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数学课堂的“比较教学”

2017-09-03赵燕

教育 2017年38期
关键词:比较初中数学优化

赵燕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比较教学内容有效地优化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论述了借助数学比较,引导数学迁移、引导数学辨析、培养数学思维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比较;优化

在初中数学知识中,包含很多数学概念以及数学定理,在这些知识点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以及相似性,由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展开比对,明辨差别,使学生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数学知识点,在理解和应用的过程中有效防止错误的出现,全面提高教学成效。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应该如何采取比较教学呢?以下,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一谈。

借助数学比较,引导数学迁移

就当前的数学课程体系来看已经非常完善,学习内容的编排是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而设计,新旧知识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关联性以及系统性。通过日常教学能够发现,如果学生在前一部分数学知识方面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必然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恰当的运用比较的思维方法,在旧知的基础上导入新知,有助于学生更轻松、更准确地把握新知。

例如,在教学“分式”这一内容时,由于学生在小学五年级就已经掌握了相应的分数知识,教师对此进行充分考量,选择使用比较的方法,基于分数的相关知识导入分式的学习。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分数回忆,很快学生们便能够准确地回答出分数的概念:“两数相除,可以用分数形式呈现出来,如:4÷5=。”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分数展开仔细观察,分别说出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接下来教师出示两个式子同样让学生进行观察,探究它们存在怎样的特征。

当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之后,与分数进行比对,由此而获得以下结论:“和分数一样,同样也是由三部分构成,在分母中出现了字母。”通过比对和分析的过程,学生自主推导出了分式的概念,实现了知识的正向迁移,也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吸收和把握新知,这样,自然就能够促成初中生数学学习的高效化。

借助数学比较,引导数学辨析

初中数学知识中,有些概念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比较容易引发学生的思维混淆。在针对这部分数学知识展开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借助比较的方法,使学生通过比较的过程发现概念之间的异同,由此必然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概念的内涵以及外延,实现对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展开与此相关知识点的回忆,很多学生都联想到了“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内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进行概括,当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对此进行回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对于这个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教师并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点评,只是提出如下问题:“刚才这个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否正确呢?”细心的同学很快就会发现,学生之前所提出的概念并不完善,而应该增加“整式”二字,并且认为需要对“整式方程”作出特别强调。对于这一问题的提出,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经过深入探讨之后,基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成功的推导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在这一次推导过程中,学生没有漏掉“整式”二字,甚至还有学生发现这两类方程之间仅仅在未知数的次数上存在不同,其他方面完全一样。

可见,教师通过比对的方式针对类似的概念展开学习和推导,一方面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混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把握数学概念,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恰当运用。

借助数学比较,培养数学思维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当学生基于自己的思考发现规律时,必然能够形成更长久、更深刻的记忆,也能够使学生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全面提升学习数学的信心。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相应实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比较,基于自己的思考和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索知识中潜在的规律性。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知识时,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分别准备了大小不同的各种形式的三角形,然后分别分发给每个小组,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首先,为学生布置探究三角形特点的任务,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以及小组合作,发现其中完全相等的一对三角形。其次,教师让小组成员把自己所寻找出的完全相等的三角形,在黑板上画出来,让全班同学共同观察和比较,探索每组三角形的规律。学生们在经过比对之后展开分析,从而推导出如下结论:每组三角形可以实现完全重合,不但三条对应的边完全相等,同时三个对应的角也完全相等。最后,教师基于学生所自主归纳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成功地推导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由此而实现了对这部分知识点的深刻掌握。

可见,在这样的比较学习中,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就能够得到有效培养,从而促成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对于教师而言,應当充分把握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以及思维水平,适时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思考,通过比较的思维方法,顺利实现数学知识的同化以及迁移。

猜你喜欢

比较初中数学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同曲异调共流芳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