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以“核心问题”为导向的数学灵动课堂
2017-09-04王佳栋
王佳栋
摘 要:问题是课堂知识教学的载体,也是引领课堂学习氛围的关键。正所谓,善教者,必善问。课题的提问应建立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因材施问。“核心问题”的提出与应用,就需要从小学数学教材的解读、知识的挖掘、经验的反思、学情的捕捉中来提炼有效问题,给学生营造思考的空间,抓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揭示事物的本质,激发学生的思维,推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苏教版;小学数学;核心问题;课堂构建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的科学性、趣味性、生活性,关系到课堂组织与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随意性大,缺乏明确的指向性,甚至一些琐碎的问题反而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加剧了数学认知困惑。“核心问题”的提出,旨在从揭示事物本质特征、激发学生思维上来重构探究知识情境,加强问题设置的针对性、典型性,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如何选择和构建“核心问题”呢?不妨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选择在新旧知识“关联处”构建
知识点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也是统领课堂教学的主线,对于不同章节内容的知識点,往往在新旧知识点关联处需要合理构建问题情境,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络与渗透。因此,教师需要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前后知识点的关系,联系学生的认知经验和实际,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一般情况下教师通过将圆裁剪成近似长方形,让学生从观看中来推导圆面积公式。但在这里,很多教师忽视了圆与长方形之间的转换问题。将一个圆变成近似长方形,如何进行转变?有教师提出让学生动手将圆平均分成8份,然后拼接成近似长方形;也有教师将圆平分为16份,然后拼接成近似长方形……试问,如果将圆平分为更多的份数,其拼接的图形又是什么呢?显然是难以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发现圆面积与长方形面积具有近似性,即圆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半周长×半径= ×r=πr2,学生可以从中来了解两者的关系。
二、选择在课堂教学“迁移处”构建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例题设置上明显减少,而习题的数量和灵活性更为突出,特别是在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思维上,更具有多变、迁移性特点,也有利于增强学生从练习中来培养创新能力。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方程”为例,仅有两个例题,一个是关于大雁塔、小雁塔高度的;一个是关于北京颐和园陆地、水面面积的。尽管例题较少,但知识点覆盖面却很广。关于“方程”的学习,例题1考查的是ax-b=c这样的方程,但在练习环节却出现了ax+b=c等方程形式,由此延伸的习题方程式的变化,虽然加强了学习难度,但对于“方程”等式性质来说并未改变,体现出教学知识点的迁移灵活性。同样,对于方程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2倍少22”等价于方程式中各变量的关系,以具体的问题情境创设来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解题找到突破点。同时,在“核心问题”的设置中,关键点是对本例题的灵活迁移,借助于习题来加深学生对方程题的解决能力。比如从上例中,抓住该题的方法结构,改变单纯的思维定式,注重对问题题意的细读,挖掘其中的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式,最后求解。
三、选择在学生认知“重难点”构建
“关键问题”的挖掘与应用是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构建的重点,也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与挖掘,从教学重难点上来设计“核心问题”,更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对数学概念中的抽象性往往缺乏认知,特别是对于一些数学运算,如四则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无小括号的运算顺序问题往往搞不清楚,导致计算错误。因此,可以将之作为核心问题,让学生在具体实例观察与运算过程中建立认知思维,明白为什么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对于事物的认识要抓住关键点。在小学数学课堂确定“核心问题”的过程中,只有结合教材内容、教学重点来展示“核心问题”,才能更好地贯穿课堂教学主线,实现高效教学。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为例,该节课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以发生在奶茶店的故事为背景,教学生如何配制奶茶。利用纯牛奶与红茶进行配比就可以制作很香的奶茶,同时,还可以结合客户的口味,加入糖、咖啡等,以制作特色口味的奶茶。但教师在设置“核心问题”时,可以从“1升牛奶需要加配3升红茶;2升牛奶需要加配6升红茶;3升牛奶需要加配9升红茶”这个角度提问:该奶茶是如何配制的?通过学生的分析和思考,教师顺势引出一个关系,即牛奶的含量与红茶的比例为1:3,也就是说,红茶的含量是牛奶的3倍。在设计该“核心问题”时,教师需要对前提条件进行说明,即需要准备多少牛奶、多少红茶来配制奶茶。如果用2升牛奶和6升红茶来配制,4升牛奶和12升红茶来配制,是不是也可以表示为1∶3?由此,让学生从1∶3的关系分析入手,自主思考1∶3的意义与本质。借助于问题情境的搭建,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知识体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对教学知识点及概念的理解。
四、选择在问题的“整合中”构建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数学问题,特别是一些琐碎的小问题,教师要研究如何从高度概括中来提炼“核心问题”。以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入手:每次烙饼,两面都要烙,每面烙3分钟,烙一张饼最快要几分钟?同样,烙2张饼最快要几分钟?烙3张饼最快要几分钟?以此类推,8张、9张、10张……从该题的分析来看,显然很多学生缺乏对题意的理解能力。当饼数超过3时,就会分成偶数与奇数两种情况来对待。当为偶数时,可以分成2的倍数来计算时间;当为奇数时,可以分成2的倍数再加1来计算时间。当然,对于烙饼的面数问题,有教师从总面数来计算,再除以2乘以3,即得到最短时间。但是,在整合这些问题时,如果将烙3张饼作为讲解重点,则可以对其他问题进行快速解决,否则,课堂主线被多种问题所缠绕,学生的学习难度加重,反而不利于解决问题。
又如在苏教版四年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节中,对于初商正好、初商偏大、初商偏小等情况,教师如何更好地引领学生去理解和掌握。针对试商中出现的三种情况,若正好,则很好理解;若偏大、偏小,则需要调整商值。为此,我们将上述三种情形进行了整合,首先让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来回顾两位数除法。以238÷34为例,帮助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巩固;接着,再让学生探究272÷34以及252÷36两个题。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已经对两位数除法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在调商时发现了计算中的问题。由此,教师针对商偏大、偏小问题,与第一题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从知识的比较中来辨析,实现知识的迁移,掌握试商方法。当然,在完成试商问题讲解后,要通过专项训练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从156÷32,315÷39,85÷38等试商除法运算中来判断初商的合适性,再进行调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渐渐将思维点集中于调商环节,并从偏大、偏小问题的讨论中得出“被除数不够减”“余数未小于除数”时,才需要调商。同时,再根据学生的多次练习,从中发现和总结试商规律:在被除数不变的情况下,试商时把除数看小了,得到的初商就有可能偏大;试商时把除数看大了,初商就有可能偏小。由此,学生从本节的学习中,将前后知识的关联性、后续知识的递增以及知识点之间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全面呈现,学生快速把握知识脉络,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明确“核心问题”,在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上,教师借助于“核心问题”的教学情境来优化例题、习题之间的共性和特点,并从“核心问题”的提炼中来创设灵活的课堂组织方式,帮助学生明白哪些是教学重点,如何贴近学生学情来有效组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和兴趣。另外,在导入“核心问题”时,教师要挖掘教材自身的“留白处”,探究和填补教材推导过程中未出现的“空白”,将之纳入设置“核心问题”悬念的空间,以开放性解题思路、变式练习题解法等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三年级“加减法速算”中的“多加了要减去,多减了要加上”,虽然教材并未说明,但教师要积极给予拓展延伸。总之,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核心问题”的构建与设计,要注重“问题、探究、表述”等环节的衔接,要鼓励学生从多元化数学思维中来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逐渐构建富有张力、弹性的数学知识结构。唯有此,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灵动,才能让学生从中获得数学素养,才能提升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