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老城控规编制中给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考
2017-09-03樊鹏跃
樊 鹏 跃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对历史老城控规编制中给排水工程规划的思考
樊 鹏 跃
(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结合实例,在保护历史老城传统街巷尺度前提下,从给排水现状、问题、给排水规划、消防规划、污水规划等方面分析了老城控规编制中狭窄街巷的给排水工程规划,并提出合理性建议,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快速化发展。
狭窄街巷,给排水规划,消防规划,雨污同管位
近十年来,国内外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大量的保护实践案例以及新的保护理论不断发展使得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呈现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快速化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给水管网服务时间长,老化严重,管网更新与道路改造不同步,配水能力较低,且缺乏有效地维护和维修。雨水管网老化严重,标准偏低,排水能力不足。污水管网欠缺,雨污合流严重。地上保护,地下先行。给排水设施作为人们生活必须的基础条件被提到老城保护开发的重要位置。
1 国内研究
由于传统街区道路尺度较小,常规的给排水管道等市政管线布置受到限制。有些地方政府沿用拓宽道路以满足市政管网配套的思路,但历史地段的保护存在进一步破坏的风险。北京市为完善历史文化街区的市政基础设施,满足历史文化街区内工程管线实施的功能和管理需要,将市政基础设施如历史文化街区内,保障工程管线的运行安全,统一管线综合规划设计标准,规范狭窄道路内工程管线布置[1],特制定了地方标准DB11/T 692—2009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该规范与国家标准GB 50289—201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相比,明显降低了给排水管线与建筑物及其他管线的安全间距,以利于在狭窄街巷敷设给排水等市政管线。
2 规划背景
该老城规划面积0.75 km2,人口5 000人。规划用地以居住、文化设施、商业、绿地为主,零星分布有文物古迹用地。规划区道路以传统街巷为主,大部分道路宽度等级较小,具体统计详见表1。
表1 道路宽度统计表
由表1可见,老城内5 m及以下道路占比高达68.5%。
3 给水、消防工程规划
3.1 给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规划区现状城市道路下均敷设有给水管道,但大部分年久失修,管径达不到消防要求的最小管径。老城建筑密度较大、疏散通道狭小、消防设施不足;建筑物多为砖混结构、耐火等级低,消防设施不完善,火灾隐患较多、消防安全矛盾突出。
3.2 给水规划
老城用水由城市给水统一供给。结合现状保留的给水主干管,在市政道路下规划给水管道,相互连接成环,保障用水安全。
3.3 消防规划
市政消防给水与低压生活给水共用一套管网。为保护老城历史文化风貌需要,应采取如下保护措施,尽可能满足消防要求:
梳理整治消防通道及人员疏散通道,同时加强消防设施设备的合理布局,在消防车辆不能到达的地段,应建立手抬式或推车式消防泵、灭火器、消防水池和水缸、砂池和砂桶等消防设备,在重点防火院落设置消防应急站点,放置灭火器或消火栓箱,以应对突发情况。新建建筑之间、新建建筑与现有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满足相关要求;现有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足时,采取适度改造措施,如设防火墙、刷防火涂料等提升现状保留建筑耐火等级及防火能力,以减小防火间距。
3.4 实施建议
1)给水管道可采用球墨铸铁管,以提高管道的耐压、耐腐蚀等级。
2)给水管道的消火栓井、阀门井等构筑物宜采用长方形。设置阀门井有困难的地段可采用闸罐形式。
3)给水管道的阀门宜采用免维护的新型阀门并提高阀门的压力等级。
4)用户水表等宜安排在院落内。
5)消防站应配备小型消防车、消防三轮车等适应狭窄街巷的消防装备。
6)给水管道需满足市政消防用水要求,市政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 m,且间距不应大于120 m,在房屋密集、街巷曲折的地段消火栓间距宜缩短至80 m[2]。
4 排水工程规划
4.1 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该老城排水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排水设施相对落后。大部分道路敷设雨污合流排水管涵,大部分地区没有实现雨、污分流。部分小街巷雨水主要依靠路面随地势散排,雨水漫流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合流溢出的污水对老城环境也有一定的污染,居民正常生活受到影响。部分地块院落内还存有旱厕。
4.2 排水体制
老城规划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4.3 雨水规划
结合道路竖向设计,依照高水高排、低水低走的原则,道路下规划雨水管道,形成完善的雨水排放系统。在管位紧张的路段,建议采用雨水边沟、雨污水同管位等措施达到雨污分流。
因某街道现状雨水管道设计标准偏低,为削减洪峰径流量,减少该管道雨水负荷,在其上游规划两处小型调蓄池。调蓄池雨水可再生回用于道路、绿地浇洒等市政杂用水。多余雨水排至下游规划雨水管道。
4.4 雨水控制利用
规划区河渠水系缺乏,为避免内涝风险,积极应对超标雨水,在不破坏老城整体风貌的前提下,应积极推行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坚持“蓄、渗、滞、净、用、排”的方针,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增加下凹式绿地、可渗透路面、砂石地面和自然地面,尽可能截留和利用雨水。
4.5 污水规划
老城由于保留建筑较多,各地块单独设置化粪池比较困难,在老城污水系统末端设置埋地式小型污水处理站(设备),统一集中处理污水。污水处理站出水再生回用于道路、绿地浇洒等市政杂用及景观用水。
4.6 实施建议
1)雨水、污水管道宜采用强度高、接口可靠、使用时间长,便于狭窄场地施工的高分子聚合材质的管材。
2)雨水、污水管道的检查井可采用非标准图设计检查井,或采用钢筋混凝土检查井以及其他材质的成品检查井,以减小检查井的外形尺寸。
3)对路面狭小、市政管线实施困难的道路,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按规划目标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现阶段保留合流制排水系统,在接入干线前实施雨污分流。待新技术、新材料开发成熟后,逐步实现雨污水分流的远景规划。
5 结语
通过完善老城给排水设施,提高老城居民生活质量、延续老城历史文脉、增强老城综合承载力,实现了老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实际项目阐述了老城给排水规划需考虑的问题,为狭窄街巷给排水设计提供了思路和借鉴。同时,对以后设计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提供几点建议:
1)给排水规划应充分协调老城保护与更新改造、旅游开发、改善居民生活的关系。
2)管位紧张的路段,建议采用雨水边沟、雨污水同管位等措施排除雨污水。
3)老城狭窄街巷消防安全措施可与公安消防部门协商制定。
[1] DB11/T 692—2009,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S].
[2] 李新建.历史街区保护中的交通和市政工程技术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Thoughts o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planning in historical old city control regulations compiling
Fan Pengyue
(TaiyuanUrban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Taiyuan030002,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example,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fire protection planning, sewage planning and other aspects in the premise of protection of the scale of historical old city traditional streets and alleys, this paper made thoughts on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planning of narrow streets and alleys in old city control regulations compiling,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Helpful to speed up the city’s rapid development.
narrow street and alley,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fire protection planning, rain and sewage same pipe position
1009-6825(2017)21-0098-02
2017-05-16
樊鹏跃(1987- ),男,助理工程师
TU99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