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师出题”到“学生参与出题”

2017-09-04张玲玲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学生主体小学数学

张玲玲

摘 要:“问题导学”就像兴奋剂,活跃了学生,灵动了课堂。问题导学中,强调课前预习,让学生从“无准备”走向“有准备”;强调自主合作学习,学生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接受”;强调高效课堂,时间分配从“教师为主”走向“学生为主”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导学;学生主体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练习常常是封闭的,采用的形式就是教师讲解完新知后,提供练习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练习,形成技能。但这种技能是被动的,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如何让学生在练习中主动参与,自主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笔者在导学课堂上,做了这样的尝试,给学生独立、开放的氛围,参与并设计巩固练习。

一、紧抓重点,实现题目的多样性

传统课堂常常通过大量的练习,促使学生会做、做对,但数学的情境是不固定的、多变的,因此,“导学课堂”的练习旨在让学生从多变的练习中找到共性,抽象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教学完“面积的计算”后,经常出现这样一道题:

长方形的长为5分米,宽为3分米,从中减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学生大多能得出正确答案,可我们的教学不能因做题而做题,还需引导学生进行变式,了解这一类题型的大多数问题和解法。因此,教者可以在教学这一题型后,引导学生改变题目中的一些情境、数字等进行编题,而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能够比较快速地编出新问题并解答。这样的练习,给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提供了充足的题目资源,使他们从练习中抽象出解题方法,形成技能,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问:通过这些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如(1)剪出的最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2)剪出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3)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周长是多少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通过一系列类似的练习,学生把这类题型中的比较普遍的问题都进行思考和涉及。这样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新知,也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去变通,尤其是增强了后进生的自信心,为进一步教学稍灵活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半扶半放,将题目的“陷阱设置权”交给学生

传统课堂的教学指向是教师的教,主要看学生能不能做对。“问题导学”中的练习设计旨在让学生会学,能诊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从而建构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教学完“面积单位之间的单位进率和换算”后,经常出现类似选择题:

长方形长是30厘米,宽是20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 600 B. 50 C. 100 D. 6

很多学生会错选成A,并将这种原因归结于粗心、审题不认真。但事实却是,学生没能发现这道题的设计意图,题目中的易错点是教师给予学生的,而并非学生发现的,学生没有形成主观认知,因此常常犯同样的错误。

“问题导学”课堂上,可以这样设计:

长方形长是30厘米,宽是20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A. B. C. D.

提问学生: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设计答案?为什么这样设计?引导学生先算出正确答案,再设计出错误答案,并且询问学生为什么这么设计,最后请学生小结“在做类似题目时,你要提醒自己注意些什么?”同时,还可以提问学生:题目的条件中你也能设置出一些陷阱吗?如何设置?那解决问题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首先要能联想这道题与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点有关,而不是单一地计算出正确答案。再通过追问“为什么这样设计问题”“陷阱又是什么”,由一道题变成了四道甚至更多道题,这样学生不仅能计算出正确答案,还能编出多个错误答案,这样的练习,让学生自主地发现易错点,形成经验、小结,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由独立走向充分,鼓励学生自主编题

传统课堂在练习中通过大量类似知识点的比较,使学生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导学”课堂中强调学生主动感知、對比,自主领悟的过程。

如教学《认识面积》时,经常出现类似题目:

下面是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如图1),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周长呢?

图1

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学生既可以通过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周长公式分别计算出前两个图形的面积与周长,也可以通过建立图形与小正方形之间的联系,计算出图形的面积与周长。比较数据不难发现,面积和周长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问题导学”课堂中可以这样改动:除了可以用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拼,还可以用怎样的正方形来拼?拼成什么图形?怎样计算?计算时该注意些什么?

此时,学生不是单一地去数图形由几条小正方形的边长围成的,或是由几个小正方形围成的,而是要将图形的边长和面积紧紧记在脑中。通过提问,学生将此类题型的易错点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除此之外,还可以做出这样的拓展:学生计算后,比较分析周长和面积,明确两者的关系。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面积和周长,编出一些判断题,并说明相应的理由,加深对面积和周长的认识。如:

周长相等的图形,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

面积相等的图形,它们的周长不一定相等。( )

一个图形的面积越大,周长就越大。( )

……

这个练习环节的设置,完全将知识点交给学生,学生需要先对面积和周长概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然后对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最后通过列出的判断题,将重点、难点、易错点一一展现在大家眼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在认知、判别、纠错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知识点的认识,构建出自己对面积和周长的知识体系。

四、由课堂走向生活实践,自主感知、应用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学生在进入课堂前并非一张白纸,生活的经验使他们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知,但这种感知是零碎的、片段化的、不成体系的,我们不能忽略这些感知的存在。

传统练习中,练习常常被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束缚和限制了,是封闭的。传统练习中,教师通常在教学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常识,想一想哪里用到了今天所学的知识。学生一般是零碎的、猜测式的回答,不是真实的、确定的。

“课堂导学”强调将课堂练习推向开放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用现学的数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真正地学数学、练数学。

在教学《认识千克和克》这一单元时,常常出現与生活情境相类似的问题:

生产1吨纸需要用水250吨,生产5吨这样的纸需用水多少吨?

练习完成后,我们常常会提醒或引导孩子节约每一滴水。这样的教学是空洞的、表面的,对学生的影响是不深刻的。

在“导学课堂”中可以这样设计:20滴水为1克,我国的人口约为13亿,若每人一天节约一滴水,那我国一天可节约多少克水?这些水是多少千克?又是多少吨?若一个人一生大约喝80吨水,那节约的这些水够多少人喝一辈子?如果是你,生活中该如何节约用水呢?

这样的练习设计,通过真实而庞大的数据,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轻松的氛围中参与计算,充分感知节约用水的必要性。此时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可以怎样节约用水,学生的感知会更加深刻,学生的练习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而是在课后对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真正地实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总之,笔者认为,问题导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学,还要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练习,当学生自己创造出题目,并通过努力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时,那种自豪感是油然而生的。通过台上台下的生生、师生互动,学生能真正地参与课堂,成为设计、思考、解答练习的主人,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最终要达成的目标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导学课堂”中练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知识建构的过程,真正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学生主体小学数学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