道路,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帮助学生积累中英两种语言间的文化交流经验,避免文化失語症。

关键词:大学英语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失语现象

随着全球化和多元化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已经接受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融合的理念,但受条件的制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在接受圣诞节、情人节等国外节日的同时,如果缺乏对压岁钱、龙舟竞渡、七夕乞巧等中国民间习俗的了解,又怎么能了解文化之间的异同呢?当与外国人交流时,如果大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知半解,那么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外国人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西方节日已被大多数中国年轻人接受,但令人担心的是,很多中国年轻人接受了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西方节日,却缺乏对西方传统节日和习俗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比如过感恩节时不知道如何感恩,过圣诞节时不知道耶稣为何人等,这些现象都从侧面说明,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传统文化很有必要。这样,我们才能在看好莱坞大片、吃肯德基快餐的时候,没有精神的盲从和文化的迷茫;我们才能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懂得择善而从,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而不会出现文化上的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

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着让母语文化走出去的历史使命,但是英语教师忽视了早已走出国门的传统文化,如茶文化,这是典型的文化失语现象。在世界范围内,茶是一种深受欢迎的饮品,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茶不仅是饮品,还是药物,甚至现在还作为养生饮品。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饮茶的传统,也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它和中国文化一脉相承,都秉承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淡泊明志”“清静典雅”“天然淳朴”的茶道精神,在我国盛传千年而不衰。英美茶文化初始便带有明显的阶级主义和个人主义,后经英美文化的熏陶,在茶中加入奶、糖精等调料,更是自成一体,概括而言便是“活泼鲜明”“傲然自信”等文化的集合体。

英语学习是跨文化交流,所以英语学习过程必定是双向的。然而,在看到中餐渐渐出现在西方人的世界,使用筷子的技能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掌握的同时,中国大学生却很难使用英语介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时甚至是使用母语来谈论本民族的餐饮文化,所以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势在必行。笔者发现,文化导入教学法比其他教学方法更有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传统文化,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文化失语现象。

在英美文学中,关于饮茶习俗的描写有很多,涉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在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所作的《呼啸山庄》中就有大量关于英国人饮茶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描写,对于大学生了解英国茶文化的细节、提升大学生相关的英语交际能力和翻译技能具有积极意义。学生可以通过英文小说中茶文化的描写,领略英语国家茶文化的细节与风采,增强茶文化的学习体验。不可否认,中西方文化都有互相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所以教师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进行文化交流。

成功的大学英语教学是把学生从文化的表层带入更深层次的思想层面,增强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如以“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为例,教师可以对比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规律及在中西方的演变情况,为大学生深度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在探讨中西方茶文化的异同点时,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首先是与饭联系在一起的,如“茶饭不思”等词语。因为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主食不同,所以造成了在翻译时相关概念难以被准确表达出来。如《红楼梦》第六十八回中提到了“三茶六饭”,凤姐儿说:“你妹妹我也亲身接来家,生怕老太太,太太生气,也不敢回,现在三茶六饭金奴银婢的住在园里。”杨宪益先生在《红楼梦》英译本里把它翻译为:“Actually, I've fetched your sister here myself, but didn't venture to report it to Their Ladyships for fear they'd be angry. ”其实,“三茶六饭”没有被翻译出来,并不是杨宪益先生的疏忽,而是在中国古典词汇中,三、六、九乃是虚指,代表多的意思,并非实际上有这么多顿茶饭,所以杨宪益先生没有翻译出“三茶六饭”。反观现代的英美茶文化,与现代中国茶文化的差异较大。如英国人的喝茶方式是一天三餐要佐茶,并佐以许多茶点,这与《红楼梦》中描述的情形有几分相似。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除了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之外,中国传统服饰、传统节日、传统美食、历史名胜、宗教艺术等,都值得教师讲解,也很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中国传统文化所秉持的谦恭有礼的原则,是大学生成长的道德标准,但这种道德标准容易造成学生不太愿意表现自我,进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处于不积极发言的状态,这不太利于大学生提高英语技能。除此之外,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不愿开口说英语,不仅是因为传统为人处世方式的惯性影响,还因为交流内容与大学生本身的生活相距甚远有关。学生对于自己耳熟能详的内容,会产生更多思考和陈述的空间与欲望。

不可否认,大学英语课本主要以介绍英美主流文化为主,这样的英语教材完全忽视了中国民族精神、文化、气质、典籍、习俗等内容的介绍,造成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的失衡现象,带来了诸如文化失语之类的问题。跨文化交流必须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更确切地说,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其中也包含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多民族的灿烂文化造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使我们更加容易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上有选择地融入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不仅是汉族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也可以作为大学英语课堂导入的传统文化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民族文化的体系与内容,还能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避免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陌生、压抑,以及其他不良的情绪。

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相关的语言技能,指引他们能够站在民族文化的本位,守护精神家园,开阔眼界,放眼未来。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崇洋媚外的例子不胜枚举,全盘西化的主张也曾甚嚣尘上,这都是漠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知导致的。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深入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并以此为基础,弥补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缺位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导入中国传统文化,让大学生形成正确、客观的文化价值观,帮助他们形成既有开放的文化胸怀,又具有客观公正的文化批评精神。这样,他们才不会在语言学习中出现文化失语现象,才能担负起继承与守护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费小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10).

[2]罗烨,李智勇.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分析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12).

[3]王薇.文化生态学关照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0).

[4]姜晓光,李莹.试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9).

[5]陈东.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6]卜霄艳.发扬传统文化,克服文化失语——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J].科技资讯,2007,(22).

[7]杨建道.以茶文化为例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状[J].福建茶叶,2017,(2).

[8]朱敏,解华,高晓茜.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成因研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5).

(作者单位: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英语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