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脾灸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临床研究
2017-09-03胡江华
胡江华
(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肾病科,重庆 404000)
补肾健脾灸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临床研究
胡江华
(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肾病科,重庆 404000)
随着对血液透析治疗扶持力度的增加,以及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普及、发展和进步,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期日益延长,然而营养不良问题也逐渐突显。营养不良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住院率密切相关,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在我国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3%~93%[1-3]。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营养摄入减少、营养丢失增多、分解代谢增强等。此外,透析患者味觉改变、慢性腹泻、微炎症、感染、抑郁、经济困难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笔者采用补肾健脾灸法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透析患者,随机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平均(54.62 ±9.25)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平均(54.54±8.26)岁。两组年龄、性别及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参照美国肾脏病基金会2001年发表的NKF-K/DOQI中终末期肾病诊断标准。即GFR<15mL/(min·1.73m),常伴有尿毒症症状与体征。规律透析大于等于3个月,且透析充分(Kt/V大于等于1.2,尿素下降率(URR)大于等于65%)。患者对中西医治疗医嘱依从性良好,年龄18~70岁。
排除标准:在血液净化中心规律透析不足3个月,透析不充分,诱导透析期,合并有恶性肿瘤、严重残疾、新近大手术、急性感染、急性左心衰、急性脑血管病,对中西医治疗医嘱依从性不佳,有皮肤过敏史,或取穴部位有感染灶,或伴有糖尿病而血糖控制不理想,患有精神病、严重听力和视力障碍或文盲无法合作。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每周2~3次;根据病情配合其他治疗如纠正贫血、控制血压、血糖,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治疗组加用无烟天灸罐疗法(深圳市华伦泰塑胶质品有限公司生产,粤深械备20150208),每次透析时于肾俞穴、脾俞穴、足三里、三阴交施灸,每穴灸1h,以有持续温热感、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周治疗2~3次 。
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随访3个疗程,共计观察6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主观评估使用国际通用的改良定量主观全面评价法(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e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包括病史和体检2部分,共7项,评分为7~35分。7~10分为正常营养,11~20分为轻中度营养不良,21~30分为重度营养不良,31~35分为极重度营养不良。客观指标测定血清白蛋白。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Alb(g/L) MQSGA(分)对照组 30 治疗前 25.68±3.24 13.39±3.39治疗后 27.89±3.52*14.52±3.29*治疗组 30 治疗前 25.72±3.32 13.43±3.68治疗后 34.92±4.48*△15.41±4.29*△
5 讨 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属中医“水肿”、“癃闭”、“溺毒”、“虚劳”、“关格”等范畴。病机为正虚邪实,虚而生邪,因虚致实。研究表明,血液透析营养不良以脾肾气虚较为普遍[4]。《黄帝内经》曰“治病必求于本”,本者,致病之由也,肾之水火,为诸脏腑之化源。肾病日久,因失治或误治致肾功能日益衰退,气血阴阳虚惫,肺脾心肝等亦虚损。罗周彦《医宗粹言·直指病机赋》云:“胃气弱则百病生,脾阴足则万邪息,调和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云:“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肾衰虽病根在肾,但脾胃与肾密切相关,故慢性肾衰的辨治应注意培补脾胃。灸法具有温阳补虚、补中益气之功效,结合相应穴位,以补肾健脾、益气生血、扶正培元。
补肾健脾灸法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住院率,且操作简便易行,无不良反应。
[1] 张录,刘秀丽,王红宇,等.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8):116-117.
[2] 肖观清,黄英伟,邵永红,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9):523-524.
[3] 马祖,郑智华,叶任高,等.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J).新医学,2004,35(10):600-601.
[4] 任可,丁晰宇,曹钋,等.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与中医症候关系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5(3):11-13.
R245.8
B
1004-2814(2017)07-0840-02
2017-04-01
万州区科研计划项目(201303018)